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巴拿马港口交易,直接就将李嘉诚推向了风口浪尖,因为即使是再怎么不谙世事的普通人,都明白这种举动是将中国的软肋亲手送给美国。
然而,该来的报应终究会来,不管是李嘉诚旗下四大产业暴跌781亿的现实,还是这笔国际订单的“严查”和“暂缓”,都代表着他“火候未到”。
不是不报
3月4日,港交所传出了惊人资讯,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实业,即将与美国贝莱德财团达成“出售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的交易。
如果只是单纯的国际交易,世人显然不会如此针对李嘉诚,但订单中所包括的两座巴拿马港口,无疑会让中国船业受到美国的针对。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就没有掩饰过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垂涎,同时也对中国造船业的一家独大深感刺眼。
当中国造船业已经连续15年位居世界榜首时,就和美国制造业的没落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特朗普一直都有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靠港费的想法。
一艘中国船只,最高要征收150万美元,我们的船跑这么远一趟下来,难不成就是要替美国打工?
尤其是把特朗普和贝莱德财团的私交联系起来看的话,一旦那两座巴拿马港口沦为美国资产,中国航运在巴拿马21%的船只,肯定会深受制裁。
明眼人都看得出李嘉诚此举会对中国航运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此事也瞬间就在国内造成了轰动。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说“任何交易要符合法律法规”,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说商人不该误信“商人无祖国”。
中国国务院港澳办转载了题为《莫天真,勿糊涂》的文章,香港大公报发布了《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的新闻。
这诸多举动,无一不是在提醒着李嘉诚迷途知返,难道那190亿美元的纯收入,就比中国航运的得失还要“重”吗?
身为中国人,身为曾经的中国首富,李嘉诚应该更懂得中国商人的含金量和本心,且不说此举会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更恶劣的是此举会为其他商人做出表率。
倘若每一个商人都只懂得“在商言商”的话,那他们身上的中国人标签,似乎也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当巴拿马港口事件发酵开来以后,李嘉诚也很快就尝到了恶果,也难怪无数国人会感到大快人心。
“时候”未到
自从李嘉诚被推上风口浪尖之后,其名下的企业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长和企业股价不断下跌,短短11个交易日内就蒸发了323.6亿港元的市值,另外,长江基建集团、电能实业、长实集团也是纷纷暴跌的惨状。
从整体看来,李嘉诚旗下的四大产业,已经在短短数十日损失了781亿港元的市值,而且这个损失还要因为其举措不断变化。
即使双方还没正式签订合同,但李嘉诚这43个港口的订单,却已经使得全球港口版图出现重构局面。
一旦贝莱德财团真正将这些港口攥在手里,将会直接跻身全球前三大港口商行列,要是再考虑到港口战略性的话,他们已经隐隐地成为了世界第一。
在特朗普不断挥舞关税大棒的节骨眼上,其他国家的政府以及财团,断然不会坐视美国掌握更多航运话语权,而他们的怒火,也将继续牵连李嘉诚。
事实上,除了李嘉诚的四家企业大受影响之外,他的这笔港口订单,也因为最近的风波陷入了“停滞”。
原本长和集团是打算在4月2日这天和贝莱德财团签署最终协议,可他们的高层却在近期放出消息:长和将暂缓签署相关协议!
关于外界的舆论,李嘉诚和其产业高管当然听得见,但这却不是他们真正暂缓签署协议的原因。
3月28日,在香港记者的提问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作出回应: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当提醒不再有用,行动才是查清污秽的唯一解决方案,随着国家的主动出手,李嘉诚变卖港口产业的来龙去脉,也将在未来被公布于众。
对于李嘉诚和其产业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天大的“祸事”。
如果因为长和集团的缘故,导致协议未能在规定时间签署,那李嘉诚首先就要赔付贝莱德财团一部分违约金,毕竟对面身后站着的可是特朗普。
一旦国家真在这笔港口交易中查出贸易,李嘉诚不仅是港口卖不出去了,而且还要承受违规行为的依法惩治。
这样看来,如果李嘉诚无法处理好其中的症结,那他的未来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不仅是名声没了,就连资产也要大受影响。
更可怕的是,李嘉诚已经寒了祖国的心,倘若连美国那边也没讨好的话,那他名下产业的未来肯定会更加坎坷,这也算是一下子得罪了两方。
就算长和集团的港口交易不存在任何问题,但这笔订单的促成,也只会使得他在国内越来越举步维艰,而中美关系也将被推向更紧张的局面。
不过对于中方来说,就算美国想要依靠港口围堵中国航运,我们也只会有一个应对方式,那就是“奉陪到底”!
或许我们无法相信像李嘉诚这种“眼里无祖国”的商人,但我们绝对可以相信国家的出手会让一切云开雾散。
目前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一个“等”,而面对调查的长和集团和李嘉诚,显然是“火候未到”,不然他们怎么可能亲手葬送原来的大好局面呢?
信息来源:2025年3月18日发表于湖南日报——《李嘉诚卖港口,李家超、梁振英回应》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1日发表于金融界——《抛售巴拿马港口事件不断发酵,《大公报》奉劝停止交割,李嘉诚在资本市场遭遇滑铁卢,长和系股价跌跌不休,四家公司市值蒸发超780亿港元》
信息来源:2025年3月30日发表于新民周刊——《怎么看李嘉诚的暂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