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道菜叫啥?沈回答3字保住性命

柴犬嗨皮的箱包店 2025-04-22 16:10:17

【前言】

自古以来,皇上的权力都是说一不二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才有了“跟着皇上混,就像跟老虎玩”和“皇上让大臣死,大臣只能认命”这样的说法。

许多历史上的大权臣、智囊团,因为没意识到皇权至高无上的重要性,一不小心就对“皇上”失了敬,结果自己都不清楚怎么回事,就惹上了掉脑袋的大祸。

在皇上跟前,你若是显得太过机灵、太拔尖,本事太大,那可不成;反过来,装得太傻、太笨,同样吃不开。钱太多了不好,穷得叮当响也可能惹来杀头之罪。看来,要想有个好结果,就得表现得普普通通,像个聪明却深藏不露的人那样。

可别说,虽然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但能好好收尾的大臣真没几个。特别是在明朝,那是个出了名的“功臣难逃”的时代,可偏偏有这么一位,富得流油,号称“明朝首富”。这家伙吧,在明太祖朱元璋打拼江山那会儿,还站错了队,跟朱元璋唱反调呢。但你猜怎么着?他居然没被朱元璋给咔嚓了!

朱元璋一次次试探,他却次次都能巧妙应对,保住了全家人的性命!但到了晚年,他还是把家财都给败光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明朝最有钱的人”名叫沈万三,是个大富商,据说比“和珅”还阔绰。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他和明太祖朱元璋之间那些有趣的事儿!

【拥有“聚宝盆”的沈万三,站错队伍】

沈万三,本名挺有讲究,叫“沈富”,这名字里头就透着沈家对荣华富贵的渴望。要知道,沈家可不是生来就腰缠万贯的。他们老家在浙江湖州,后来因为战乱啊、饥荒啥的,颠沛流离,最后才在湖州南浔镇安顿下来。

到了南浔镇这儿,由于田地老是被水淹,农民们根本没法种地养家,生活过得那叫一个苦。他们连饭都吃不饱,饿肚子是常有的事,甚至还有人被活活饿死。

在那特别不容易的时候,瞅着被水淹得一塌糊涂的地,沈万三他爸沈佑脑筋一转,瞅见了个大赚钱的机会。他学起了怎么排水防涝,接着就动手大片大片地整治自家的地,开垦种田。这么一来二去,南浔镇的乡亲们也跟着沾了光,日子慢慢好过了。沈佑呢,手里的地也越来越多,忙不过来,就开始找人帮忙管着。他自己呢,就过起了逍遥自在的小日子,偶尔还放放债赚点外快。

没多久,沈佑有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富翁,孩子也是一个接一个地生,但运气却不怎么好,总共有了四个孩子,可惜前两个都没能养活。

老三和老四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因此沈佑一家对他们特别上心,总是小心翼翼地看护着,生怕他们再有啥闪失。沈佑自己吃过没钱没文化的苦,加上现在家大业大,啥都不缺,就觉得还差点“地位”。于是,他就盼着老三沈万三能够用心读书,将来能当个官,给家族争光。

结果到了抓阄的那天,沈万三在宴席上,对那些代表功成名就的文房四宝看都不看一眼,偏偏挑了个翡翠小算盘。沈父见状直摇头,心想这孩子真是随了自己,一门心思全扑在“钱”上,没啥大出息。

后来情况是,沈万三这家伙老爱捣蛋,就是不肯好好读书,反而一直在商界里混,结果练出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接手了老爸的家业,还把它做得更大了,一下子就有了好多好多的田地!沈万三呢,虽然说话总是天南地北地扯,但他这个人特别大方,爱帮助朋友,所以身边有不少哥们儿。像苏州的大款陆德源,就是沈万三的铁哥们儿之一。

有钱人嘛,总喜欢搞点新奇玩意儿,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就像那个陆德源,生在乱世里头,突然就看开了,想要去当和尚。而且,他还没儿没女的,所以就直接把自己的大堆钱财,一分不留地全给了沈万三。

沈万三心里头也是一惊,但没办法,只能顺着这事儿来。结果陆德源真的去当了和尚,而沈万三呢,就接手了陆德源留下的全部家当。

沈万三现在可是有钱得不得了,他搞的那个丝绸生意,说他是全国首富,那是一点都不夸张。可你猜怎么着,沈万三偏偏赶上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这三股起义军势力正火的时候。作为一个超级大富豪,沈万三得找个靠山,于是他拿钱去买物资,想靠这个方式“帮助”他们其中一个当上王。

所以沈万三决定加入张士诚的队伍,主要是因为张士诚以前和他做过生意,他觉得这人挺靠谱,队伍管理也严格,老百姓都很支持。但后来咱们都知道,最后是朱元璋当了皇帝——沈万三这回可真是押错宝了!

【站错队伍,得罪朱元璋,被试探】

超级有钱的沈万三,大方地给张士诚送去了好多打仗要用的东西,还有后勤上的各种帮忙,这让张士诚过得那叫一个舒坦。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要命的是,沈万三在张士诚还没当上皇帝的时候,就急着给他立碑,还花钱到处宣扬张士诚的好事儿!

张士诚最后咋样了呢?他的队伍被朱元璋全部打败,最后没办法,只能自己自杀了!

