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这种乡下常见的杂草,竟是美味无比的野菜,价值还巨大

阿驰的农事乡韵 2025-04-25 23:47:48

走在乡间小路,经常能看到一丛丛贴着地面生长的紫色小花,看着十分不起眼,路过的人都把它当做杂草。没想到,就是这么不起眼的家伙,竟然是十分美味的野菜,而且,还有更多丰富的价值。它就是紫花地丁,也被人称作米布袋。

紫花地丁有很多种叫法,米口袋、野大米、面布袋、甜地丁……不同地方叫法都不一样。它作为野菜,很受欢迎,很多人都喜欢吃。叶子能吃,根茎也可以吃,尤其是它的根,都不用煮熟,去皮以后直接就能吃了,清甜清甜的,像红薯,又像山药的味道。过去物质条件不优越的时候,它就是人们的常备口粮,回想过去那段岁月,紫花地丁已成了人们心中的美好回忆。

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山珍海味把我们的味蕾养刁了,可能看不上紫花地丁的味道了。但要知道在很久以前,紫花地丁是救命般的存在。饥荒年代,食物匮乏,人们找不到饭吃,紫花地丁就成了填饱肚子的唯一希望。它就在地里,随处可见,随时可挖,不知道让多少人活了下来。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不是丰衣足食时的山珍海味,而是饿出幻觉时的一把野菜。对不少人来说,紫花地丁的美味,是大鱼大肉无法替代的。

紫花地丁的茎叶晒干后还可以编制草鞋,或者称为造纸的原料; 还能从根部提取汁液,做成青绿色的染料,是古代染料的来源;作为杂草,紫花地丁生命力很强,根系深扎土壤,可以固土防蚀。所以不光是吃,各方面的价值都很突出。

但是现在,野外很少见到野生的紫花地丁了。我记得有次在村外,就看到好几个老头老太太拿着一口大麻袋,用铲子使劲地挖紫花地丁,视线可见的全都被挖完了,看样子还嫌不够,又要去其他地方霍霍。现在城市越来越多,野外空间被压缩,紫花地丁能生长的地方越来越少,如何经得起这样无节制的采挖呢?也许,过去的美好回忆,注定要离我们远去了吧?

紫花地丁采摘回来后,要清水洗干净,去掉黄叶和杂质,接下来可以凉拌。先烧一锅开水,加入几滴油,再放入紫花地丁焯水两分钟,捞出来沥干,就可以加入香料,进行凉拌。我喜欢把花生米和辣椒、大蒜用油爆香,加入盐和酱油,最后拌着紫花地丁吃,味道太香了!

紫花地丁的根,就没那么多讲究,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像山药那样,炒着吃,煮着吃,煎着吃,自己怎么喜欢怎么来。你还别说,刚挖出来的紫花地丁根,长得还有点像人参,不知道的,还以为很值钱呢。

据说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规范化种紫花地丁了,要是想吃,不必费周章去野外采挖,随时可以买上几斤,方便了很多。我感叹时代进步,国家强大,只是也不由唏嘘,买回来的紫花地丁,跟挖出来的,总归还是不一样。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