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英老奶奶,今年已经90岁高龄,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里,她却完成了一件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壮举——还清2077万元的债务。
这个令人惊叹的壮举,让人们敬佩不已,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赞叹。
甚至当时身陷6个亿巨额负债的罗永浩,也将陈金英当做他的榜样,说要立志做“男版陈金英”。
人们感叹于陈金英老奶奶还债的决心和毅力,但同时也十分好奇,80岁的陈金英如何会背上如此沉重的债务?
她又是如何仅用10年的时间就把2077万元债务还完的呢?
2021年2月5日,这个普通的一天,陈金英穿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敲响了侄子家的房门。
“这是之前问你家借的7万块钱,你点点。”陈金英将手中的七万块递给她的侄子陈其跃。
陈其跃惊讶的看着姑姑陈金英愣住了,他不曾记得有借给姑姑七万块钱,不知道姑姑怎么突然说要还钱。
在姑姑陈金英的提醒下陈其跃才知道,原来是在十年前,他父亲借给姑姑了七万块用于还外债,但这笔钱借出去后,他父亲就没打算让陈金英还钱。
他父亲认为都是一家人,当年陈金英做生意带着全家都赚了钱,可做生意哪里有不赔钱的,这赔了钱能帮衬就帮衬点,所以从来没有提过让陈金英还钱的事儿。
要不是姑姑陈金英主动上门说要还钱,陈其跃根本就记不起来这件事。
如今记起这件事了,陈其跃更是不愿接受姑姑的七万块钱了,一直推脱着说不用还。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钱我当年说要还,就必须还!”
陈金英知道侄子陈其跃的苦心,但她当年立誓要把欠款还完,就一分也不能少别人的。
陈其跃看着姑姑陈金英固执的样子,也知道推脱不了,就只能接受这7万块钱。
看着手里沉甸甸的七万的人民币,陈其跃内心十分感动,也对这个姑姑十分的敬佩。
到此,陈金英历时十年,终于将2077万元的债务还完了。
宁可失钱,不可失信,陈老太太当年一直将“诚信”二字当作做生意的不二法门,当经营面临绝境时,更是拒绝破产选择还钱,一直以来更是身体力行的始终践行着当年的还钱誓言。
当最后一分钱还完后,陈老太太还钱的事迹被记者登到了各大媒体上,并引发了网友们的称赞。
网友们纷纷感叹道:“老太太太有本事了,太有毅力了,向您学习”
“在八十高龄的情况下,努力赚钱,利用10年时间还清了所有债务。这种世间少有的奋斗精神可歌可泣、可敬!”
也有的网友对陈金英的选择感到不解,明明当时可以选择破产,还要以80岁的高龄折腾还钱,何必呢,累得要死还一分钱没赚到。
其实破产这条路,陈金英也曾想过,但是一想到她的支持者们是如此信任她,将心和钱一起交给了她,那么她就势必不能辜负这宝贵的信任。
面对采访时,陈金英长舒了一口气,开心的眼里都泛出了泪光:“钱还完了,我心里也终于舒坦了,钱没还完得日子里,这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现在终于轻松了哈哈哈哈。”
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又是商业成功的秘诀,谁能信守不渝,就可以成功。
诚信一直被陈金英植入在骨子里,这也是她当年成功的秘诀。
90岁的陈金英为何会欠下这么多的钱呢,事情还要从39年前说起。
1984年,54岁的陈金英刚从辛苦工作了28年的乡镇卫生院里退休。
在过了几天清闲的退休生活后,陈金英待不住了。
没退休之前她就是个闲不下来的热心肠,上班给人看病,下班回家后,要是邻居有个头疼脑热的,她也是跑着去给人看病,还不收钱。
自从退休后,陈金英就感觉自己日日无事可做,她并不满足于这种安逸的日子,陈金英内心还是想让自己忙起来,渴望有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思考了几个月后,陈金英向家人提出了自己想要创业。
但这个提议一说出口就遭到了子女们的反对,子女们劝说陈金英,创业都是小年轻们干的事儿,她好不容易退休了就应该安安心心享受清闲的生活,一把年纪的就别乱折腾了。
虽然家人们对创业这件事一直反对,但是陈金英并没有因此动摇她创业的决心。
陈金英坚信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不管这件事成与败,她都要试一试。
于是陈金英有事儿没事儿就在外面转悠,想看看市场上有哪些是她可以创业的点。
一次,陈金英和她的朋友们聊天时,朋友跟她提到市场上卖的羽绒服都是给小年轻穿的,很少卖她们这个年龄能穿的羽绒服。就是这句话,让陈金英顿时找到了创业方向。
经过深思熟虑和实地考察,陈金英最终决定开办一家羽绒服厂,专门生产中老年人穿的羽绒服。
尽管陈金英没有相关专业技术背景,但她以一种超高的执行力和无畏的勇气,风风火火的展开了她的创业计划。
陈金英斥资3000元租厂房、买机器,又招了10个车工和1个裁缝,就这样丽水市兴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了。
“最开始办厂的时候,家乡这边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柳城犁耙厂第一年就订了300套羽绒服,武义的酒厂和学校也下了很多订单。”陈金英充满感激的回忆说。
由于中老年羽绒服,款式更新慢,老年人又最注重的就是保暖性、质量和价格,陈金英就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诚信至上”的理念进行生产和销售。
陈金英亲自参与公司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材料的采购、加工、缝制、到成品的检测和包装,亲力亲为,严格把控。
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陈金英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客户的信赖。兴华羽绒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陈金英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羽绒服厂逐渐成长壮大,年营业额超过了1000万元,于是便想要扩建厂房,将羽绒服事业做大做强。
2004年,陈金英就通过银行借款、民间借贷和亲人借款筹集了1500万元,在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盖了近6000平米的厂房。
陈金英望着面前两栋四层刚装修好的厂房,内心是一阵阵激动和自豪,看着眼前这一派切欣欣向荣的景象,陈金英不免期待着未来更加红火的事业。
可惜命运给陈金英开了一个玩笑,她曾引以为傲的东西,竟成了失败的根源。
陈金英没有想到的是,她期待更上一层楼的事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开始走了下坡路,最后还让在耄耋之年的她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随着市面上的羽绒服新品牌不断涌现,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陈金英的羽绒生意也逐渐变得不好做了。
由于经营不善,连连亏损,原先赶着给羽绒服厂投资股东们纷纷撤资,本来就艰难的羽绒服厂因为没有资金注入更是雪上加霜。
终于在2011年,银行贷款到期,由于无力偿还贷款,陈金英的羽绒服厂再也无法正常运转下去,因为发不下来工资,厂里的员工也都纷纷辞职。
空荡荡的房间内,80岁的陈金英呆坐着,现在摆在她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破产清算,二是还钱。
如果破产清算的话,是可以不还钱的,如果选择还钱的话,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陈金英将债务一笔一笔的写在本子上,算了一下负债加利息要还2077万。
破产还是还钱?
