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处决4名加拿大籍毒贩,引爆国际舆论

荀攸说科技文化 2025-03-22 04:58:30

咱们国家这两天对四名加拿大籍毒贩执行死刑的消息再次引爆国际舆论,加拿大政府曾以外交照会,人权为由提出强烈抗议,但是中国法律的一视同仁,让西方想要的特权变成废物。中国人民对毒品深恶痛绝,毒品曾让中国沦陷并耻辱百年,民族苦难,历历在目,在中国贩毒,神仙也救不了你。

加拿大CTV新闻的报道评论区,一条高赞评论直指要害:“标题应该叫‘加拿大抗议四名毒贩被处决’,而不是‘四名加拿大人被处决’。”对媒体措辞进行纠偏,在中国没有“身份特权”。加拿大网民直言:“如果证据确凿,中国有权执行法律。去别人国家贩毒还指望特权?可笑。”用户“Practical_Case6505”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国因鸦片战争差点亡国,他们对毒品的恨是刻在骨子里的。”

美国网民“Jack”对比中美现状:“中国城市没有波特兰那样的‘丧尸街区’,证明严刑峻法有效。”更有人嘲讽西方双重标准:“美国自己保留死刑,却对中国指手画脚,虚伪至极。”甚至连加拿大网民也反思本国政策:“我们大麻合法化后毒品问题更严重,中国至少保护了社会。”

回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当年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白银外流、国民颓废,最终用炮舰轰开国门。这段屈辱史被写入教科书,成为民族集体记忆的创伤烙印。正如网友“RocketMan1088”所言:“中国禁毒法是用血写的。”

当加拿大外长强调4人拥有“双重国籍”时,中国外交部一句“不承认双重国籍”彻底堵死了外交斡旋的空间。这种刚性姿态的背后,是中国对司法主权的绝对捍卫。2019年加拿大毒贩谢伦伯格被判死刑时,中方同样不惧任何压力。此次处决的4人虽拥有加拿大护照,但中国法律只认“事实国籍”——只要在中国领土犯罪,就必须接受中国司法审判。

西方媒体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分裂姿态。《纽约时报》一边质疑审判透明度,一边承认中国禁毒政策“与遏制芬太尼外流的国际诉求存在交集”。《环球邮报》试图将事件与孟晚舟案挂钩,却遭网民反呛:“加拿大抓中国企业高管时怎么不谈司法独立?”。

0 阅读:32

荀攸说科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