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旁边的饺子特别好吃,我去买时碰到一大爷:别吃,小心没命!

慢步娱乐 2025-04-19 03:47:14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别去吃,小心没命噢。”路上碰到的大爷拽着我的手说道。

“大爷,您这话什么意思?”我站在昏暗的巷口,望着那位戴着灰色鸭舌帽的老人。

他却没有回答我,只是摇头叹气,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饺子香气从不远处飘来,我咽了咽口水,心里打着鼓,却还是迈步走向那家灯火通明的小店...

01

2009年的春天,在这座南方三线小城的人民医院附近,我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早上去公司上班,下午直奔医院看望住院的母亲。

母亲患有胆囊炎,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奔波。

人民医院位于市中心,一栋略显陈旧的灰白色大楼,门前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树荫下常坐着等候的病人家属。

医院周围小巷纵横,各种小吃店、诊所和日杂店林立,充满了市井气息。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偶尔夹杂着消毒水的味道,形成了这片区域独特的气息。

那是我第三次去医院的路上,正值午后,天气闷热,连树叶都无精打采地垂着。

因为早上开会耽搁了,中午没来得及吃饭,此时肚子饿得咕咕叫,我摸了摸口袋,只剩下不多的零钱,正要找个便宜的煎饼摊充饥,眼角余光却瞥见一个不起眼的招牌:“福来顺饺子馆”。

那招牌不大,木质的,上面的红漆已经有些剥落,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门口却排着长队。十几个人整齐地站在狭窄的巷口,像是在等待什么珍宝。这景象在闷热的午后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我好奇地驻足观望,轻轻拍了拍排在队尾前面的一位穿花布衫的阿姨:“大姐,这家饺子很有名吗?怎么这么多人排队?”

阿姨转过头,脸上的皱纹堆出一个亲切的笑容:“小伙子,你是外地人吧?口音听着不像本地的。”

她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继续说道,“这家饺子馆开了才两个月,但味道比城里那些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还好,价格又便宜,一盘才五块钱,实惠得很。我们这些老住户,还有医院的医生护士,几乎天天都来。”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老城居民特有的自豪感,仿佛这家小店是她们社区的骄傲。“你要是不赶时间,排个队尝尝吧,保准让你回味无穷。”

被她这么一说,我的好奇心彻底被勾起,肚子也叫得更凶了。五块钱一盘的饺子,在这个年代确实算便宜,我决定试一试。

站在队伍中,我能闻到从店里飘出的香气,一种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韭菜的清香,让人忍不住咽口水。队伍前进得并不快,但也不至于太慢,大约十分钟后,终于轮到我走进店内。

店铺空间不大,大概二十多平米,只摆放了五六张简易的木质桌子和配套的长凳,能容纳二十人左右。

让我惊讶的是,尽管客流量大,店内却异常整洁,水泥地面一尘不染,桌椅擦得锃亮,连窗户玻璃都清澈透明,能清晰地看到外面来往的行人。墙上贴着简单的菜单,只有几种饺子,价格一律五元一盘。

在案板后面站着一个中年男人,身材魁梧,肩膀宽厚,腰背挺直,一看就是常年干体力活的人。

他的脸上线条硬朗,方下巴上有一道不太明显的疤痕,眼睛小而有神,射出锐利的光芒,却又不与人对视。他的头发剃得很短,几乎贴着头皮,露出古铜色的皮肤。

他看着很冷淡,也很少说话,手上的动作却一刻不停,擀皮、包馅、下锅一气呵成,动作麻利而娴熟,看得人眼花缭乱。

见轮到我了,我略带拘谨地开口:“老板,来份猪肉韭菜饺子。”

他头也不抬,只是点点头,回了一个字:“好。”声音低沉浑厚。

02

随后,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窗外匆匆走过的路人,听着店内此起彼伏的咀嚼声和赞叹声,不禁期待起来。

不到五分钟,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咬了一口。

刹那间,鲜美的汁水在口腔中迸发,像是打开了味蕾的闸门。肉馅鲜嫩多汁,带着一种我从未尝过的独特鲜味,韭菜的清香和猪肉的醇厚完美融合,不油不腻,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流入胃里,瞬间抚平了饥饿带来的焦躁。

“太好吃了!”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出声,引来周围几位食客会心的微笑。

坐在旁边桌的一位老太太笑着附和:“是啊,我每天中午都来吃一盘,这两个月都没腻。”

