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雪晴
头痛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诉。头痛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及时且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至关重要。
那么,临床碰到主诉头痛的患者,该如何精准诊断?如何正确用药?今天这份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李翔教授的精彩讲座,大家一起看看!
一
头痛的诊断思路
李翔教授表示,头痛一般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因此临床上碰到头痛患者,首先应鉴别头痛类型。继发性头痛的特征一般包括无法解释的局灶症状、不典型的头痛、不寻常的头痛诱因、不寻常的先兆症状、50岁以后发作、颈部活动有加重以及异常的颈部检查结果、下颌症状等。因此,通常情况下,患者出现突然发生的迅速达到高峰的剧烈头痛,或50岁以上患者、相关系统性疾病患者出现新发头痛等,可考虑为继发性头痛。排除继发性头痛后,如患者头痛以单侧为主,出现恶心、呕吐、畏声、畏光、活动后头痛加重等症状(2种及以上),且既往诊断或考虑为偏头痛,可诊断为偏头痛。如患者并未出现偏头痛相关伴随症状,而是出现双侧头痛、非搏动性头痛、轻中度疼痛、活动后头痛不加重等症状,提示可能为紧张性头痛。如患者头痛不符合以上表现,临床上一般可考虑为不寻常的头痛综合征,如丛集性头痛、持续性偏侧头痛、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等。表1:各种头痛的鉴别诊断
二
头痛的治疗
▌1、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推荐分级诊疗基层或初级医疗机构的内科或全科医师负责偏头痛患者治疗的启动和维持;对于诊断和治疗困难的偏头痛患者,可转诊至头痛门诊(中心),由头痛专科医师进一步诊治。▌2、偏头痛管理表2: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整是偏头痛管理的基石


三
头痛新药
▌《欧洲头痛联盟指南2022更新版》推荐CGRP单抗应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①慢性偏头痛:推荐依瑞奈尤单抗、艾普奈珠单抗、瑞玛奈珠单抗和加卡奈珠单抗作为预防性治疗;②发作性偏头痛:推荐依瑞奈尤单抗、艾普奈珠单抗、瑞玛奈珠单抗和加卡奈珠单抗作为预防性治疗;③发作性或慢性偏头痛(新增推荐):相比托吡酯,倾向于推荐依瑞奈尤单抗用于预防性治疗,因为其具有更好的耐受性。CGRP单抗临床应用建议:①对需要预防性治疗的偏头痛患者,建议将靶向CGRP通路的单克隆抗体纳入一线治疗方案;②对偏头痛合并单纯偏头痛(MO)患者,建议给予靶向CGRP通路的单抗治疗;③对发作性或慢性偏头痛患者,起始使用CGRP通路单抗治疗,建议至少连续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④建议连续治疗12-18个月后,考虑暂停靶向CGRP通路的单抗治疗,如有必要,应根据需要长期治疗。暂停治疗的患者,若停药后偏头痛恶化,建议重新启用靶向CGRP通路的单抗治疗。更多华山神内关于头痛预防性治疗用药、头痛新药的治疗进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李翔教授《头痛慢性管理新概念新药治疗进展》精彩讲座,为您呈现*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学习更多临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