英国最近的操作有点让人看不懂,一边是“威尔士亲王”号航母高调宣布要来亚太,指挥官还放话可能穿越台湾海峡,另一边,英国外交大臣却又向中国示好,寻求加强贸易合作。
这一手军事施压,一手经济示好的矛盾做法,着实吸引眼球,而中方也已明确亮出底线,外长王毅警告,台湾问题是红线,不容外部干涉。
英国航母闯亚太
近日,英国皇家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正浩浩荡荡驶向亚太,计划部署八个月,同时英国媒体更是推波助澜,尤其紧盯台湾海峡,渲染得火药味十足。
英国官方宣称此行旨在“维护国际秩序”,但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恐怕难掩其更深层的盘算。
估计既有重温“日不落帝国”旧梦、在全球舞台刷存在感的怀旧情结,也有航母打击群指挥官詹姆斯·布莱克莫尔面对记者时,对是否穿越台湾海峡那番“做好各种准备”的含糊其辞。
这种模棱两可,与其说是谨慎,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试探,甚至带着几分刻意挑衅的意味,他还直言不讳,此行是向美国“老大哥”示好,表明英国不仅能并肩作战,必要时还能“顶上”。
这种姿态,与其说是盟友间的相互扶持,倒更像是小弟对大哥亦步亦趋,平添了几分山雨欲来的紧张。
像《每日电讯报》这样的英国媒体更是直接将“对抗中国”摆上台面,声称航母此行就是为了“对抗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潜在威胁”,甚至不加掩饰地为“台独”张目,这与其说是新闻报道,不如说是赤裸裸的政治宣传。
然而,就在航母启程的几乎同时,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却主动致电中国外长王毅,表达了希望加强全球贸易协调、支持自由贸易的意愿。
一边是军事上的咄咄逼人,一边是外交上的柔软身段,这般操作,着实让人对英国的真实意图打上一个问号。
王毅外长的回应则清晰而坚定,提醒英方,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是双方共同责任,这不仅包括贸易规则,更包括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一直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不容任何外部干涉,这番话既是警告,也是中方底线的重申。
“病狮”的虚弱与强撑?
英国这番声势浩大的表演背后,其实难掩其力不从心,被寄予厚望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自服役以来就麻烦不断,故障频发,甚至一度传出可能提前退役或低价出售的消息。
这艘“海上巨兽”究竟是来展示肌肉,还是顺道找个买家?外界不免嘀咕。
别忘了,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亚太之行,也曾高调放风要穿越台海,结果在中国明确警告后,还是选择绕道而行,这一次,“威尔士亲王”号会重蹈覆辙吗?
当然,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是英国此行的重要考量,在美国将重心转向亚太之际,英国积极跟进,既是为了巩固英美特殊关系,也想借此提升在北约内部的话语权。
航母打击群,无疑是一份递给华盛顿的厚重“投名状”,但英国自身的算盘打得更响,“日不落帝国”的荣光早已褪色,在国际舞台上,英国的影响力今非昔比。
派遣航母远赴亚太“耀武扬威”,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安抚国内情绪,找回点昔日大国的体面,向世界宣布,“我们还在牌桌上!”
可这种姿态的背后,是冰冷的现实,英国经济实力不复当年勇,在全球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与中国维持稳定的经贸关系对其至关重要。
拉米外相那通电话,正是这种现实需求的体现,一边想拉着中国搞贸易,一边又派军舰来施压,这种自相矛盾,恰恰暴露了英国外交政策的摇摆与纠结。
高风险的政治豪赌
说到底,英国此举更像是一场高风险的政治赌博赌注是其所剩不多的国际声望和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赌桌对面,是实力持续增长的中国。
台湾海峡的风波,从来都不只是军事问题,它牵动着中国的核心利益,也关系到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
英国试图在这里玩火,无疑是在挑战中国的底线,王毅外长的提醒,不仅是对伦敦的警告,也是向国际社会传递的明确信号,任何低估中国维护主权决心的企图,都将付出代价。
“威尔士亲王”号的亚太之旅,注定坎坷,它能否全身而退,最终取决于英国能否看清现实,做出明智抉择。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学会尊重他国的核心关切,特别是中国的红线,才是避免误判、维护区域稳定的唯一正途。
信源:应约!王毅同英国外交大臣、奥地利外长通电话 2025-04-23 上观新闻
信源: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观察者网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