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镰刀收割三星6.01亿美元,谁也别想在印度挣钱

荀攸说科技文化 2025-03-28 04:43:34

恐怕以后没人敢去印度投资了,一镰刀下去,让三星几乎一年白干。印度财政部对三星开出了震惊全球的6.01亿美元罚单,相当于三星印度公司净利润的63%.三星辛辛苦苦在印度一年挣了9.55亿美元,被印度财政部顶上,要求补交税款和罚款,合计6.01亿美元。谁也别想把印度挣的钱带走,基本上都被罚走了。

印度的"秋后算账"式的监管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利用复杂税制制造合规模糊地带,待企业完成市场培育进入盈利期后,再以"逃税"名义追溯处罚。英国电信巨头沃达丰的26亿美元税案、凯恩能源的52亿美元税务纠纷,都印证了这种"养肥再杀"的监管逻辑。印度财政部2022年报告显示,税务争议案件积压超过50万件,平均处理周期长达7年,形成事实上的"罚款经济"。

中国企业在印度遭遇的各种罚款,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下架267款中国APP,并对手机产业链展开全面围剿。小米48亿资产遭冻结事件成为典型样本:印度执法局(ED)以"非法汇款"为由扣押资金,却始终未能提供确凿证据。这种"先扣钱、后找罪"的执法方式,导致vivo被冻结3.9亿元、OPPO追缴37亿元等系列案件。

更值得警惕的是,印度针对中企的审查已形成制度性歧视。2023年生效的《电信法案》要求设备供应商必须披露"核心技术细节",而中国企业的工厂突袭检查频率是其他国家的3倍。而且还必须要求印度高管在中资企业中占有较高的比例。2021年以后,90%在印中企遭遇过非正常税务稽查。

印度政府的罚款财政行为正在引发资本大规模撤离。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FDI同比下降27%,创15年来最大跌幅。曾经雄心勃勃的跨国公司开始战略收缩:哈雷戴维森关闭工厂、美敦力削减75%产能、特斯拉无限期推迟建厂计划。就连深耕印度30年的三星,也在被罚后宣布暂停200亿美元的芯片投资。

印度政府将跨国企业视为"移动的ATM机",这种涸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正在反噬其经济野心。当"印度梦"沦为"税收噩梦",莫迪政府推崇的"自力更生的印度"战略或将走向死胡同。

1 阅读:128

荀攸说科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