“肯定还是还钱嘛,破产了借的私债咱也不能不还,人家当时那么信任我,我必须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让别人吃亏。”
陈金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还钱这条注定艰难无比的路。
为了尽快偿还贷款,陈金英只得选择低价卖掉新建不久的厂房,此外还将自己和老伴儿在市区两处房产也卖掉了,那是他俩的养老房。
陈金英还掉了银行1727万的贷款后,还剩80多笔共计的350万的欠款,这都是民间借贷和借亲戚的钱。
房间内,陈金英和老伴儿并排坐着,看着桌上的借款本陷入了沉默。
十几年的繁华如泡影,如今80岁高龄的她不仅一无所有,还背负了350万的债款,虽然她一直在调整心态,但是这件事一直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她心里。
有人问陈金英,为何不让孩子帮忙还债,毕竟当时孩子也入了股赚了钱。
陈金英回答道:“他们都六七十岁了,都有家庭也不容易,我不让他们插手,我自己承担。”
陈金英逼着自己向前走,又找人凑了10万块钱,重新开启了制作羽绒服的小厂房,在她本以为还掉钱后就可以和老伴颐养天年的时候,一个巨大的打击差点让她缓不过来。
也是在这背上沉重债务的2011年,一直鼓励陈金英走出来坚持下去的老伴儿因病去世了。
老伴儿的离开让陈金英痛苦不已,如果陈金英是一个普通女性,可能早已选择自我了断去逃避未来的苦难人生,可是内心执着倔强的她选择重整旗鼓。
“打击肯定是很大的,但只能坚持下去,苦是苦的,只想着去做事情就好了,努力做事总会出头了。”陈金英拿着老伴儿的照片怀念的说道。
每逢过年的时候,都是陈金英最焦虑的时候,因为总有讨债的人会上门要债。
面对这咄咄逼人的讨债者,陈金英自知再害怕也没有用,八十多岁的陈金英总会放慢语气,让讨债的人进家门喝口水,让他们再宽限点儿日子,要是遇到非要钱不可的人,她就去别人那里先借点还上。
为了经营好这个小厂,陈金英还亲自前往上海、广州等地,去面料工厂亲自挑选布料,诚信一直是她放在第一位的,再难也绝对不能欺骗消费者。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陈金英卖羽绒服还债的故事,2017年淘宝的大主播们纷纷来到陈金英的店里,直播助力卖羽绒服。
丽水市的慈善总会和妇联也通过采买羽绒服、捐款等各种方式,为陈金英提供帮助。
在所有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陈金英羽绒服店当年的销售额突破了一百万。
2019年陈金英已经89岁了,但还有35万的欠款,陈金英关停了老厂房,在老城区租了间70平米的店铺售卖羽绒服。
为了尽快把羽绒服卖出去,陈金英还经常骑着三轮车去街头、村里摆摊。
就这样在陈金英的努力下,到2021年终于还清最后一笔7万的欠款。
背负着巨额债务的陈金英,自1991年起还持续不断的做公益和给社会贫困人士捐款,最大的一笔是84000元,最小的一笔也有1000元,捐款的总金额更是达到了116万元。
如果把这笔钱拿来还款的话,说不定早就可以把欠款还完了,可是陈金英并没有,当时采访陈金英的记者也好奇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对此陈金英回答道:“大家对我十分关心,都帮助我,我也要帮助别人,我也是要付出的。”
在陈金英眼里,如果只接受别人的帮助而自己不付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只有走正直诚实的道路,才一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在还完债后,90多岁的陈金英又有了个新目标,那就是考一个中医资格证。
儿女们纷纷劝说一把年纪就不要再折腾了,但陈金英依然如当年一样倔强,她遍布岁月沧桑的脸上依旧怀着对生活的向往。
陈金英说:“我想做的,就给它做起来,做人就有个人样。”
有债必还、迎难而上,不忘乐善助人,陈金英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在十年时间里将2077万元的巨额债务全部还清。
她的故事感动了社会,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在这样一个追求物质和功利的时代里,陈金英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做人的美德和道德底线,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克服生活中的挑战,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