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自己当了妈,才理解为何妈妈们都那么“草木皆兵”!她们时刻关注宝宝的动态,一点“风吹草动”,都能牵动敏感的神经。哪怕是宝宝睡着了,也不能掉以轻心!
上一秒或许你还沉浸在宝宝恬静如天使般的睡姿,下一秒却为他睡梦中的各种小动作而感到迷惑。事实上,睡着的宝宝也挺能闹腾的:翻来覆去、挥手蹬脚,有时候还会放屁、磨牙、打呼噜……
朋友圈里有位妈妈吐槽:宝宝出生不过百天,感觉自己都快魔怔了!每天抱睡摇睡奶睡,胳膊僵硬疼痛难忍,顶着一双熊猫眼,情绪一点就着……我也不想抑郁,不想发脾气,只是想睡个好觉而已!
宝宝睡眠问题,俨然是新手妈妈育儿路上,最大的难题之一!大量的医学实践表明,婴幼儿的睡眠质量,会直接影响大脑发育。睡眠好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心发育都会有更好的表现!
宝宝这三个睡眠状态,暗示大脑发育良好孩子睡眠与大脑发育是双向的关系。良好的睡眠不仅能够帮助婴幼儿开启早期发育的“快速通道”,家长也能通过日常观察宝宝睡眠时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大脑发育情况。
犯罪心理学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睡觉时有3种表现,说明孩子的大脑发育良好,家长要早了解早做准备。
❤️睡觉时面带微笑
我家二宝刚出生不久,在吃饱喝足之后,睡觉经常会露出“姨母笑”。待长大一些,在睡梦中偶尔会发出“咯咯”的笑声。有过那么两三次,梦里“哈哈”大笑,不仅把自己笑醒,也把我们吓了一跳!
相信大部分妈妈都发现了,自家小婴儿在睡觉时经常有意无意露出微笑的表情,样子简直是萌倒众生!如果你家宝宝也是这样,说明孩子大脑发育很好,脑细胞正处于快速分裂中!
因为微笑看似一个简单的表情,实际上是复杂神经活动的体现。婴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如果能保持微笑,意味着宝宝的身体与大脑的神经系统之间,已经建立了稳定的联系。
宝宝睡觉时露出微笑,多是在睡梦中。梦境是现实刺激宝宝大脑后的“情景再现”,它能进一步刺激或引导宝宝的大脑发育。当大脑接到梦境信息,并做出反应,于是便出现了愉悦的神情。
❤️爱蹬被子喜欢动来动去
很多家长头疼自家宝宝睡觉不安生,喜欢蹬被子,并且总是动来动去,甚至能从床头滚到床尾!由于担心孩子着凉生病,于是不得不在夜里一次又一次地起来给他盖被子。
可你知道吗,宝宝睡觉爱蹬被和翻滚,其实也是他们大脑发育良好的表现!宝宝睡觉之所以这么闹腾,主要是受外界刺激,身体应激做出的反抗动作,比如太热、太闷、感觉到压迫等。
在睡眠中也能精准“一脚蹬”并来回翻滚,说明宝宝肢体协调性不错。长时间保持一个睡姿容易麻木,大脑会发出调整指令,以便让身体更舒服。而这个过程,也会对大脑产生刺激,并促进发育。
❤️睡眠很浅,易惊醒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很容易出现惊跳反应,这是一种原始的反射,是大脑神经发育不完善所致。因此很多家长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宝宝营造一个足够安静的睡眠环境。
可是这谈何容易?哪怕一点点轻微响动,都能把睡眠中的宝宝惊醒,继而大哭,实在让人心累!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想:其实宝宝睡眠浅,也不见得是坏事。
宝宝易惊醒,说明他的感官能力强,对外界始终保持着警惕性,哪怕细微的变化都能被他感应到。而感官接收的信息被传送至大脑,并由大脑指挥身体迅速做出反应,足见大脑功能性良好!
睡眠中的一些小动作,是异常信号,别大意睡眠中的小动作,可能是大脑发育好的征兆,但也有可能是宝宝身体异常的信号。以下3种小动作,代表着宝宝身体不适,家长可千万别大意!
⚠️睡觉打呼噜
宝宝睡觉打呼噜,意味着他可能呼吸不顺畅,是非正常的表现。通常,引起宝宝打呼噜的原因是:感冒鼻塞,新生儿喉骨发育不完善引起喉鸣,又或者宝宝偏胖导致咽部肥厚,腺样体肥大等。
建议多带宝宝去晒晒太阳,有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使喉软骨尽快发育完善。同时要加强日常护理,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被,减少生病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夜醒啼哭不止
宝宝夜醒哭闹,多是身体不舒服,其中尤以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最为常见。比如消化不良、胀气、肠绞痛等。因为宝宝自己不会说,哭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
建议睡前不要给宝宝吃得太饱,肠胃负担过重,容易睡不安。小月龄的宝宝每次吃完奶后都要拍嗝,并且经常给宝宝做排气操和腹部按摩,将身体里的气体排出,能有效缓解肚子不舒服。
⚠️睡觉爱出汗
婴儿的新陈代谢是成人的数倍,又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散热功能较差,所以很容易出汗,也更怕热。此外,宝宝的钙吸收不足,也可能出现爱出汗。
建议对宝宝睡眠的环境做好调控,温度24-26度、湿度50%-60%为宜,宝宝不容易出汗,也能睡得安稳。如果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D或钙剂,或者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宝宝睡得好,才能长得好,睡得安稳,爸妈自然也不必天天陪着熬夜。家长平时不妨多观察一下你家宝宝睡觉时的小动作,是聪明的征兆,还是透露出身体异常呢?
育儿无小事,方法和细节都很重要,关注健康管理/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每天分享干货知识,和我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