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亡?袁:猪上树时,遗憾李世民没听懂

蓝莓果味 2023-03-19 17:34:19

大唐贞观十八年的一天,太宗李世民在偏殿等待一对师徒的到来。他等的客人,师父叫袁天罡,徒弟叫李淳风,而他们身上最吸引人的本领是术数。

有关这对师徒,外面的传闻很多,听说他们能预测王朝兴衰胜败,几年验证下来,成功率很高。而这,正是李世民的兴趣所在。

彼时的大唐正值盛世,但他知道福祸所依,他想知道王朝的未来。

心事

说起术数,唐太宗相信但不迷信,这从他的年号中就可以看出来。“贞观”二字,取自《周易》中的一句话: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以正道向天地昭示。

太宗觉得自己是按照这句话去治理天下的,放眼望去,此时的大唐,对内人尽其用,万物复苏,民生已经从往年的战乱中恢复;对外四海归心、万国来朝,自己也被各国尊称为“天可汗”,可谓盛世初现。

他一向反对怪力乱神,他自幼熟读经典、通晓历史。对于前朝梁武帝父子迷信宗教、荒废政务、祸害百姓,最终导致灭国的事情,他记忆深刻,并时常提醒自己警惕。

每当他回顾自己过往时,总有个心结,是绕不过去的。当年,兄弟失和最终导致兵戎相见。最终,他在群臣簇拥下发动玄武门之变,击杀兄弟、逼父让位。

从军事和政治角度,可以说这是正确无比的决断。但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他,始终无法释怀。儒家说,“君臣父子”,但当身为君父的李渊对他动了除去的念头时,他却选择了反击。

玄武门之变后,自己的兄弟党羽被清算,子女妃嫔流落民间,他们会成为反抗自己的不安定因素吗?万一等下推演,得出的结论,真的和自己猜测的一样,那么他真的忍心下手去赶尽杀绝吗?

想到这里,他望向宫门之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于等下接见的两位术士,江湖上风评甚好,在他们广为流传的成功案例中,甚至有三位当朝官员。

杜淹、王珪、韦挺年轻时,曾经让袁天罡看过相。袁天罡曾经论断,三人富贵命,杜、王是名相,而韦是武将,但三人都会有高位跌落,日后东山再起的经历,他和三人日后还会再相见。

而三人的人生轨迹也正如袁天罡所言,杜的文章、王的政务、韦的忠勇,都是当年大哥李建成所倚重的。玄武门之变后,受李建成牵连,都被流放外地。几年之前,又被人举荐重返朝廷为官。

当第一次听闻这个故事时,太宗立刻让吏部详细禀报了三人当官的经历,竟然和袁天罡所算的大致不差。这不免引起了李世民的好奇,在三人的介绍下,他决定留意这位江湖术士。

几年来,李世民几经观察,未觉异常。当年的三人中,也已经有两人先后逝去,盖棺定论了。他觉得,是时候请袁天罡进宫来算上一算了。

推演

袁天罡带着李淳风来了。宾主落座后,唐太宗说出自己想推断的事情。他问袁天罡,外面疯传的“帝传三代,武代李唐”八字具体有什么含义。

李唐,自然指的是大唐,“武”指的是谁?或者是什么势力?现在这个“武”在哪里?

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弟子,听到问讯,当场便用蓍草开始演算。不多时,便有了结果:乾上艮下,天山遁卦。此人已在宫闱之中。

唐太宗大惊,大唐传至自己已经两代了,再往下传,难道在儿子手里就会亡国吗?既然取代李唐的人已经在宫斗之中,那他会是谁?自己和太子李治的后宫之中,无非宫女、妃子,难道要筛查一遍吗?

袁天罡看出了皇帝的心事,他提醒徒弟,把话说完全。李淳风点头回应,继续说道:圣上不用担忧,更不要想着除掉“武”患,逆天改命。因为这个“武”可以保大唐将近三百年国祚。

“武”既已取代“李唐”,又怎么会保大唐江山的国祚?唐太宗百思不得其解。李淳风继续说:如果陛下一定要在宫中中除“武”的话,大唐江山,必然三代而亡。

面对说了,但好像没说的结果,李世民明显被吊足了兴趣。他的疑问没有被打消,于是又出了一个问题:延续了近三百年国祚之后,大唐何时会亡?

这次,是袁天罡亲自演算,依旧是蓍草法演绎。许久之后,他得出了结果:水为坎卦。他拿着结果回报皇帝,并附上一首谶言: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湍水不洗涤,有血无头。

唐太宗依旧非常不解:“八牛”是什么意思?“滴水不涤,有血无头”指的是什么含义?他向袁天罡追问,希望能得到更加明确的答案。而袁天罡解释的话语,始终不能解开皇帝心中的疑惑。

唐太宗喜欢爽快地回答,但是术学的解答,看上去就像猜谜,进退都能解释。时间一长,问题就回到绕道了那句话上:别的不用解释了,就说大唐何时灭亡。

袁天罡,换了一个比喻,简明扼要地答道:猪上树时。太宗哈哈大笑起来,询问身边人:是否见过猪上树的场景?很多人都回答说没见过。只有一个年长的宦官回答“见过”,说那是在前朝发大水时,见过猪游到树枝上求救。

听完禀报,唐太宗的思路好像瞬间被打开了。“荡荡中原,莫御八牛”,发洪水时,水的气势就像八头牛一样力大无穷;“浊水不涤,有血无头”,应该讲的是发洪水时,猪逃亡上树看到的景象,浑浊的水,冲走了过渡的人和牲口,到处都是血光之灾。

唐太宗,看过《易经》,知道“坎”指的是水,是劫难。在他心目,此时的“坎”卦,正好匹配“水灾”。那么,也就是说三百年后,大唐亡于水灾?

唐太宗默默地想着。而后赏赐了宦官和袁天罡师徒,把袁天罡封为火井县县令。他给师徒俩一个任务:推演往后千年的事件。几年后,师徒完成任务,给那本记录他们推算结果的小册子起名《推背图》。

谜底

传说中,术学强调“天机不可泄露”。如果凡事说得过于明确,以至于逆天改命,那么泄露天机的人必定遭受天谴。袁天罡和李淳风师徒当然深知此事。

当唐太宗问起国运这种大事之时,他们也只能以谶语来解答。刚才的两个问答,记录在《推背图》的第三象和第十象中,后世有人说,他们精准地预测了武则天称帝和朱温灭唐的事件。

武则天即位后,曾经找过李淳风,说他当年差点要了自己的命。李淳风用“陛下成也洛水,败也洛水”的谶语化解了危机。

袁天罡那四句谶语,是个谜语。“荡荡中原,莫御八牛”,大唐的天下抵挡不住姓“八牛”的人,“八牛”放在一起是“朱”字。“浊水不涤,有血无头”,“泅”字不加修改,和“血”去头后的“皿”组成一个“温”字。“猪上树”指朱温投降唐将杨复光的事,树指的是“杨”树。

故事讲完了。时至今日,我们读《推背图》依旧觉得是神秘难测。看其“成功”案例中,有很多地方依旧觉得解释牵强附会。在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今天,我们只聊野史故事。

4 阅读:1380
评论列表
  • 2023-03-30 17:40

    我也是预言大师,每个给我这条评论点赞的人都会好运连连发大财。

蓝莓果味

简介:每天更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