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一锄头挖出天价文物,无偿守护10年,文物贩开价30万直接拒绝

蓝色幽默的历史 2023-05-29 15:18:45

引言-案件回顾

某天,重庆綦江一个老农挖鱼塘,结果挖出了一些文物。

他将其上报文物局,文物局以物资有限为由请求老农帮忙看守挖出文物的这个鱼塘,谁知道一看守就是10年。

期间有人给出30万,想承包老农看守的地方,老农都直接拒绝了。

10年后,鱼塘被开掘,挖出了很多天价宝贝,老农无偿守护珍贵公物10年的佳话也流传开来。

那么,老农悉心守护10年的宝贝究竟是什么呢?

一锄头挖出天价宝贝

2001年5月,綦江老农蔡长铭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决定效仿村里那些养鱼的村民,开始开挖鱼塘养殖鳝鱼。

为了节省人工费,蔡长铭不打算请工人,而是打算由自己和儿子一起挖塘修塘。

儿子接到老爹的召唤后,立马辞去了在外地的工作,回到了綦江古南街道的家。

这天,蔡长铭趁着天气好,带着儿子去了一座无名小山之下,山下环绕的地都是他们家的。

划定区域后蔡长铭和儿子就开始挖鱼塘,蔡长铭负责挖土,儿子则负责运土。

大约上午10点钟左右,蔡长铭一锄头下去挖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他以为是石头,就打算将其挖出来运走。

然而等他把“石头”整个挖出来后,却发现它的形状很奇怪。

他将“石头”表面的泥土抠掉之后,发现它很像一块牛颈骨,有脸盆那么大。

他挥起锄头“咣咣咣”猛敲几下,“石头”却依然完好无损,蔡长铭这下来了兴趣,立马把远处的儿子喊了过来。

“娃,你看看这是个啥东西,硬得很使劲敲都敲不碎!”蔡长铭一边说,一边用锄头拨弄着地下的大块头。

儿子走过来,又将“石头”表面的泥土进一步清理,发现上面有类似于白色象牙一样的部位。

儿子猜想这应该是什么化石或文物,于是便抄起锄头继续挖掘,看看是否能找到有关的线索。

不一会儿,地下又挖出来几块“石头”,父子俩从家里找来化肥袋子,没想到这些“石头”竟然有两大袋子。

“这可能是个稀奇玩意儿,等哪天闲了我送到博物馆去看看。”儿子背起其中一个袋子说道。

蔡长铭和儿子把两袋石头安放在他们临时休息的简易房里,就继续去挖鱼塘了。

几天后,儿子趁着歇工休息的时候,从袋子里挑出2块石头送到了当地博物馆。

进博物馆后,儿子兴高采烈地说:

“同志,我在自家地里挖出了这个东西,想请你们的专家帮忙看看。”

起初,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当回事,便让他坐在大厅先等一下。

工作人员忙完手头的活儿后,才将此事上报给博物馆的专家,大约几分钟后,专家不紧不慢地出来查看了两块“石头”。

一番查看过后,专家突然惊呼:“嚯!这个东西可能是恐龙化石!”

守护恐龙化石

此话一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纷纷围了过来,想要一睹传说中的恐龙的骨头。

专家立马询问蔡长铭的儿子,发现这些化石的地点和经过,并且提出想去现场看看。

几个小时后,一行文物专家聚集在了蔡长铭家“鱼塘”旁边的无名小山,蔡长铭闻讯也从家里赶了过来。

专家们登上小山查探一番后,确认了蔡长铭挖出来的的确是恐龙化石,而且断定小山下面及其周围,应该还有没被开挖出来的恐龙化石。

“蔡大哥,我们能不能提个不情之请?”专家组的一位带头人忽然说道。

蔡长铭以为他是要开挖小山,便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谁料对方却说:

“要将这里的恐龙化石整个开掘出来是个大工程,但我们博物馆目前经费和人力有限,能否请你先看护着,日后我们再来开掘?”

蔡长铭愣了一下,随即再次点点头答应了专家的委托,并承诺自己一定会尽全力守护这些化石。

临走之际,专家组再三叮嘱蔡长铭,这些恐龙化石非常珍贵价值千万,让他务必要保密以免招来祸端。

之后,蔡长铭就开始盘算着如何保护地下的恐龙化石,为了掩人耳目,他和儿子商量继续开挖鱼塘养殖鳝鱼。

不过自从得知自家地下埋着恐龙化石后,蔡长铭挖地时变得小心翼翼,生怕破坏了这些宝贝。

然而他的变化却引来了村民的猜疑,联想到先前专家组前来考察,再看看蔡长铭“绣花式”的锄地,村民猜到地下可能埋着什么文物宝贝。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远传越邪乎,村里人都以为蔡长铭家的地下埋着古代某位王侯将相,说不定还埋着各种陪葬的金银珠宝!

