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公务员考试热度持续攀升,竞争愈发激烈。
以2025年年国考为例,341.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但最终录取名额仅约4万人,整体竞争比例接近85:1,这一数据用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在众多单位中,税务局因为招录的人数较多,对于毕业生来说算是相对好考的公务员单位。
近日,全国各地的公务员录取名单陆续公布,作为公务员考试大省之一的浙江,共有771人确认为浙江省税务局拟录用公务员,其中,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潘森林赫然在列。
潘森林初中就读于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高中就读于温州中学,在高中的时候,潘森林的成绩非常突出,曾拿到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
在2015年高考中,潘森林取得了裸分759 分的优异成绩,其中语文127分、数学147分、英语142分、理综284分、自选科目59分,此成绩让他成为温州市理科高考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查询发现,潘森林同时也是浙江省理科成绩第二名,仅以1分之差惜败于浙江省理科状元郑恩柏,最终,他被清华大学经管专业录取。
公示信息显示,潘森林本次拟录用为“乐清市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但根据时间推算,潘森林2019年从清华本科毕业,那么之前的5年时间他在做什么?
据网友透露,潘森林19年毕业的时候,国内金融行业正盛,然后他直接去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工作了两年。
数据显示,2019年,中金公司人均薪酬为88.91万元,人均月薪高达7.41万,在行业里面是最高的,甚至超过了阿里、腾讯、华为等互联网企业。虽然这只是个平均数,但对于潘森林这种清华毕业生来说,工资也相当可观。
然而好景不长,受行业低迷的影响,中金员工薪酬逐年下降。2020年,中金高管团队有7人年薪超过千万,人均年薪高达673万,但到了2024年画风突变,高管人均年薪仅111万,底层的打工人就更不用提了。
面对行业的低迷,潘森林离开也就说得通了,不是被裁员就是自愿选择转行。
潘森林是瑞安本地人,离开中金之后,考了家门口的街道办,后来还升到了经管办的主任,但估计是对现状不满意,还想往上爬一爬,然后考公,为了求稳最终选了乐清的税务局。
这件事被报道之后,很多网友觉得,堂堂一个浙江理科榜眼,还是清华高材生,居然选择去一个税务局,这难道不是大材小用吗?
当初报考清华的时候,潘森林在接受采访时说到,未来的计划是读研或者出国留学,因此他能够接受清华大学经管类专业。
让人意外的是,潘森林从清华毕业后,并没有按照他之前所说的那样去国外深造,然后读硕士、博士,而是选择回到老家,最后考了个县级市的公务员,也难怪大家觉得浪费人才。
当然也有人觉得,公务员岗位稳定且能实现社会价值,清华毕业生进基层也是好事,而且地方政府发展经济,需要这方面专业人才。
笔者看来,这场围绕潘森林职业选择的舆论风波,本质上是社会价值观念碰撞的缩影。
在很多人眼里,考进清华北大的人就是天之骄子,以后就一定会混得好,但实际上,很多清北毕业生到后来并没有按照人们的预期去发展。
大家细想一下,这几年关于高材生考公务员下基层的新闻不在少数,比如说钟芳蓉,当年考了676分,湖南文科第四,进了北大考古学,去年本科毕业后也选择去敦煌体制内。
名牌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这背后是面对的更多是社会的现实,当然其中也有自我职业规划。说实话,现在这年头,谁不想找份安稳工作?
潘森林在中金干过两年,赶上行业不好,工资降了压力还大,与其在大城市加班熬夜,不如回家考个公务员,陪陪父母日子过得踏实。身边不少人都羡慕这种生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996”的苦!
说到底,职业选择从来都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单选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亲爱的网友们,你是否认同笔者的观点呢?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