就这样,我成了这家饺子馆的常客。每次去医院看母亲之前,我都会先在这里吃上一盘,有时还会打包一些带给母亲尝尝。母亲吃了后也赞不绝口,说这饺子有一种特别的鲜味,是她从未尝过的。

“妈,等您出院了,我带您亲自去吃。”我握着母亲的手承诺道。

母亲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好啊,听说那个巷子里很热闹,我住院前常从那经过,但没注意有这么好的饺子馆。”

“是最近才开的,以前好像是个修鞋铺。”我回忆着邻桌顾客的闲聊。

随着时间推移,我对这家饺子馆和它的老板越发熟悉。老板姓李,四十出头,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去。他每天早上五点就开始准备,晚上八点准时关门,雷打不动。店里只有他一个人,从和面、擀皮到煮饺子,全部一手包办,从不假手他人。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问他:“李老板,您这饺子为什么这么好吃?有什么秘方吗?”

李老板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随即又低下头继续擀皮:“没什么秘方,就是用心。”

我不死心:“可这馅料的鲜味特别足,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他手上动作顿了顿,抬头对我笑了笑:“食材新鲜,自然好吃。”

那个笑容有些僵硬,不太自然,但我也没多想。毕竟每个做生意的人都有自己的秘方,不愿意轻易分享也是常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我每天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我发现自己已经对那家饺子馆产生了某种依赖,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一想到要去医院,就会先想着去吃一盘饺子。

有时候,我会在饺子馆里遇到一些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大多穿着白大褂或者蓝色工作服,进来匆匆吃上一盘,又匆匆离去。这家饺子馆的确成了医院周边的美食地标。

周末的一天,我比平时晚了些去医院。母亲睡得正香,我坐在病床边看着她安详的睡颜,不忍心打扰。护士来查房时告诉我,母亲的各项指标都在好转,估计再过两周就能出院了。这个好消息让我心情大好,决定在回家前再去吃一盘我最爱的饺子庆祝一下。

当我走出医院大门时,天已经黑了。三月的夜晚还带着丝丝凉意,我裹紧外套,转身走进通往饺子馆的小巷。这条巷子白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到了晚上就显得有些阴森。路灯昏黄,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就在我快要走到饺子馆时,一个人影突然从墙角闪出,差点与我相撞。

03

“哎哟!”我惊呼一声,定睛一看,是一位年约六旬的老人,穿着一件军绿色的旧外套,头戴一顶灰色鸭舌帽,面容沧桑但眼神炯炯有神。

“对不起,大爷,没看见您。”我连忙道歉。

老人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目光落在我手上拎着的塑料袋上——那是我从医院带出来的一些母亲不需要的日用品。

“去医院看人?”他问道,声音沙哑中带着一丝警觉。

“是啊,我妈住院了,刚看完她。”我如实回答。

“这么晚了还在外面转悠?”

“肚子饿了,想去前面吃碗饺子。”我指了指巷子尽头那家灯火通明的饺子馆。

老人的表情突然变了,眉头紧锁,嘴角下垂,一把抓住我的胳膊,力道之大让我吃惊。

“小伙子,”他声音压得很低,几乎是贴着我的耳朵说,“别吃那家饺子了,小心没命。”

他的话如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我浑身一颤,不知所措地看着他:“大爷,你这话什么意思?”

老人眼神犀利,嘴角微微抽动,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摇头叹气,松开我的手,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我站在原地,心跳加速,一时拿不定主意。饺子的香气从不远处飘来,勾起我的食欲,但老人的话却像一块石头压在我心头。

“神神叨叨的老头子,可能是有什么精神问题吧。”我自我安慰着,最终还是迈步向饺子馆走去。

推门进去,饺子馆里只有三四个顾客,大都是匆匆吃完就走的样子。李老板见我进来,点头示意,依旧是那句简短的问候:“吃啥?”

“老样子,猪肉韭菜。”我坐下来,试图将刚才的不快抛到脑后。

李老板利索地包起饺子,不一会儿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了上来。

我夹起一个咬了一口,熟悉的鲜美滋味在口中蔓延,但不知为何,今天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也许是被那个老人的话影响了,我总觉得肉馅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味,很淡,但确实存在。

“李老板,”我放下筷子,试探性地问道,“您这肉是从哪里进的?怎么这么新鲜?”

