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一通电话击碎了马女士平静的生活。
前夫黄某哽咽着说:“孩子姥姥快不行了,让梓澈见最后一面吧。”
她心软了。
可这一松手,她3岁的儿子黄梓澈,从此坠入长达7个月的非人折磨。
监控画面里,那个蹦跳着跟妈妈挥手说“再见”的小男孩,再也没能回家。
在生父黄某与女友赵某某的出租屋里,梓澈成了“发泄工具”。
邻居回忆:盛夏40℃的上海,孩子穿着长袖长裤罚站,凉鞋带断裂,脚趾死死勾住鞋底;深夜常传来皮带抽打声,夹杂着稚嫩的求饶:“阿姨别打了,我听话……”
可赵某某越打越狠,甚至因孩子打翻水杯,将他摔向墙角,额头血流如注。
更残忍的是,赵某某曾连续4天不给孩子吃饭,用树枝抽打全身,针扎腿部的伤口溃烂成洞。
而孩子的生父黄某,冷眼旁观:“小孩就得管严点。”
2025年4月17日,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现场,赵某某一句话引爆全网怒火——
“我也愧疚,但就是忍不住打他。”
她甚至当庭乞求马女士原谅:“给我一次机会吧。”
屏幕前,千万人跟着生母马女士一起红了眼眶:“你让我原谅?谁给我孩子重活一次的机会!”
当庭播放的监控视频里,赵某某用鞋底猛抽孩子头部,梓澈不哭不闹,麻木地捡起鞋子穿上。
医报告显示,这个3岁男孩的致命伤是颅脑损伤——他的头骨,被一次次重击到碎裂。
马女士的绝望,不止于凶手的残暴。
孩子被虐打期间,黄某拉黑生母所有联系方式,搬家隐匿踪迹;梓澈濒死送医时,他试图放弃治疗:“就是个意外。”
甚至在法庭上,他竟以“被害人家属”身份出现,替赵某某求情。
邻居曾质问黄某:“孩子哭得整栋楼都听见,你真不知道?”他沉默以对。
原来,有些父亲的血缘,薄如一张随时可弃的废纸。
这桩惨案,撕开了三重人性的黑洞:
① 监护权漏洞:离婚后,生父仅凭谎言就能夺走孩子,7个月无人监管;
② 旁观者的沉默:邻居听到哭喊却无人报警,社区未能追踪异常家庭;
③ 法律的滞后:赵某某仅以“虐待罪”被诉,而马女士坚持“死刑才能告慰亡灵”。
更讽刺的是,赵某某自己也是母亲。她将生活的不满倾泻在弱者身上时,可曾想过——暴力一旦“忍不住”,便成了吃人的野兽?
最后一次见梓澈,马女士抚摸着他冰冷的小手:“妈妈来保护你了。”
昏迷中的孩子,流下一滴泪。
如今,她带着尸检报告和监控录像奔走呼号,拒绝所有赔偿:“我不要钱,只要杀人偿命。”
这个春天,无数人因#被虐致死男童生母披露案件细节#的词条彻夜难眠。
我们愤怒,不仅因恶在人间,更因每一个沉默的瞬间,都可能成为帮凶。
若法律不能斩断伸向孩童的暴行,我们每个人,都该成为那道盾牌。
愿天堂没有皮带与凉鞋,梓澈,晚安。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