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财政部2025年4月24日公布的数据,4月份美国关税收入激增逾60%,达到至少150亿美元(最终统计或达154亿美元),创下单月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增长主要源于特朗普政府自3月12日起实施的25%钢铝关税,以及4月2日宣布的10%普遍关税政策初步生效。
约三分之二的进口商采取“次月第15个工作日”的按月缴税模式,4月日清关税款(进口时即时缴纳的税款)较3月同期增长约40%。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数据尚未完全体现4月2日宣布的10%普遍关税的影响,预计5月关税收入将进一步飙升。
外媒普遍警告,关税成本最终可能由美国普通消费者承担。进口商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将关税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家庭支出增加。耶鲁大学研究显示,维持2024年消费水平需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4900美元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美股总市值半个月内蒸发超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4%),形成“政府增收5亿,股民损失4万亿”的鲜明对比。华尔街机构称此为“史诗级抛售”,高盛和摩根大通预测美国一年内经济衰退概率达60%-65%。
4月第一周美国整体进口环比暴跌64%,服装、纺织品等品类进口下降近60%。商品短缺加剧通胀压力,而股市资产缩水进一步削弱民众消费能力,形成“钱少物贵”的恶性循环。
随着10%普遍关税在5月全面生效,美国进口成本或进一步攀升,加剧通胀与经济衰退风险。同时,关税政策的政治化可能持续激化两党矛盾,并影响2024年大选议程。
此次关税收入激增暴露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双重困境:短期财政增收与长期经济代价的失衡。尽管政府宣称“美国优先”,但普通民众和资本市场正为政策买单。若关税战持续升级,美国或将面临更严峻的滞胀危机,而全球贸易秩序的重构亦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