很快,就有几位村民找到了蔡长铭打听,询问能不能跟他合伙开鱼塘,帮着他一块挖地。

蔡长铭果断拒绝了他们,并且声称自己家的地谁也不准去挖,村民们不满蔡长铭这种“独吞宝贝”的做法,与他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看着蔡长铭激动的模样,大家更断定他家的地里埋着宝贝,于是便将这些消息散布了出去。

拒绝30万不义之财

几天后,蔡长铭和儿子正如往常一样在地里挖塘,忽然听到身后一阵嘈杂声。

他们扭头一看,一群浩浩荡荡的村民正朝着这里走过来,每个人手上都拿着锄头或铁锹。

蔡长铭惊慌不已,立马抄起锄头冲到前面阻止他们。

这一次,蔡长铭又与村民们爆发了激烈争吵,一些年轻力壮的后生甚至出手推搡了他。

“今天谁要是敢挖我家的地,我就跟他拼了!”蔡长铭气愤地咆哮着,脖子上的青筋瞬间暴了起来。

村民们眼看要闹出人命了,只好悻悻地离开了,这一次冲突过后蔡长铭算是在村里得罪了不少人。

夜晚,蔡长铭深叹一口气,盼望博物馆的专家们尽快来将这些恐龙化石带走,免得再生祸端。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彼时专家们也非常焦急,因为开掘经费迟迟没有下来。

之后的一段时间,蔡长铭的家里和地里还是偶尔会出现一些不速之客,但都被蔡长铭一一驱逐了。

不久后的某一天,蔡长铭家的院子里又迎来了一位衣着贵气的中年男人,身边还跟着两位随从。

中年男人自我介绍,声称他是多年的文物收藏家,并且对蔡长铭提出:

“老哥哥,我给你30万元现金,你把你家的鱼塘承包给我吧!”

在那个年代,30万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蔡长铭在城里买好几套房了。

蔡长铭家里一向清贫,倘若能有这样一笔资金,家里的生活条件一定会大大改善,甚至能成为村里的首富!

然而蔡长铭深知,此人提出承包鱼塘不过是幌子,最终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挖掘他家地里的恐龙化石!

于是他果断拒绝了对方,并且直言别说是30万,哪怕是300万他也不会答应。

“果壳綦江龙”出土

文物收藏者走后,蔡长铭抽着自己做的烟草,一脸愁容地坐在田间地头。

他为了守护地里的恐龙化石,不仅将村里人得罪了,还得日夜操心着,生怕有人趁他不备摸进鱼塘挖化石。

那一刻,他一边盼着专家组尽快回来,一边思考着以后如何能守得住这些恐龙化石。

思虑过后,他决定将鱼塘填起来种上蔬菜,以免那些不速之客再打坏主意。

几天之后,蔡家的鱼塘被填平,村民们想要发财的欲望也渐渐被填平了。

2006年,綦江向国家申报地质公园,有关部门的专家想起了蔡长铭家地里的恐龙化石,于是带着工作人员去进行了试探性的开掘。

专家没想到,只是浅浅挖了一番就挖出这么多恐龙化石,于是便将这块化石发现地一起纳入国家级地质公园的申报中。

到了2009年8月,綦江国家地质公园正式获得批准,蔡长铭家地里的恐龙化石终于得以有机会被开掘。

2010年年底,綦江国土部门和甘肃第三地质勘查院古生物化石研究开发中心的专家学者们,正式开始挖掘工作。

在开挖到那座无名小山时,专家组邀请蔡长铭一同参加挖掘工作。

这对于蔡长铭来说是非常荣幸的,看着地底下不断被刨出恐龙化石,蔡长铭像“嫁女儿”一样高兴得合不拢嘴。

从他发现恐龙化石到正式开掘,这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日夜守护着这些宝贝丝毫不敢有懈怠,为的就是这一天!

经过数月的连续作业,恐龙化石被全部挖出运送到博物馆,等待专家组对其进行清理、复原和研究。

这些零散的恐龙化石被“组装”好之后,一只巨型恐龙骨架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

这些恐龙骨头关联性非常好,专家组断定它们来自于同一只个体,是一具非常完整的化石。

它的体长足足有15米,高度达到了5米,颈部有17枚颈椎看起来很像一架巨型吊车。

此外,它的身体上还有6枚背椎和28枚尾椎,还有一些腰带骨以及其他部位的骨骼。

根据专家组鉴定,这些化石来源于一种蜥足类恐龙,它大约生活在1.5亿年前。

2015年初,专家组将这只恐龙命名为“果壳綦江龙”

十年守护终有回报

綦江龙的发现,对于亚洲蜥脚类恐龙化石发掘历史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记录,同时也增加了晚侏罗纪时期马门溪龙类属的多样性,其珍贵价值不言而喻。

而这只珍贵的巨型恐龙能够被世人所见,最大的功劳非蔡长铭莫属。

不久后,蔡长铭也有幸见到了自己日夜守护的宝贝,看着身形巨大的綦江龙他惊喜不已,同时也感慨:“值了!”

此刻蔡长铭没有想到,他即将迎来另一个惊喜!

原来,当地地质博物馆的专家,为了感谢蔡长铭对于“綦江龙”长达十年的守护,为他申请了奖金和荣誉证书。

收到奖金和荣誉证书后蔡长铭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年他答应守护这些恐龙化石,从来没想过还能获得报酬!

在他看来,任何人的土地都是属于国家的,地下挖出的化石和文物也是属于国家的,理应上交给国家。

而那些妄想通过地下宝贝发财的人,往往都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不仅会将自己推入深渊,也会让国家蒙受损失。

不得不说,作为一名朴实的农民,蔡长铭能有这样的觉悟实在令人钦佩!

结语

古语有云: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蔡长铭虽然没什么文化,日子过得也并不宽裕,然而在守护国家资产和获取丰厚钱财之间,他果断选择了后者。

这样的选择,不仅是因为他头脑清醒,更是因为他心怀祖国,为朴实而又睿智的蔡长铭点赞!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