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玩转Windows系统NAS丨零刻MEMini拆解评测+搭建指南

数码川川川桑 2025-04-23 15:53:03



零刻作为这两年的迷你主机顶流厂商,近期“不务正业”的发布了新机零刻ME Mini,作为千元价位的六盘位全闪NAS,相信很多玩家会感兴趣,也有不少玩家已经入手。

本文和大家分享下这款新机的评测,同时也分享详细的Windows系统应该如何搭建NAS环境,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本文目录

考虑到部分平台不允许放下载链接,麻烦大家移步至本人公众号,输入“winnas”获取相关软件。

本文内容比较多,但没啥啰嗦的点,基本都是实操干货,大家可以按需跳转观看。

⏹ 产品解析

先结合零刻ME Mini这款设备的纸面硬件配置,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

● 售价为1295元,作为比较少见的全闪NAS,售价不算高。

● 原生盘位是六个M.2接口的固态硬盘位,不支持安装SATA硬盘,加上是内置电源,优势是随机读写能力强+体积小+功耗低+静音,缺点是硬盘购入成本高。

● 处理器是Intel N200,四核四线程+最大频率3.7GHz,TDP仅6W,优势是发热量小+能耗比强,缺点是无法常驻太多常规Windows软件。

● 板载12G的LPDDR5内存,频率为4800MHz,还有64G的板载eMMC硬盘,优势是稳定+能耗比强,缺点是无法扩容+无ECC纠错功能。

● 核显为32EU的UHD系列,核心最大频率750MHz,优势是支持全行业最强QSV解编码且能玩玩老游戏+网游,缺点是频率偏低。

● 网口为两个Intel i226v的2.5Gps电口(带状态灯),板载Intel AX101无线网卡(支持蓝牙5.2),优势是覆盖很全且符合用户需求,缺点没有。

● 拓展接口为USB3.2Gen1协议Type-C口(10Gbps)*1+USB3.2Gen1协议USB-A口(10Gbps)*1+USB2.0口(480Mbps)*1,组合比较常规,缺点是数量偏少。

● 影音输出口为一个HDMI接口,优点是可以搭配电视使用,缺点没有。

● 原装配件除了供电线以外,还包含一根1米的HDMI线+一把螺丝刀,比较可惜的是没有额外的备件螺丝。

● 保修为阶梯政策,30天无理由包退换,180天以换代修,1年整机质保,3年保修主板+内存+eMMC这三大核心件,售后还是比较良心的。

对常规家用用户和NAS玩家而言,1295元入手这套配置,其实还是蛮划算的,毕竟核心硬件摆在这儿,用料也比较“夸张”,具体看下面拆解部分。

当然硬件上缺失也有,对比常规NAS的缺失如下:

● 首先是指示灯,整机只有CPU指示灯,没有常规NAS标配的硬盘状态指示灯+网络指示灯,不方便定位问题硬件,希望后续型号能加上。

● 其次是防尘罩,进灰是绝大部分家用用户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整机功耗这么低,完全可以加静音棉或者防尘贴,希望零刻官方后续能出对应配件吧。

● 第三是BIOS,撰写本文时候的版本,零刻把NVMe的RAID功能给屏蔽了,用户可以不做RAID,但是不能没有。

● 最后是我个人不太喜欢的一个点,固态硬盘定位用的螺丝,没有使用免螺丝刀的旋转卡扣,这两年拆装机多,可太喜欢快拆设计了。

另外不知道零刻会不会出DAS产品,好歹有1250MB/s的USB3.2Gen1的接口,DAS+机械硬盘还是能跑的。

综合上面的这些信息,我个人觉得有零刻ME Mini的适合用户有以下这些:

