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古迹是古代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诚然,在今天这些文物古迹已经不再具备实用价值。
但是它们却可以带领着我们与千百年前的古人直接沟通对话,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方方面面,所以历史文物古迹是存在着非凡意义的。
作为拥有灿烂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瑰宝从不缺乏,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
然后这被我们捧在手心的瑰宝,在一次出国展览中却被别有用心之人恶意破坏,对此我们有什么的回应与措施呢?
兵马俑历史意义1974年,一位陕西农民正准备在自家地里打个水井,没想到机器下去没多久还没把水井打成,倒打出来一些红砖出来,不一会红砖土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碎片,有见识的人立刻反应过来,这很有可能是挖到古墓了。
农民马上向有关部门报告,就这样,这个后来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就在这样一次偶然中解开了层层“封印”的泥土,与世人见面了。
刚刚出土的兵马俑,并不像现在这样灰头土脸,他们的衣服、脸颊上都有十分艳丽的色彩。
不过,受到考古挖掘技术限制,当时出土的兵马俑的色彩并未被保存下来,但这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早在秦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研制出许多鲜艳的颜色了。
除了艳丽的颜色打破了现代人对先秦时期的想象外,兵马俑本身的形态也很让人诧异。出土的兵马俑神态各异,有的面部表情十分严肃,有的甚至杀气腾腾,有的直直地肃立着,有的跪坐着,不仅如此,不同的兵马俑还有身份的区别,有的是驭马的士兵,有的是射箭的士兵,还有负责指挥作战的将军……
即使是非专业的考古人员来看,这都是十分壮观的,而在专业考古人员眼中,这些更是无价的珍宝,因为兵马俑对于揭示先秦时期的工艺水平高低、军队管理情况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因如此,兵马俑在国内可以称得上是国宝级别文物,可是这样珍贵的文物,居然在一次出国展览中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文化瑰宝出国展览惨遭破坏1983年,日本向我国发送请求,希望我国能够外借一个兵马俑给日本进行展览,到期归还。
此时,我国已经与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外交关系良好,如果能够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无论是对于日本还是对我国来说,都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
经过多方面考虑,我国同意了日本的这一请求,并在一次外访中将精心挑选的一尊兵俑带去了日本。
按照双方的约定,这尊兵俑将会作为日本大坂城修建400周年特别文物进行展出,日本民众可以前往博物馆进行观赏。
同大熊猫一样,兵俑刚刚在日本展出,就受到了日本民众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前往博物馆去欣赏这尊来自千年前的兵俑,无人不为中国古代工匠的巧手震惊,但就在这一片欣赏赞美声中,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年轻的日本人趁安保人员不注意,用力打坏了罩着兵俑的玻璃,并将竖立着的兵马俑推倒在地。
一瞬间,这个身高1米9、能够连通现代人与古人的兵俑就此破碎。那个日本人立刻被抓住,但他嘴里仍旧念念有词:中国的俑不能在日本国土展览!因为一个人的冲动,一尊世界珍宝就此毁坏。
事后,我国高度重视,希望日本做出合理的答复,但是即便日本能够将文物修复,对文物造成的伤害也已经是不可逆的了。
中国的回应与后续的保护最后,日本方面表示,希望用金钱来对这次文物的损坏进行赔偿,但是文物碎片就要留在日本。
在这件事情结束很久之后,曾有人披露,兵马俑中存在一种非常珍贵的元素,日本人想要把碎片留下来,有可能也是别有用心,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好在当时中国并没有答应这个赔偿方案,不仅如此,中方还表示了,可以不要日本的金钱赔偿,但是兵俑的所有碎片一点都不能少,全部都要运回中国,因为这是中国的东西,无论他变成什么样子,都要回到中国。
这样的回应是极好的,一方面显示了我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另一方面如果真的用钱来赔偿,无论多少不合适的。
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无价之宝,多少钱都抵不上。
无独有偶,这样的事情也在美国发生过一次。当时我国同样也是将一尊兵俑外借展览,在准备收回时却发现兵俑少了个手指头,调看摄像头才发现,原来一个美国年轻人在参观时,趁机把兵马俑的手指掰断并拿走了。
文物被损坏的事件让我们感到痛心,但同时,这样的事件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我们抱着文化交流的目的将我们心爱的国宝外借展览,但是却经常得不到别人的重视,甚至常常导致国宝不可逆的损坏。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国内开始了对文物古迹进行分类保护。
文物保护部门将根据文物古迹的珍贵程度、存量多少、搬运是否会造成损伤等多个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对文物古迹进行分级。
处于低等级的文物,也就是考古价值不高,并且国内相似文物存量很多的,搬运不会造成损坏的就可以外借展览,而高等级的文物比如越王勾践剑等则再也不能外借,外国人想欣赏,那就只能来中国欣赏。
真的很硬核[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