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欧品牌,在中国市场折腾了半天,最后还是灰溜溜要走了?
这极星(Polestar)到底玩的啥?
说起极星,那出身绝对算“贵族”。
沃尔沃砸了10个亿美金一手带大,吉利在后面撑腰,再加上那股子性冷淡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按理说,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也能混个脸熟吧?
结果呢?
2024年,卖了3120辆!
这数字,说出来都让人觉得尴尬。
你说它水土不服吧,可同是吉利家的极氪,卖得那叫一个火热。
眼瞅着在中国市场翻不了身,极星也干脆,直接来了个乾坤大挪移——撤!
战略重心挪到欧洲和美国。
这步棋,看似无奈,实则也是一种自救。
2025年第一季度,人家全球销量可是涨了76%呢,只不过中国市场贡献太少,只有7%。
这欧美市场,那可是块硬骨头。
美国那边,特斯拉是绝对的老大,通用、福特这些传统巨头也在玩命转型,还有Rivian、Lucid这些新势力虎视眈眈。
极星想靠着沃尔沃的销售网络扩张,把门店从35家搞到60家,难度系数绝对五颗星。
人家也不是光靠卖车,也在搞技术创新。
跟Mobileye合作,要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这算盘打得,是要靠科技感来吸引消费者。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极氪。
同样是吉利的孩子,极氪在中国市场混得风生水起,2023年交付量超过11.8万辆。
为啥?
因为极氪更懂中国消费者!
产品定位更接地气,营销手段更灵活。
你看人家吉利,这两年搞了个银河系列,把极氪和领克合并,还把那些不赚钱的玩意儿,比如极越,给扔了。
这一顿操作猛如虎,就是要集中资源,把极氪这个中高端纯电品牌给做起来。
极星这边呢?
越来越像个弃子。
沃尔沃先是不给钱了,把持股比例降到18%。
这就像老爹不再给零花钱,孩子只能自己想办法。
你说沃尔沃为啥这么做?
还不是因为自己也要转型,资源有限,只能先顾自己。
这收缩的信号,早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了。
终止跟星纪魅族的合作,收回分销权,成都工厂关停,生产线搬到韩国和美国,这哪是收缩,这简直就是战略性撤退!
还不是因为关税太高,在中国生产再出口,根本没法玩。
极星这步险棋,能不能奏效?
谁也说不准。
商场如战场,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它能不能在欧美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