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寒中的期冀与喟叹:《七律•正月倒春寒》赏析
文/行仁
这首七律围绕正月里的倒春寒展开,以细腻笔触描绘出一幅反常的春日雪景图,在景与情的交融中,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春日温暖的期盼。
首联“凛凛寒风迫义城,浉河一夜雪纷萦”,开篇便营造出强烈的氛围。“凛凛寒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一个“迫”字,赋予寒风强大的压迫感,好似它正气势汹汹地向义城逼近。“浉河一夜雪纷萦”则将镜头聚焦到浉河,一夜之间大雪纷飞,萦萦绕绕,让整个城市被银白覆盖,瞬间从春日回到寒冬,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壮丽而又带着寒意的雪景。
颔联“琼花簌簌催冬返,冷气萧萧扰梦惊”进一步渲染倒春寒的凛冽。将雪花比作“琼花”,形象地写出雪花的洁白与美丽,然而“簌簌”落下的琼花,却“催冬返”,本应渐暖的春日,却因这场雪好似又回到了冬天。“冷气萧萧扰梦惊”则从人的感受出发,寒冷的气息不仅侵袭身体,更在夜晚惊扰了人们的美梦,“萧萧”一词强化了冷气的肃杀之感,也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倒春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
颈联“六九时光枝未绿,立春节气草无青”巧妙地结合节气与物候。按照正常的时节规律,六九之时,春天的脚步已近,柳枝该泛绿,立春之后,草儿也应冒出青色。但在这倒春寒的影响下,“枝未绿”“草无青”,诗人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气候反常,让人们对春日迟迟不来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尾联“凭栏久盼芳菲至,不见柳丝舞轻盈”,诗人凭栏而立,久久期盼着繁花似锦、芳菲满园的春天到来,可眼前依旧没有那轻盈舞动的柳丝。“凭栏久盼”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不见”则再次强化了失望之感,在情感的落差中,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也引发读者对春日何时真正到来的共鸣与思考。
整首诗格律严谨,用韵和谐,通过对倒春寒景象的层层铺叙,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又饱含着对春日温暖的热切期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七律•正月倒春寒(中华新韵)
文/天马行空
凛凛寒风迫义城,浉河一夜雪纷萦。
琼花簌簌催冬返,冷气萧萧扰梦惊。
六九时光枝未绿,立春节气草无青。
凭栏久盼芳菲至,不见柳丝舞轻盈。
注释:
义城:信阳的别称“义阳”,这里指信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