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荔浦驾车来阳朔,一路上细雨霏霏。到了阳朔,雨停了,云雾缭绕,峰峦时隐时现,仿佛身处仙境。来到阳朔没有时间概念了,什么杂念都放下,一心欣赏山水。

我驻车在遇龙河畔,河畔上一片梅园,初春时节梅花刚好绽放,我走进梅林看梅花。这片梅林梅花开得绯红一片,远远看上去像彩霞飘落山中,而近观梅花,朵朵精彩,朵朵绚烂。关于梅花,我最喜欢邓丽君的歌“梅花梅花,满天下,愈冷它愈开花,梅花坚韧,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多次来阳朔,每一次都是乘船从桂林游漓江到阳朔,每一次都看月亮山、大榕树、聚龙潭,然后中规中矩乘旅游车回到桂林。这一次是自驾,我要体会自驾的优势,享受自由行的快乐。

阳朔座落在美丽的漓江江畔,距桂林65公里,独特秀美的山水风光得到了“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誉,这座小城始建于隋开皇十年,距今已1400余年的历史。

早听说遇龙河风光是如何如何的美,买一张票,坐上竹筏,开始遇龙河漂流,遇龙河漂流的起点在遇龙桥,遇龙桥是一座古桥,建于明代,桥体巍峨壮丽,两侧爬满青藤,有一种远古的幽情。

遇龙河是漓江的主要支流,传说很久以前,东海有条龙,巡游至此,见如此胜境,便潜藏下来,有一天被几位砍柴的樵夫看见了,于是将这条河改名为遇龙河。

我坐在竹筏上,忘情于山水之间,遇龙河清澈见底,远处波光粼粼,两岸山峦百态千姿,河畔翠竹叠嶂,一丛丛芭蕉摇曳着肥大的绿叶,远处一片金黄耀眼油菜花海映入眼帘,云雾缭绕,简直就是仙境。

坐在竹筏上,撑篙的船夫给我们介绍景点,犀牛塘、五指山、朝阳寨、古城遗址、东晕岩、八仙过海等,看得我目不暇接,特别是喀斯特峰林,形态各异,气势恢宏,这种独特的山水奇观让我如醉如痴。

遇龙河竹筏漂流是2001年遇龙村的打渔人应几位摄影师的请求,从遇龙桥乘坐竹筏至古榕公园,在秀丽的风景面前,摄影师陶醉了,他们将摄影作品发表之后,遇龙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现如今100多家竹排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节假日更是天天爆满,从早上6点开始漂流,排班到晚上8点才收工。遇龙河成为“小漓江”,流着一江风情,一江灵气,展现出最美的山水画卷。

从竹筏上下来,我驾车走进十里画廊,阳朔十里画廊位于月亮山周围,因沿路风景秀丽,如诗如画,十里画廊有山景,有水景,有古村古寨古榕,有农田油菜花海。

正是初春时节,雨后的油菜花田绚烂夺目,油菜花海的背景是阳朔特有的喀斯特群峰,看上去像油画一样。这里的山岩形状独特,给人无限遐想,有佩桃献寿、海豚出水、尼姑下山、八戒晒肚、金猫出洞、马象奇石、猴子民愁、骆驼过江、美女梳妆等景观。

我走进龙潭古村,这个古村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存很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青砖青瓦,层檐飞龙走凤,村子周边风光秀丽,有“荷塘奇观”,只是这个时候荷塘里空空如也。

月亮山对面就是沥村,这个村子也很有特色,田园风光让人看了心情舒畅,一条赏月路贯穿整个村庄,村子里的人天天可以看到月亮“阴晴圆缺”,游客称这里为“月亮村”

十里画廊还有观景楼、老佛岩、幼师出林、秦皇出征、孔雀迎宾等景观,走在十里画廊中,可见竹筒水车,桥下洗衣的村姑,垂钓的老翁,嬉戏的玩童,村舍间袅袅的炊烟,构成了一幅充满乡土风情的绝妙图画!

我来到阳朔老城,走进阳朔西街,这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老街长800米,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老街的尽头就是阳朔公园,公园始建于1915年,园内有吸水石假山,有梅亭水榭、小溪曲桥、怪石名花,集阳朔名山秀水于一苑。这里是当地老人的天地,他们每天在独秀峰下健身跳舞、弹拉说唱,过着快乐无比,令人羡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