李老板正在和面,头也不抬地回答:“市场上批发的,每天早上新鲜送来。”

“可我怎么听说您从来不去市场进货呢?”这话是我无意中从其他顾客口中听来的。

李老板的手停顿了一下,抬起头来,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谁说的?我有自己的供货商,直接送货上门,省得我跑来跑去。”

我不再追问,低头继续吃饺子,但总感觉李老板的目光不时落在我身上,让我背后发凉。吃完饭,我匆匆付钱离开,那种不安的感觉挥之不去。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突然感到一阵恶心,随后开始腹泻。我跑了好几趟厕所,全身无力,额头冒汗。

“该不会是食物中毒了吧?”我躺在床上,回想着晚上吃过的食物,除了那盘饺子,没有吃过别的东西。

老人的警告在我脑海中回荡:“别吃那家饺子了,小心没命。”

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我打了个哆嗦,拉过被子裹紧自己。是巧合吗?还是那个老人知道些什么?

第二天一早,我的身体状况好了很多,只是还有些乏力。我犹豫再三,决定今天不去公司,而是去医院看望母亲,顺便观察一下那家饺子馆。

到了医院,我先去看了母亲。母亲精神不错,正在和病友下象棋。

“儿子,你脸色不太好啊,是不是工作太累了?”母亲敏锐地察觉到我的异常。

“没事,可能是昨晚没睡好。”我不想让母亲担心,没有提及腹泻的事。

陪母亲聊了一会儿,我找了个借口出来,站在医院对面的报亭旁,远远地望着那条通往饺子馆的巷子。

04

不一会儿,我看到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模样的人走进了巷子。我好奇心起,悄悄跟了上去。那人径直走进了饺子馆,和李老板似乎很熟络,两人低声交谈着什么,神情严肃。

过了几分钟,那人离开了饺子馆,我赶紧躲到一旁。等他走远后,我壮着胆子走进饺子馆,点了一盘水饺。

李老板的动作依旧麻利,但我总觉得他看我的眼神有些异样。吃饭的时候,我故意找话题:“李老板,刚才那位医生是心胸外科主任吧?这您都认识?”

李老板表情一僵,随即恢复正常:“嗯,老主顾了,偶尔来吃饭。”

我点点头,不再多问。吃完饭,我付钱离开,但没有走远,而是躲在附近的一家便利店里,透过橱窗观察饺子馆的动静。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看到李老板锁上店门,拎着一个黑色塑料袋出来了。虽然才下午四点多,远没到他平时的关店时间,但他已经挂上了“午休”的牌子。

我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决定冒险跟上去看看。我努力保持着安全距离,小心翼翼地跟在李老板后面。

却发现他并没有走向市场或者住宅区,而是绕了一个大圈,最后竟然从一个小门进入了医院后勤楼!

这一发现让我震惊不已。医院后勤楼是负责医院餐饮、洗衣、垃 圾处理等工作的地方,普通人根本没有理由进去。李老板为什么会去那里?他跟医院有什么关系?

寒风吹来,我裹紧外套,眼睛依然盯着后勤楼的那扇小门。傍晚的阳光斜照在灰色的建筑物上,给它蒙上一层诡异的金色光晕。我不断地查看手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老板却始终没有出来。

天边的云彩逐渐染上了暗红色,街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行人也渐渐稀少。

我在后勤楼外等了将近半小时,远处传来医院的广播声,提醒访客探视时间即将结束。我看了看表,已经六点多了,母亲大概在等我去看她,但我实在放不下心中的疑惑。

又等了十分钟,眼看天色越来越暗,我终于不得不放弃等待,心事重重地踏上回家的路。

夜里,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天花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我的胃隐隐作痛,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那顿饺子真的有问题。

闭上眼睛,我脑海中全是各种可怕的猜测:李老板是不是医院的员工?他的饺子用的是什么肉?为什么我吃了会腹泻?那个老人为什么警告我不要吃?

凌晨三点,我猛地从噩梦中惊醒,梦中我看到李老板站在一堆血淋淋的东西旁边,向我笑着,那笑容无比渗人。我浑身冷汗,坐起身来喝了口水,决定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了。洗漱完毕,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特意绕道去了饺子馆附近。

清晨的小巷安静而清新,路边的店铺大多还没开门,只有几个清洁工在打扫街道。远远地,我看到福来顺饺子馆已经亮起了灯,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李老板在里面忙碌的身影。

他看起来和平常没什么两样,身形魁梧,动作麻利,正在和面擀皮。

几个大肉馅放在案板上,颜色鲜艳,看上去很新鲜。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进入医院后勤楼,我根本不会对这个憨厚的中年人产生任何怀疑。

我没有进去,而是在对面的茶馆坐下,点了一杯茶,假装看报纸,实际上目光时不时地瞥向对面的饺子馆。

05

茶馆里的顾客不多,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品茶聊天。

茶馆的老板是个五十出头的男人,身材微胖,戴着一副老花镜,看上去很和气。他一边擦拭茶杯,一边跟熟客们闲聊,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他眼睛很尖,见我一个人坐着发呆,主动过来搭话:“小伙子,早上来喝茶?”

