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高考后,席南未收到录取通知,误以为落榜,后进入公安系统担任辅警。直到2022年7月,席南通过孟州市卫健委档案审查得知,自己当年已被焦作卫校录取,但录取通知书被截留。
李某刚父亲及舅舅通过伪造档案(包括篡改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信息等),冒用席南身份入学,并将其原名“李某刚”改为“李席南”。
李某刚毕业后按政策分配到孟州市东小仇卫生院,后升任副院长,并曾获“孟州好医生”称号。其冒用身份期间还考取了医师资格证并注册执业证书。
席南在李席南档案里看到了自己
处理结果:2022年7月,孟州市卫健委认定李某刚冒名事实,对其作出开除公职处分,并撤销其中专学历及医师资格。尽管卫健委建议移交司法机关,但截至2025年4月,李某刚及其亲属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引发舆论质疑。
席南填报的高考志愿里有焦作卫生学院
席南的诉求:要求查明冒名顶替的具体操作链条,追究涉事人员(包括李某刚亲属及当年教育、卫生系统经办人)的刑事责任。赔偿因身份被窃取而丧失的人生发展机会,但未提出具体金额。席南填报的高考志愿里有焦作卫生学院
后续进展与建议
法律层面:律师指出,此案可依据《刑法》第280条(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及第418条(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追责,追诉时效因持续犯罪状态可能不受限制。
政策层面:舆论呼吁完善冒名顶替受害者救济机制,包括经济赔偿、职业身份恢复等,并加强学籍信息化追溯系统建设。
社会意义:此案与近年“苟晶案”“陈春秀案”等形成呼应,推动公众对教育公平与历史正义的持续关注。
目前,席南仍在寻求司法途径解决,事件后续进展将持续引发社会讨论。
李席南已经成为当地一家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