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学弟学妹考大专”,2023高考前夕,这个话题上热搜挺扎心!

雾里看花情感 2025-02-15 02:34:56

“那个给别人替考高考的哈工大研究生被判刑了!为了几万元毁了自己一生”

2023年全国高考前夕,“替学弟学妹们考大专”,这一话题火速冲上热搜!

属实挺扎心。

特别是不少大学生戏谑自称:“高考结束智商直接归0,高考是人生知识储备巅峰”。

这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知名高校教授戴建业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的教育出问题了”。

应试教育从一开始就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反复做题把他们搞笨了!

戴教授说:“一个人的想象力,是他所有才能中最重要的能力”

“自己手底下的那些研究生,心态反而没有我这个老头子年轻”

“教育中本该教授给学生们的真正知识,教育体系却没能传授给他们”

……

采访金句频出。

结合6月5日,山东教育厅发布的一则消息来看,网友们的反应更是证实了戴教授所言非虚。

山东省教育厅发布通知:

山东大学学生们在高考期间不得离校,高考期间大学等同于是再一次启动封闭式管理,学生若请假离校参与高考帮助他人替考作弊,批准假条的相关老师和负责人会被追究责任。

高考早已入刑,山东教育厅作出的这一决定并无不妥,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维护高考公平,对误入歧途的大学生敲响警钟。

然而,众多在校大学生和已从大学毕业的社会人士,看到这则通知却笑了!

有不少网友调侃:“真是看得起大学生”。

一时之间,类似于此大学生自拍自嘲的段子在网络上兴起,非常热闹。

师范大学大三学生“sin60度等于多少”都忘了!就这还怎么去帮助高三学生高考?

在众多大学生回忆高中生活的背后,反映出的问题非常深刻。

“我们在中小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高考后都给忘了!”

有人便发出如此感叹。

从实际情况来看,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三年学习时光,都属于基础学科基础知识的认知阶段。

不能否认,学习数理化生政史地的作用。

基础教育是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筛选,到了大学之后才对不同批次的学生进行专业目的性较强的高等教育。

学习讲究效率,那么为何不在中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呢?

就比如说,从初中阶段开始,就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分文理科,主修科目之外全都按照选修课程要求来学习。

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减负,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生有了学历却没了文化”,是怎么造成的?

起因或许就与应试教育向高等教育跨越阶段没有缓冲期所导致的。

中小学在校学习不仅要受老师和家长的监管,而且学校多数都是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十年如一日地学习,到了环境绝对自由的高校之后,很多学生都会放飞自我。

没有了来自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又不够自律,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淡忘了前十多年学习到的知识。

全民学历在不断地提升,文化积累应该朝着更专业的方向进行。

作为人口大国,数以千万计的高三学生走向考场,一时之间肯定是难以改变现状。

但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必将会朝着更加“专业性”的方向发展。

从以往“高考可以改变人生”再到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不一定”之后,其实教育的方向在悄然之间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理想不知道在多少年之后才能实现,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住高考。

0 阅读:0

雾里看花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