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马赫,时速20000公里/小时,一小时就能绕地球飞一圈半?
2025年2月26日,港媒《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成功开发了世界首款适配常规航空燃料的斜爆震发动机。
此消息一出,瞬间引爆全球。

这不仅仅代表着中国在高超音速技术方面的突破,让美国反导系统当场破防。
更重要的是,这台发动机能够使用普通航空煤油当燃料,成本直接削减80%。
那么这台发动机到底厉害在哪呢?
斜爆震发动机常关注军事的人应该都知道,爆震发动机对于增强战略打击能力与反制能力的意义有多重要。
爆震发动机利用超音速气流激波来推动涡轮工作,展现出了独特的性能特点。
同时也凭借其超高推力、高效能及简洁的结构优势,在众多发动机类型中脱颖而出。
爆震发动机可以分成3个型号:脉冲爆震发动机(PDE)、旋转爆震发动机(RDE)、斜爆震发动机(ODE)。

中美两国更关注后两种型号。
这是因为PDE的速度只有5-6马赫,且每次起爆都要重新点火。
RDE则大大改善了起爆方式,仅需要起爆一次,便能获得与PDE差不多的速度,且RDE质量更轻,有效减小了战斗机的压力。
ODE则与二者不同,如果说PDE和RDE是爆震发动机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那么ODE就是硕士研究生。
ODE不但具有更强的推力,且速度能够达到6-16马赫。
且ODE的燃烧效率更高,有效降低了燃料的损耗,因此该发动机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传统高超音速发动机依赖昂贵且储存运输困难的燃料,如液氢和乙烯。
然而,最新的技术选择使用航空煤油RP-3,这种燃料广泛应用于商业航空领域。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在燃烧室中引入了一个微小的创新——一个5毫米的小凸块。
当高速气流通过时,这个设计能够瞬间引发“自爆”效应,使得燃料与空气迅速混合并爆炸。
这一过程的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人类眨眼的速度。

相较于传统发动机需要长时间燃烧一箱油的情况,新设计的发动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多次爆炸。
更令人惊叹的是,燃烧室的长度被缩短了85%,这大大减轻了飞机的重量,使得推重比显著提高。
这种新型发动机的速度达到了16马赫,要知道,即使是快速的东风快递也只能在大气层内达到五六马赫的速度。
在民航领域,这一技术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预计到2030年前后,我们或许能够乘坐采用这种发动机的空天飞机。
这些飞机能在普通跑道上滑行起飞,迅速进入近地轨道,乘客将体验到五分钟的太空失重状态,之后安全返回地面。

从上海到旧金山的飞行时间将缩短至45分钟,票价可能低于目前的头等舱价格。
未来,发射卫星不再需要依赖火箭,而是可以通过飞机将卫星送入太空,成本减少的不是一星半点。
优质材料,过硬技术斜爆震发动机革新的最大难点并不是设计,而是材料。
燃烧室内的温度可达到3500摄氏度,同时还要承受每秒数千米的气流冲击,这是对金属材质极限的巨大考验。
中国在高超音速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JF12风洞实验室的建立是这一成就的关键。

该实验室能够模拟高达40公里的高空环境,其单次运行消耗的电量足够一个中等规模城市使用一整天。
此外,近年来中国在陶瓷涂层和梯度材料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JF22风洞甚至能达到35马赫。
相比之下,美国在这一领域落后,他们甚至没能建造出能够达到30马赫速度的风洞。
美国危机感加深斜爆震发动机的技术的发展不仅提升了飞行速度,还极大地增强了打击能力。
16马赫是个什么概念呢?
从中国发射导弹,甚至不到半个小时,导弹就能击中地球另一端的目标。
即便是萨德、爱国者等反导系统都来不及反应。
要是把这个应用到无人机上,一天的时间游览全球也不是问题。
这种技术使用煤油作为燃料,成本较低,制造多枚导弹也轻而易举。
在最新的技术革新面前,美国的“全球快速打击”能力显得相形见绌。
美国战略、战场与核力量情报卫星系统(SBIRS)预警卫星在探测高超音速武器时存在明显局限。
其有效窗口期约为90秒,而16马赫速度的目标留给它的反应时间不足20秒。
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约翰·希尔明确指出,现有的“萨德”反导系统和“标准-3”防空导弹系统对于拦截此类高超音速目标的成功率几乎为零。
那美国就没有相应的技术吗?
其实美国在2003年就研制出了PDE试验机,只不过此后的二十余年中,一直进程缓慢。
甚至在2021年时任美太空军副司令就曾表示,美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稍显落后。

为了尽快赶超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度,美国设下了无数战略部署。
然而四年过去,美国并没有完成计划。
反而是在中国公布斜爆震发动机后不到一个月,美国便宣布也要进行测试。
这样的巧合不得不令人怀疑,美国是否通过其他手段窃取了中国的数据。
更细思极恐的是,美国宣布震爆发动机测试成功之后,国安部突然曝光了一则间谍案。

科研人员刘某由于未能得到期望中的提拔和重用,内心逐渐积累了怨念。
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他试图通过炒股获取暴利来弥补心理上的落差。
然而,事与愿违,他在股市中连续遭遇亏本,这使得他的不甘情绪愈发强烈。
凭借着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反侦察手段,刘某竟将目标指向了涉密资料。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他辗转于多个国家,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利用化名的方式,一次次地出售手中非法获取的涉密资料。
最终,经审判后,刘某因犯间谍罪以及非法提供国家机密罪,被依法判处死刑。
总结爆震发动机技术的突破,标志着大国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提升。
中国在航空动力领域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意味着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以爆震发动机为代表的新型动力系统,预计将在未来十至二十年内重塑全球航空格局。
对中国来说,这是科研领域的一大成就,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的体现。
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中国空军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