大伙琢磨琢磨,要是那个曾被地主欺压得差点连爹妈都没地儿安葬的朱元璋,瞅见当地的“大地主”、那个有钱有势的沈万三,居然给“对头”张士诚树碑立传,歌颂他的功德,他脸上会是啥表情。

因此,当沈万三听说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吓得他腿都直打颤,他赶紧行动起来,想着法子去巴结朱元璋,想要抱住这位新皇帝的大腿。

朱元璋刚开始打拼那会儿,

手头紧,得弄点钱来恢复元气,还得修修城墙,这事儿还真得找那位大富豪沈万三帮忙。沈万三一听朱元璋找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觉得自己挺能耐,主动提出:“我愿意拿出家里三分之一的银子,给皇上您分分忧。”

朱元璋都已经当上皇帝了,居然还得找那普通老百姓借钱,想想朱元璋心里能舒服吗?但沈万三不这么想,他觉得这是个机会,得好好表现,弥补一下自己的“失误”。所以在修城墙那会儿,沈万三多掏了些银子,结果城墙还提前三天给建好了。

朱元璋气得脸色铁青,心想这皇帝当的,竟然还不如一个普通老百姓“中用”,心里头就动了杀念。等城墙一建好,他就摆了一场“招待宴”,想瞧瞧沈万三的反应。要是沈万三有啥不对劲的地方,他就找个由头把他给处置了。

朱元璋端着酒杯走到沈万三面前,对他说:“老沈,人家都说你是民间的财神爷,活像个白衣天子呢。”

沈万三一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白衣,那不就是普通老百姓嘛,朱元璋不就是从平民老百姓起家,当上的皇帝嘛,他才是真正的白衣称帝。现在让自己也这么叫,我这条命怕是要不长了。”

接着,沈万三赶紧派人给朱元璋送去厚礼,一箱箱的黄金白银直接抬进了朱元璋的皇宫。沈万三心里琢磨着,朱元璋这人行事作风,还算是个开明的君主。于是沈万三就赌了一把,认为朱元璋能懂他的心意。结果这一赌,他既赌错了,也赌对了。

要是赌输了,那就说明朱元璋真的起了杀心;要是赌赢了,那就是朱元璋真的放过他了。这都多亏了马皇后是个心慈手软的人,虽说她脾气火爆,但朱元璋就是喜欢她,对她那叫一个言听计从。

马娘娘觉得沈万三这人吧,虽然做起事来有点不按常理出牌,但他心地纯正,讲信用。他的钱都是正经做买卖挣来的,从没欺负过老百姓。她就跟朱元璋说,对待沈万三,咱们得“大度点儿”,别太苛刻了。

朱元璋那会儿暂时没动杀沈万三的心思,但沈万三在他心里还是根刺。后来,朱元璋冷不丁地就去拜访了沈万三。

沈万三心里又震惊又高兴,想着这次能好好表现一番,所以他对朱元璋招待得特别周到。在那豪华宽敞的屋子里,摆满了一大桌子的珍贵美食,全都是山珍海味。

朱元璋坐上龙椅后,从没见过这种场面。他整天忙着,不是跟那些贪官斗智斗勇,就是操心老百姓的事儿。他心里直嘀咕:沈万三这家伙,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吃的用的,比我这个皇上还讲究!

就在这时,一盘香喷喷的红烧猪爪子被端上了桌。由于“猪爪子”的“猪”字和朱元璋的“朱”字谐音,要是沈万三不小心念出了这道菜的名字,那朱元璋就能找借口治他的罪。毕竟,朱元璋早就下过命令,不准人们提“猪”这个字。

朱元璋好奇地问:“这道菜叫啥名儿啊?”

沈万三心里直嘀咕,这菜也太奇葩了吧!他赶紧想办法应对,说:“皇上,这道菜叫万三蹄,是我们特别做的。”

朱元璋瞅着那小子还不开窍,又接着给他下套:“这玩意儿咋吃呢?”要是沈万三真拿起刀去“戳”那猪蹄子,朱元璋立马就能找个由头给沈万三治罪。

结果沈万三,他直接动手就把猪蹄里的一块骨头给拽了出来,接着就用那块骨头来切分那个有名的“万三蹄”。朱元璋一看,都惊呆了,索性也就不管了,让他折腾去,最后大家总算是安安稳稳地把这顿饭给吃了。

【结语】

沈万三这人,确实挺聪明,但行事也真够古怪的。明明可以靠着家产好好享受晚年,可他非得到处显摆,还异想天开地想用自己的钱去奖赏全军将士。

朱元璋愣住了,这简直就是“烂透了的军队全归他管”——这是要起兵造反啊!

结果沈万三被关进了牢里,眼看就要被处斩,这时候马皇后站出来说:“没有足够的证据,随便杀人会引发大乱。”老朱听了这话,又一次没杀沈万三,直接把他给放了。

但沈万三这家伙就是不长进,他家里人居然和别人的老婆搅和在一起。老朱这回是真的火了,觉得他们太不像话了。一怒之下,老朱把沈万三的家产都给充了公,还把他们全家都流放到了云南。沈万三呢,活到八十多岁,最后在云南病死了。

沈万三的事儿给咱上了一课,就是说啊,做人别太精明外露,财大气粗容易“惹祸上身”。虽说沈万三活到了八十多岁,算是高寿了,但要不是有马皇后罩着,沈万三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明代弘治年间吴江志,第七卷记载:这一卷里头,讲的都是明代弘治时候吴江那边的事儿。里面记了好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还有那时候的社会状况。你要是想了解那时候的吴江,看看这一卷就差不多明白了。卷里头信息可全了,啥都有,挺值得一看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