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中央开会,一人当着毛主席面喊“周恩来万岁”,总理巧妙化解

潇湘十二楼娱乐 2025-05-01 05:58:43

文|潇湘十二楼

编辑|潇湘十二楼

1952年劳动节,北京热闹非凡,各国的代表团都来到这里参加全国总工会,活动现场好多代表都在高喊着毛主席万岁!

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外国代表用英文高喊:毛主席万岁,周恩来万岁!

这种突如其来的喊声让现场的气氛凝固,大家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多喊一个万岁?而且有很多人把目光放到了周总理身上,周总理又会如何破局呢?

1952年的劳动节,北京城内外都被一片祥和高兴的声音笼罩着,全国总工会邀请了众多代表团参加,那个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这种场合不仅是为了庆祝节日,更是向大家展示中国的风貌。

当时活动现场气氛要多热烈,有多热烈,一声接着一声的,毛主席万岁把现场的气氛炒的更热了。

可这个时候澳大利亚代表团团长却一脸疑惑,他的认知里,周恩来总理在国际上的声誉也很高,而且为什么没人喊周总理万岁呢?

他想了一会儿就突然站起来扯着嗓子用英语喊出来:毛主席万岁,周总理万岁!

这嗓子喊出现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因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喊口号有非常严格的规范和讲究,但凡多喊一句,很有可能就会给别人落下话柄,甚至还会引发各类的外交风波。

外国那些代表团的成员也面面相觑,大家不明白气氛为什么会突然冷下来?

还有很多对中国不了解的人眼里又是紧张,又是好奇,有些知道内幕的人想抓着这个事情散布一些舆论,或者是看笑话。

但更多的人把目光放到了周总理身上,大家很好奇周总理到底会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如果换成别人可能早就已经慌了神,毕竟在这么大的场合闹出了这样的篓子。

可是周总理是什么人?他可是在外交上可是泰山崩于面前而面不改色的强人!

周总理也察觉到了大家的视线,但并没有着急,只是温和地笑着,在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对那个团长进行回应,而是轻轻地抬起手,让负责接待的齐锡玉过来。

齐锡玉凑过去之后明白周总理让自己先不翻译这句话,他立刻忽略了这句话。

当时他头皮发麻,全身上下的血液几乎都凝固了,如果自己真的一时嘴快把这句话用中文喊出来,那性质可就变了。

那样不仅会让国内的舆论产生误解,甚至还会被国外的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抓住小辫子,可劲儿的去抹黑中国。

周总理这一首不翻译,不回应,直接给失控的场面踩下了急刹车,还有很多人没有听到这一句万岁,依旧在正常的社交,正常的打招呼,很快就把这件事情给接过了。

周总理笑眯眯的走向那个团长,从中澳两国的人民友谊开始聊到了两国的风土人情,还延展到了双方未来合作的愿景。

这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注意力从刚才的意外中转移开来,气氛也越来越活跃,还有很多外国代表都凑过来听周总理讲话。

等到没人注意的时候,齐锡玉才奉周总理的命令去给那个团长解释,双方沟通之下,这才明白这团长对中华文化不了解,闹了个笑话。

他以为中国的“万岁”就相当于外国社交场合的“您好!您很棒!”,所以这才大大咧咧的喊出来这么句话。

后来有很多在场的老外交家在回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背后直冒冷汗,直到周总理巧妙地化解了这次误会,他们悬在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才放下。

周总理这一出既没有博了外国友人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内的政治规矩,还有外交秩序,非常完美地向大家展现了中国智慧,也成了新中国外交风范的一个高光时刻。

这场劳动节上的意外小插曲被周总理对着齐锡玉轻轻挥了挥手给解决了,这个小小的手势到现在为止还被无数后人反复提及。

后来活动结束之后,这件事情也传出去了,国内的干部群众个个都竖起大拇指,直夸周总理这一招要多绝有多绝。

因为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际局势非常复杂,很多西方国家都在盯着中国出错,只要中国有一点儿做不到位,他们就会想尽办法打压和抹黑。

而且舆论陷阱不管在哪个时代玩都是有效且有用的,但周总理只用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就把很有可能会引发的大麻烦给扼杀在了摇篮里。

这分寸拿捏的真的是比称还要准,如果是其他人来处理这次危机,可能会拆掉这个舆论炸弹,但周总理直接把舆论的炸弹变成了烘托会场氛围的漂亮烟花。

国际上很多参与这次活动的外交家还有政要也把这件事情记住了,拿回他们国家侃侃而谈:我们还是得向周总理学习,他的外交智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因为之前有很多西方国家都戴着有色眼镜看新中国,觉得我们在外交上肯定是新手,不如他们这些“老油子”,但没想到这件事情一出,他们要重新评估我们的外交素质了。

因为东方大国的底蕴从头至尾都没有弱过一分。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件事情还间接促进了中澳两国民间交流,那位差一点儿在活动会场上捅出娄子的澳大利亚代表团团长回国之后就夸赞中国周总理的风度:

中国有像毛主席还有周总理这样伟大的领导人,他们想不强大都难!

也正是因为这位团长回国接连不断的讲述,澳大利亚很多百姓都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也给日后中澳两国友好交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距离当年的那次活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现在再提起这件事情依旧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因为不管是在外交还是在其他领域,真正的强者都不是靠大声吆喝,而是要靠着智慧和谋略取胜。

而周总理从容不迫,举重若轻的风范,不仅是新中国外交领域里最宝贵的一份财富,更是时至今日还激励了很多外交工作者前行的力量!

有个外宾喊:“周恩来万岁!”

参考资料:

《红色中枢:深层解说中央机关和高层领袖们的风云往事》•选载之十——孟庆春 陈冠任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0 阅读:0

潇湘十二楼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