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网约车行业的风云变幻,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一边是行业对司机的大规模清退,另一方面是对无人驾驶、智能驾驶等项目的着迷。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平台不想要司机了,嫌司机成了自己的累赘。在滴滴、曹操出行、一喂顺风车等平台看来,司机的地位很尴尬,一方面平台需要他们引流,另一方面又不想给他们分一杯羹。
而且最近几年对无证司机的检查愈演愈烈,平台和司机面临着双重被罚的压力,如此,无证司机就这么成了烫手的山芋。
一、
综合整体的形式看来,网约车行业接下来的清退只会继续,不会停止。原因就在于,这么多年以来,行业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在完善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无数下场的网约车平台已经争得你死我活了,其中夹杂着数以千万的网约车司机。
这么多人试图瓜分这一块大蛋糕,然而疯狂增长的结果,就是在细节方面狠狠拉扯了所有平台的后腿。合规率偏低,司机几乎0门槛的标准,让乘客的乘车安全得不到保障。
而不完善的司乘规则、抽成比例,也让司机吃尽了苦头。痛定思痛之下,监管部门决定出手,下大力气完善合规化。因此,对无证司机来说,真的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清退是迟早的事情。
二、
对滴答出行、阳光出行、一喂顺风车等平台来说,无证司机的退出,必然要有新的运力来顶上。那么这些运力从哪里来,就成了平台万分关注的问题。
有的利用自身的财力,给司机提供“优厚”的办证奖励,或者是有些平台直接在招募司机的时候,下血本顺便要求办理合规。
当然也有摆烂的平台,幻想靠着现在的实力就在下半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这些平台内心很清楚,这些只是权宜之计。之所以现在还想用这些手段来捆绑司机,也无非是没有别的出路了。但凡这会儿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技术成熟了,还有这些司机啥事儿?
而最难的就是这些司机们了,虽然说自动驾驶真正到来的时间,大概还有个七八年,但是谁也不能保障在此期间出什么意外啊。
如果中途被时代的发展淘汰了,那么这些司机背负的车贷或者租金,以及熬时间跑出来的一身病痛,他们该怎么办呢?
因此,综合来说,司机真的只是平台的垫脚石,至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没有资本家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