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的时候,安史之乱突然闹了起来,叛军人数多达十万,一下子就把长安给占了。唐玄宗吓得魂飞魄散,连京城都不要了,火急火燎地就逃到了成都。
只要青山还在,就不愁找不到柴火,什么皇帝守边疆,大丈夫要能忍能拼!
他领着媳妇一走了之,剩下的人可咋整?有的人也跟着跑了,有的人则投了降……整个关中地区乱成了一锅粥。
杨万石,那个已经向安禄山低头认输的谯郡太守,他给手底下真源县的张巡县令升了官,目的是让张巡去迎接叛军进城。
张巡才不在乎你是杨万石还是啥的,要投降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他领着手下的一帮人,东拼西凑拉来了两千多人,直接把已经投降的雍丘城又给夺回来了。
雍丘城的头头令狐潮受了伤,一溜烟跑了,可他老婆孩子却没顾上带走。张巡一看,觉得这是个给大伙打气的好机会,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把令狐潮的家人都给处决了。
公元756年那会儿,令狐潮又带着他的大军杀回来了,这次他带了40000兵马,直接把雍丘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时候,张巡正在雍丘城的城墙上头溜达,瞅着自己手下那两千多号人,心里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眼瞅着敌军浩浩荡荡四万人,就算他们一人吐口唾沫,也能把咱这点守城的兄弟给冲垮咯!
不过,张巡作为大唐的官员,从没打算过屈服。他铁了心要守住雍丘城,打算把雍丘城变成敌人的葬身之地。
过了俩月多,张巡手下那两千多人现在就剩下一千来号了,粮食也早就见底了。张巡想了个招儿,派出一支精兵去偷袭令狐潮的运粮船,能搬多少是多少,实在搬不走的,干脆一把火烧了,绝不留给叛军。
粮食短缺了,咱们可以去抢些粮食来应急,那要是箭不够用了,该咋整呢?
张巡正犯难呢,突然瞅见一个受伤的士兵坐在稻草堆上歇着。张巡心里一亮,赶紧让人做了上千个草人,给它们套上黑衣裳。到了夜里,他就指挥人用绳子把这些草人一个个往城下吊。
大半夜的,叛军将领令狐潮正梦见自己带着大军攻进了雍丘城,还活捉了张巡……结果美梦被士兵打断:“将军,雍丘城的城头好像有点不对劲!”
令狐潮匆忙间扯过件衣服披上,跑到帐篷外面。借着明亮的月光,他朝城头上望去,隐约看到有士兵正顺着绳子从城墙上往下滑。
令狐潮瞄了一眼,轻蔑地讲:“哟,张巡这是打算搞突袭啊!叫弓箭手放箭!”
霎时间,无数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出,持续了许久,那些黑乎乎的身影纷纷栽倒在地。令狐潮刚要下令手下前去探个究竟,却见那些身影竟又挣扎着往上爬。见状,令狐潮连忙指挥士兵,再次拉弓射箭。
就这么一直忙活,直到天边开始泛白,令狐潮才凑近城墙仔细瞅了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在城墙上爬上爬下的根本就不是士兵,而是些稻草人。想想自己傻乎乎地给张巡白送了几十万支箭,他心里那个懊悔啊,直骂自己笨。
过了几天的晚上,借着明亮的月光,张巡悄悄派了500名士兵溜出城池。叛军的士兵瞧见后,心想守军可能又想故技重施,用假人骗箭,便没把他们当回事,任由他们在那边折腾。
可谁承想,那五百士兵一下城,就悄悄溜达到了叛军营地边上。趁着叛军还在梦乡里,他们就开始一路放火杀人。叛军们吓得四处乱窜,有的找兵器抵抗,有的忙着救火,还有的急着找头领,结果死伤惨重。
瞅着那些乱成一锅粥的士兵,令狐潮干脆放弃了整顿,敌情都搞不清楚,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叛军的士兵一看主帅都脚底抹油开溜了,也跟着没命地跑,一口气狂奔了十多里地,这才慢慢停了下来,回过神来。
【子霄读史感悟】
跟张巡后来打的睢阳大战比起来,雍丘这场保卫战,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就这场小规模的战斗,张巡愣是用少数人打败了多数人,各种计策用得那叫一个溜,真是让人感叹,乱世里头,英雄辈出啊!
咱们聊聊张巡这回怎么出招的:令狐潮带着四万大军压境,张巡那边人手不够,粮食武器都缺,看起来就像是没法解的难题。不过,张巡用稻草人这招,真是让人叫绝。他先拿稻草人去骗箭,把敌人气得要命,还搞得敌人晕头转向。然后,他又借着稻草人这个幌子,悄悄派兵去偷袭叛军。
这“稻草人”招数,有点像用美女迷惑对手的策略,又仿佛是“表面上修栈道,实则偷偷过陈仓”那一套的翻版。咱们都知道36计、孙子兵法这些套路,但关键在于,能不能巧妙运用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瞧瞧张巡后来的经历,说实话,很多时候,问题不在于我们本事不行,而是施展的空间太受限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才华常常不缺,缺的是那个能尽情发挥的大舞台。
你是不是也这么想呢?
来我,我每天都会和你聊聊读历史的那些心得体会。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