我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嗯,顺便等人。”

“年轻人起这么早不容易啊。”老板笑呵呵地说,一边给我添了些热水,“是本地人吗?看着面生。”

“我不是本地人,来这边工作没多久。”我随口应道,心思还在对面的饺子馆上。

老板顺着我的视线看过去,眼睛一亮:“我看你盯着对面的饺子馆看了半天,怎么,也对那家店好奇?”他凑近我,压低声音说道。

这话让我心头一震,没想到自己的目光这么明显。我强作镇定:“有什么好奇的?”

“嘿嘿,这条巷子里的人都在猜那老板的底细呢。”茶馆老板神秘兮兮地说,眼睛里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那店铺以前是个修鞋铺,老赵家开了二十多年了。前年赵师傅老婆得了癌症,治病欠了一屁股债,最后把店铺卖了,夫妻俩回乡下了。这姓李的也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一来就开了这家饺子馆,生意特别好,一点起步难度都没有,啪啪啪就红了。”

我仔细听着,试图从这些闲言碎语中找出线索。

“是吗?他的饺子确实很好吃。”我装作漫不经心地说,眼睛看向窗外,观察着对面不断有顾客进出的饺子馆。此时已经有三四个人排队等着买早餐了。

“是啊,我也吃过几次,味道是真不错。”茶馆老板点点头,随后压低声音,“可奇怪的是,咱们这条街上的商贩都是在一起的,进货、送货都认识,从来没人见过他去市场买肉买菜。你说他那肉馅是从哪来的?”说着,他挑了挑眉毛,眼中满是暗示的意味。

我心里咯噔一下,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在桌上:“您的意思是......”

茶馆老板看我反应这么大,赶紧摆摆手:“哎哟,我可什么都没说啊。”

他神色紧张地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注意我们的谈话,才继续道,“只是有点奇怪罢了。这年头做生意不容易,能红火就是好事,咱也别瞎猜。不过话说回来,再好吃的东西,我也就吃一两次尝尝鲜,不敢常吃。”

我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来了:“为什么?”

老板似乎犹豫了一下,随后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神情认真:“直觉吧,这里告诉我,不太对劲。做了三十年生意,看人看物的眼光还是有的。再好的东西,也要知道它从哪来的。”

我想起昨天看到李老板进入医院后勤楼的一幕,一种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鼓起勇气,我试探性地问道:“您知道医院后勤楼是干什么的吗?”

这个问题一出口,茶馆老板的表情立刻变了。他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微微张开,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你也发现了?”

06

他小声惊呼,随即拉过椅子,紧挨着我坐下,声音压得更低,“那里负责医院的后勤工作,包括餐饮、洗衣,还有......”他顿了顿,最后用气声说道,“处理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我重复了一遍,感到一阵恶寒,胃部一阵抽搐。

“是啊,什么针头、纱布都是小事,他们还处理手术台上切下来的各种东西,过期的血袋,甚至是......”茶馆老板迟疑了一下,把声音压得更低,“尸体解剖后的残余物。”他看了一眼对面忙碌的饺子馆,“有传言说,有人会从那里偷出一些东西......”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我的胃一阵翻腾,几乎要吐出来。一股冷汗从后背冒出,浸湿了衬衫。

难道李老板的饺子馅是......不,不可能,那也太恐怖了,太丧心病狂了。但一想到那种特殊的鲜味,那种我从未在别处尝到过的独特口感,我又不禁打了个寒颤。昨晚的腹泻,是不是也和这有关?

“您听说过有人因为吃了他的饺子生病吗?”我强忍着恶心问道。

茶馆老板摇摇头:“没听说过啊,就是觉得那味道怪怪的,吃完总觉得口干舌燥,有点上火的感觉。”

我心中稍微松了口气,但紧接着他又补充道:“不过前两天倒是听说医院有几个病人半夜食物中毒,差点抢救不过来。有人怀疑是病号饭的问题,但也没个准信。”

一股冷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我想起李老板那天晚上进入医院后勤楼时拎的黑色塑料袋,难道他不只是从那里拿东西,还往里面送东西?如果那些病人吃的也是他提供的食材......

