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一周半,不肯穿鞋子和袜子,就爱光脚满屋子跑。现在室内温度22度左右,地板还是有些凉的,可奈何她就是不穿啊!强硬给她穿上,转身就自己脱掉,实在没办法!”
这是一位宝妈的原话,并询问说天凉了,宝宝在家总光脚会不会容易生病?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自家娃刚学会走路那段时间,也非常喜欢光脚丫跑,一叫他穿鞋袜就嗷嗷叫。因为南方即便冬天也温暖如春,所以一般只要不太冷,我都很少约束他。
但孩子喜欢光脚这个习惯,回到北方可就是“离大普”!
宝奶奶是头一个反对的,她认为“寒从脚底生,病从寒中来”,所以孩子的脚必须要保暖。自孩子回去后,别说光脚,哪怕屋里开着暖气,也必须得套上厚厚的棉袜、棉鞋。
孩子习惯了光脚自是不愿意的,看着他哇哇大叫,连脚趾头都在抗争,我也只能两手一摊:爱莫能助!谁叫你有个不厌其烦、坚持不懈的奶奶呢,哈哈。
🔻宝宝光脚好处多,主要有4个优势其实排除气温的因素,我个人还是非常支持孩子光脚的。著名育儿专家张思莱医生也说过:孩子的脚是既是触觉器官,也是感觉器官,光脚能最大限度地完善孩子身体协调性,促进大脑神经发育。
❤️促进脑发育更聪明
因为人的足底毛细血管、穴位以及神经末梢丰富,孩子光脚能直接感受刺激,产生不同的触感。比如坚硬的地面、厚实的木地板、光滑的瓷砖、柔软的地毯等。
每一次的接触,都是对大脑神经的良性刺激。宝宝光脚接受的刺激和体验越多,大脑发育就越好,脑部细胞更为活跃,人也会更聪明!
❤️学步快走得更稳健
宝宝从站立、迈步、行走到跑跳,这期间,如果能经常光脚练习,可以增加脚上皮肤与地面的摩擦力,这样能使他抓地更牢,防止摔倒。
宝宝光脚时足底与地面能充分接触,并以此感受来自地面的压力以及地势变化等。同时会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自己的姿势、力度和方向,平衡技能掌握得更好,走路也更为稳健!
❤️增强抵抗力
俗话说“光脚不怕穿鞋的”,孩子经常光脚,足底与地面直接接触、摩擦,更有利于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新陈代谢,让他的抵抗力、耐寒力更好,身体更健壮自然少生病。
❤️预防扁平足
经常光脚走路,能改善孩子脚部的肌肉、骨骼和韧带的强度。还能锻炼踝关节,使其更柔软灵活,让整个脚部发育更完善,且有效预防扁平足和脚内翻、外翻等情况。
🔻宝宝光脚虽好,但也要看个人和具体情况宝宝光脚的好处确实不少,但也要分时间和场合。如果你家宝宝体质相对弱一些,那么就要更加注意!无论如何,平常给宝宝光脚丫,还需注意几个问题,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室内温度不宜过低
若室内温度太低,不建议给宝宝光脚丫,又或者冬天无地暖,地面冰凉也不宜光脚。我家娃一般室温低于24度,就不会让他光脚了,至少穿双袜子。否则很可能应了老人那句话:寒从脚底生。
⭐每次光脚时间不宜过长
宝宝的肌肤娇嫩,很容易受伤,所以不建议长时间光着脚。每次光脚跑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玩得差不多后给他穿上防滑袜或轻便透气的鞋子,既能保护小脚,又能体验光脚丫的乐趣。
⭐做好安全防护
如果你准备给宝宝光脚去探索,最好先将家里地面清理干净,去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尖锐、坚硬的小细物,避免宝宝活动时脚受伤。
⭐外出时不建议光脚
宝宝在家里光脚玩随意,但外面的环境不确定因素太多,细菌病毒也很多,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少在外面光脚跑。不过在可控范围内,倒是可以让娃在沙滩、草坪、水泥地等体验不同的触感。
🔻宝宝光脚会不会凉?从一个动作可判断回归我们前面那位宝妈所提的问题:当下深秋寒冬时节地面比较凉,宝宝光脚到底冷不冷,会不会容易生病?
其实这个问题,要问宝宝自己才知道。很多家长会根据宝宝的手脚温度去判断孩子冷不冷:一摸上去手脚都冰冰凉,肯定是冷了!
但实际上孩子手脚发凉 ≠ 身体感觉凉。要知道孩子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全,四肢处于血液循环末端,距离心脏较远,加上皮肤薄和脂肪少,所以手足发凉是很正常的。
正确判断宝宝冷暖知觉的方式,应当是探摸其背:
●如果后颈背温暖且干燥,说明宝宝体感温度刚刚好;
●后颈背发热且湿润,说明宝宝热了要减衣;
●后颈背发凉,说明宝宝冷了需要增添衣物。
再者,孩子生病的真正原因,其实也不是因为“着凉”。而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入侵体内造成的,与外界温度高低没有直接的联系。
比如感冒,是因为病毒进入孩子的呼吸道,引起身体免疫反应,并出现发烧、咳嗽等的症状;宝宝拉肚子,也可能是因为感染了某些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不适反应。
所以孩子生病,不能盲听老人言,总让“光脚”来背锅。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严防病从口入,平时注意给宝宝把好“卫生大关”,包括饮食以及日常的卫生习惯等。
如今很多早教机构都非常注重“赤足教育”,就是让孩子光脚在地上进行各项活动,足见这的确是一件对孩子成长和教育有积极作用的事。
所以,请理解你家宝宝脱鞋脱袜的行为吧,只要孩子愿意,温度也适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就让他光着小脚丫快乐地奔跑吧!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