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是第19个全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预防出生缺陷,科学健康孕育”。
为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倡导科学预防理念,提高公众优生意识和健康素养,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自8月12日至9月12日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宣传活动。
系列活动一:群众“点单”,上门“送餐”
为持续做好2023年度预防出生缺陷免费筛查民生实事宣传工作,确保重点民生实事惠及广大妇女儿童,由郑州市卫健委、郑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承办的“2023年度预防出生缺陷免费筛查民生实事政策知识宣讲暨义诊活动”于8月12日正式启动。
本次系列宣讲活动为期30天,由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主任胡玉莲、宜居妇科副主任蔡海瑜、生殖遗传科副主任刘敏、妇女群体保健科科长张敏、儿童保健科曹旭升、儿童保健科郭萌、新生儿科高亚东、妇女群体保健科白雪梅等8人组建的健康宣讲团队,分别至高新区、中原区、金水区、上街区、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管城区、二七区共计9个区县(市)14个宣讲点为当地群众开展免费民生实事政策及预防出生缺陷健康知识宣讲、义诊活动。
在免费民生实事政策宣传的基础上,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首次采用“菜单式”的宣讲模式,立足群众需求,依据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等内容,将本次宣讲活动分为“婚前保健、孕期保健、孕期营养、孕期安全用药、母乳喂养、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儿童常见病、妇女常见病、急救技能培训”10大“健康菜品”宣讲主题。通过群众按需点单,科普团队精准“上菜”,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打通基层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活动共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4场、公益义诊14场,现场受众人群约千余人。通过本次“点单式”健康宣讲活动的开展,使政府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进一步提升“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思想认识,提高群众积极参与免费筛查的依从性。
系列活动二:预防出生缺陷,孕育无缺生命
9月6日,孕妇学校举办了一场名为“预防出生缺陷,孕育无缺生命”的“圆桌派”交流会,共有20对家庭参加。活动特邀请营养科科长杜素宁、产科主治医师叶青担任活动“金牌解说员”。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香枝出席现场,并致欢迎词。
王院长在致辞中强调:预防出生缺陷,孕妈妈们一定要做好“三大关”:
第一关,把好出生缺陷“种子土壤关”——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
第二关,把好出生缺陷“胚胎苗芽关”——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第三关,把好出生缺陷“幼苗成长关”——对出生缺陷儿进行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活动现场,“金牌解说员”们围绕出生缺陷三级预防防治,向参与活动的孕妈妈们详细讲解了怀孕期间各个时期需要关注的问题和自身健康监测方法。并对现场孕妈妈们提出的疑惑,进行一对一解答和健康指导。
系列活动三:“大咖”云集线上课堂
为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社会宣传,提高群众宣传辐射面,9月12日,生殖遗传科副主任医师袁路、副主任检验技师杨黎明、主治医师张静、岳燕分别以“携带者筛查-远离单基因遗传病”、“预防出生缺陷之染色体病”、“做好产前检查,孕育健康宝宝”、“科学备孕,健康孕育”为主题,以“线上课堂”的形式,针对如何科学备孕、孕前遗传性疾病筛查、孕中产前超声筛查、产前血清学筛查、产前诊断筛查的意义及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呼吁大家积极参与“两筛”免费筛查,以达到优生优育,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