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窗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我抬头望去,只见几个穿着便装的人从一辆没有标志的面包车上下来,径直走向饺子馆。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表情严肃,明显不是来吃饭的。

“怎么回事?”我疑惑地问茶馆老板。

老板眯起眼睛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突然拍了下大腿:“市场监管局的人来了!我认识那个领头的,是食品安全科的王科长,上次查我们这条街的地沟油就是他带队。看来有人举报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兴奋和幸灾乐祸。

我的心跳加速,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那几个人走进饺子馆,出示了证件后,店里的顾客被请了出来。

我和茶馆老板站在窗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的一举一动。透过玻璃橱窗,我看到那几个人中,有人开始在店内四处检查,翻看冰箱、柜子,还有人拿出了取样器具,在肉馅上取样。李老板站在一旁,面色铁青,汗水顺着额头流下来,但他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看他那样子,心里有鬼啊。”茶馆老板小声嘀咕道。

两个检查人员进入了后厨,过了一会儿,他们拎出几个袋子,看样子是查封了一些东西。其中一个袋子上似乎沾着暗红色的污渍,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看到那个袋子,李老板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额头上的青筋暴起,拳头捏得紧紧的,像是在极力抑制着什么情绪。

最后,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纸,在李老板面前说了些什么,然后贴上了封条。饺子馆被查封了。

07

这一变故很快吸引了周围的人围观。商铺老板、路人、甚至是刚从医院出来的病人家属,都聚集在饺子馆门口,窃窃私语。茶馆里的客人也都放下茶杯,走出门外凑热闹。

“听说是用了来路不明的肉。”一个卖早点的大姐说道。

“可不,我早就觉得那肉馅不对劲,又香又便宜,哪有这么好的事。”旁边一个老太太接腔道。

“我听说是从医院弄来的东西......”一个中年男子压低声音说,引来周围人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别瞎说,那得多缺德啊!”

“就是,哪有这么恐怖的事!”

“可他为啥总往医院跑呢?我亲眼见过好几次。”

各种传言四起,我站在人群中,心情复杂。一方面为自己曾经吃过那样的饺子感到恶心,一方面又庆幸自己没有继续吃下去。

正当我准备离开时,人群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穿军绿色外套的老人!他站在巷子口,默默地注视着被查封的饺子馆,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我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大爷,您早就知道这家店有问题,是吗?”

老人看了我一眼,似乎认出了我,轻轻点了点头:“我在医院里工作了四十年,什么没见过?”

“您是医院的人?”我有些惊讶。

“退休了,以前是后勤部主任。”老人叹了口气,“那小子,原来是我手下的员工,负责处理医疗废物的。半年前被发现偷偷往外倒腾东西,被辞退了。没想到他竟然......”

老人没有说完,但我已经明白了。一股恶心感涌上喉头,我强忍着不适问道:“那肉馅到底是......”

“你真的想知道?”老人看着我,眼神中充满警告。

我沉默了片刻,最终摇了摇头。有些真相,也许不知道比较好。

“谢谢您那天提醒我,”我真诚地说,“要不是您,我可能会继续吃下去。”

老人拍了拍我的肩膀,笑了笑说道:“小伙子,这世上便宜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说完,他转身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这起事件在小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据说有多名食客出现了不适症状,所幸没有人出现严重后果。市场监管局对外宣称是因为使用了“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材”,但坊间的传言却远比这可怕得多。

有人说李老板使用的是医院废弃的“营养餐原料”,甚至可能掺杂处理不当的过期肉品;也有人说更恐怖,说他用的是医疗废物中的某些部分......无论真相如何,这家饺子馆都永远地关门了。

两周后,母亲出院了。我扶着她从医院出来,特意绕开了那条小巷。

“儿子,你不是说要带我去吃那家特别好吃的饺子吗?”母亲好奇地问道。

我摇摇头,轻声说:“那家店关门了,妈,我带您去吃别的吧。”

母亲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没有再追问。我们默默地走着,阳光照在身上,温暖而安心。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轻易相信路边的小吃。每当经过那条巷子,看到那家已经换了招牌的店铺,我都会想起那个老人的警告:“别吃那家饺子了,小心没命。”

那饺子是真的好吃,只可惜——差点要了命。

0 阅读:18

慢步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