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暴跌,经销商集体抗议,这家车企为何陷入困境,还能翻身吗

柯俊豪杰说车呀 2025-04-17 16:18:52

曾经风光无限,交付量一度超越“理小蔚”的哪吒汽车,咋就突然掉进了坑里,成了现在这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模样?这背后,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想当年,2022年,哪吒汽车那叫一个意气风发,销量蹭蹭往上涨,突破15万辆,把一众造车新势力都甩在了身后。这股劲头没持续多久,就好像泄了气的皮球,眼瞅着一天不如一天。说白了,哪吒汽车的陨落,可不是啥意外,而是各种问题积攒到一块儿,最终爆发的必然结果。

要说这暴雷的导火索,还得是资金链告急。你品,你细品,造车那是真烧钱啊!哪吒汽车这几年,光亏损就高达180亿人民币!这钱烧得跟流水似的,融资速度根本跟不上。2021年到2023年,亏损数字触目惊心。更让人揪心的是,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账面上的钱也越来越少,2022年底还有67.75亿元,到了2023年,直接缩水到28.37亿元,这已经快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了!雪上加霜的是,银行还抽贷,去年第二季度,直接抽走了30多亿的贷款,这简直是釜底抽薪,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哪吒汽车更加难熬。

光有钱还不行,还得会花钱。哪吒汽车的问题,不仅仅是缺钱,还在于混乱的管理和战略失误。股权结构太复杂,合众新能源的背后,牵扯着多家投资机构和地方政府,你说这七嘴八舌的,决策效率能高吗?内部意见不统一,战略方向摇摆不定,想干点啥事儿都得先吵一架,这还怎么跟别人竞争?2020年就有媒体爆料,说合众新能源内部管理层有分歧,影响了公司的战略布局。2021年10月,哪吒汽车D轮融资估值高达250亿元人民币,这估值,你敢信?就当时哪吒汽车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表现来看,这估值有点虚高了。估值高是好事儿,但要是撑不起这个价,那早晚得露馅儿。再有,海外扩张也受阻。2023年,哪吒汽车雄心勃勃地进军欧洲市场,结果呢?碰了一鼻子灰。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品牌认知度低、竞争对手又强,这仗打得是真艰难。你想啊,欧洲那边,老牌车企虎视眈眈,新兴品牌层出不穷,哪吒汽车想在那边站稳脚跟,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更让人心寒的是,经销商的绝望和用户的担忧。4月14日,哪吒汽车的工厂门口,聚集了一大批经销商,他们是来维权的。为啥?因为厂家不给他们发车,还拖欠款项!经销商们哭诉,说自己已经把钱都打给厂家了,结果车影儿都没见着,现在银行催债、客户起诉,日子简直没法过了。这经销商都快揭不开锅了,那车主呢?也好不到哪儿去。很多哪吒汽车的4S店都倒闭了,车主们去哪儿维修保养啊?配件坏了,厂家也不给发,这售后服务,约等于没有。有车主抱怨,说自己的车出了问题,厂家一直拖着不解决,自己只能干等着,或者自掏腰包修车,这心里能舒坦吗?

再说这高管,也闹出了不少幺蛾子。原CEO张勇,被曝去了英国,虽然他说是去融资,但是这事儿,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不禁让人想起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沈晖,也曾经被曝出转移资产,这俩事儿放一块儿,就更让人怀疑了。企业家精神是啥?是责任,是担当!企业遇到困难,管理层应该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想着怎么跑路。还有赛麟汽车,当年也是吹得天花乱坠,号称拥有“美国顶级跑车品牌”的血统,结果呢?被扒出来全是假的,最后破产倒闭,留下一堆烂摊子。恒大汽车也是个例子,疯狂烧钱,疯狂扩张,结果资金链断裂,量产车型交付一再延迟,坑惨了消费者。

员工的日子也不好过。裁员、降薪、社保断缴,这都是家常便饭。公司承诺的补偿,也是迟迟不兑现。有离职员工爆料,说公司已经发不出工资了,还欠着供应商的钱,劝那些想买哪吒汽车的人,可得好好考虑清楚。

销量也跟着一落千丈。2024年一季度,哪吒汽车的销量只有2.55万辆,跟之前比,简直是没法看。之前,哪吒汽车还信誓旦旦地说,2025年毛利率要转正,2026年要实现盈利,现在看来,这目标是越来越远了。

哎,眼看着这曾经的黑马,一步步走向衰落,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淘汰出局。企业要发展,光靠营销噱头是不行的,还得踏踏实实做产品,认认真真搞服务,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走得更远。

下一个倒下的,又会是谁呢?

0 阅读:511
评论列表

柯俊豪杰说车呀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