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进行34%的关税反制后,特朗普政府仅仅嘴硬3天,就发出了谈判的请求!如今对华态度又变了,口出狂言:要求中方明天前撤回34%关税,否则再加税50%。显然,为了打压中国,特朗普已经陷入彻底疯狂。

在4月4日的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公开对媒体表示:对取消中国商品的关税持开放态度,愿意与中国谈判讨论取消3月初,自己签署的对华加征关税的命令。
在宣布对全球贸易采取强硬立场后,特朗普政府首次就中美经贸磋商发表官方声明。特朗普公开宣称,由于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美国每年承受着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因此迫切希望通过谈判达成互利协议。他特别强调,中国正在蒙受“巨大损失”,言外之意就是中国应该早点向美国低头。

事实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此轮全球贸易战的核心目标是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在美中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遏制中国发展已成为美国当前战略优先事项。
若能成功压制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调整对特朗普而言或仅为次要考量;反之,若中国在此轮关税博弈中保持经济韧性,即便美国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特朗普政府也难以宣称在此次贸易冲突中取得全面胜利。

此次美国政府对我加征34%的关税,加上此前两次加征的对华关税,美国对中国商品实施的整体关税为67%左右,将严重抑制双边贸易,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我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显然我们也是受关税影响最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也深知,此次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其背后意图昭然若揭——意在迫使中国作出让步,进而推动中美双方进行谈判。此外,特朗普政府还期望通过此举,迫使中国增加对美国数千亿美元商品的采购量,并出售部分企业资产。更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可能私下提出了额外要求,即要求中方批准长和集团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十个港口业务一并转让给美国财团。

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建议所有国家不要恐慌,并劝告各国不要试图报复,威胁称如果不报复,目前的关税就是上限了,但如果继续报复,美国将继续提高关税,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力的震慑。
如今的中国不可能再任人宰割,中国直接采取强硬举措回击美国,此举令美国陷入内部混乱,更关键的是,促使欧洲等美国长期以来的盟友开始重新审视局势。4月7日,欧盟27国举行会议,商讨对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采取反制措施。
面对中国的疯狂报复,特朗普坐不住了,北京时间4月7号晚上,特朗普又对华发出最新威胁。主要包含三点关键内容:
关税政策警示:中国已宣布对特定商品加征34%的"报复性关税"。需特别强调的是,此前我已明确表态:任何国家若以加征关税作为对美反制措施,美国将立即采取对等或更大幅度的关税报复。关税升级倒计时:若中国未能在华盛顿时间4月8日前撤销上述34%的关税政策,美国将自4月9日起启动第二轮关税措施,对中国相关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贸易谈判调整:即日起暂停所有中美双边贸易谈判,同时全面重启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谈判进程。
为何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反制措施反应如此激烈?
从表象层面来看,中国实施的“对等反制”举措令美国陷入混乱局面。美国民众在超市出现抢购商品的现象,全国多地还爆发了上千起、涉及五十多万人的反对特朗普的示威游行活动。此外,加州州长公开唱反调,宣称特朗普不能代表全体美国人的意愿,并期望各国能与加州单独开展贸易谈判。
然而,这些现象仅仅是表象,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特朗普必须遏制住中国的反制行动。倘若无法做到这一点,“对等关税”政策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完全失效。
不过特朗普显然要失望了,对此人民日报社论提出四点看法:美滥施关税对我国有冲击但可控;我国经济企稳向好,有底气信心应对;中美8年贸易战积累了丰富斗争经验;我国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这四点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面对美方多变,我们既保持谈判大门敞开,也做好应对冲击的准备。

可以说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当特朗普遭遇刺杀事件发生时,我国已提前预判其可能重返政坛并采取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举措。基于此战略研判,我国在特朗普政府正式宣布加征关税措施后,于24小时内迅速作出反制决策,成为全球首个对美实施对等关税措施的经济体。
而且从2017年开始,历经8年经贸摩擦的洗礼,中国产业体系已实现结构性升级。根据最新贸易数据,美国目前位列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与欧盟分别占据前两位。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格局,使得中国出口市场呈现显著分散化特征。
当前特朗普政府需要警惕的已非单纯34%关税政策本身,而是可能出现的第三方国家通过转口贸易获利的风险——当中国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后,美国以往依赖关税施压的外交策略已显现出明显失效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