● 首先是喜欢刷机的NAS玩家,N200+双2.5G网口足够折腾很久了,零刻官方也测过飞牛、UnRAID和TrueNAS这些主流NAS系统的兼容性。

● 其次是想要个补足设备的常规用户,零刻ME Mini体积很小,六盘插满整机也就50W左右的功耗,丢桌面上不关机,一直开着做中转设备挺不错。

● 最后是轻度娱乐用户,HDMI接口在这儿,核显足够解编码4K视频文件,甚至还能玩玩游戏,当然发烧友肯定不会直出使用,毕竟没杜比全家桶,也没3.5mm音频口。

本文后半段的教程主要针对下面两类用户,对零刻ME Mini感兴趣可以点赞收藏下先,打算玩Windows系统NAS的玩家也可以参考下。

⏹ 开箱拆解

简单过一遍外观,主要讲解下拆解部分,毕竟安装和后期打理都需要拆机。

1️⃣ 设备外观

零刻ME Mini的尺寸为99*99*99mm,小方块造型,对比鼠标应该能看出来,设备非常小,放桌面上也不占地方,整体外壳均为塑料,不用担心静电问题。

设计感比较强,比如设备顶部的出风口,视觉上很像万花筒,出风口周围一圈则是类钟表的设计,看起来挺契合NAS主题的。

需要注意的是侧面,两侧底部均开了进风口,摆放时候稍微注意下,不要有遮挡,不然会影响散热效率。

零刻ME Mini的正脸很素,实际功能区只有底部那一圈,包含高速传输USB接口、电源键和LED指示灯,上半部可以自行做蚀刻或者贴一些贴纸,看起来更个性化。

背部也是一样,功能区也是集中在底部,都是不怎么需要经常拔插的接口,由于使用的是内置电源,并不是常见的DC接口。

可能是考虑结构稳定性问题,底部开孔并不多,有个垫高的设计保证进风,同时也有防滑垫,下面开始拆解部分。

2️⃣ 内部拆解

拆解零刻ME Mini比较简单,使用四角批头的螺丝刀,卸掉底部的四颗固定螺丝就能取下后盖了。

正常到这一步就可以正常安装固态硬盘了,没有什么难度,下面先带大家看下内部设计,确实在这几年里拆解过的设备中设计比较精妙的梯队。

首先是固态硬盘位,定位螺丝上方有标注清楚盘号,后期维护确实挺方便,好评。

其次是内置电源,外面只有一根线确实很省心,贴着散热片也能保证运行温度,最妙的还是主板供电线,下面有图。

最后是无线网卡,就是常规的M.2模块,理论上后期可以换WiFi7,不过意义不大,NAS的无线网卡一般只用作灾备,下文会有相关设置说明。

接下来正式进入维护操作,得分离主板+底盖+散热,首先得卸掉风扇和纽扣螺丝的接线。

接着卸掉四颗螺丝分离底壳,下面给大家圈出来了(对侧也有两颗),装回去的时候稍微注意点,有三个角带定位柱(蓝色方框)。

最后把主板反过来,按照下图卸掉四颗固定螺丝,即可分离散热器,但切记不要暴力拔,原因往下看。

散热器上有两根线连着主板:

● 主板供电是个2pin线,用镊子或者指甲直接卸掉就行。

● 电源接入线有两颗固定螺丝,固定在主板对应的定位柱上。

建议是将两根线都拆下来,防止损坏,从这里能看的出来,零刻ME Mini设计确实非常精巧。

接下来就是换硅脂,正常两年后再换就行,不要有散热焦虑:

● 红色是CPU核心,上常规硅脂就可以了。

● 蓝色是一圈导热垫,用于增强贴合度,买莱尼尔的自己裁一下。

导热垫不换也行,相信看到这里大家都学会后期的维护了吧。

顺道看下其他件,eMMC是一颗闪迪的64G颗粒,想要自行更换的话换闪迪就行,内存没看出来是哪家的,欢迎大手子在评论区补充哈。

现在将设备装回,共计14颗螺丝,记得核对下,下面开始进入软件梳理环节。

⏹ 原生软件

零刻原生NAS软件是BeeLink St,目前的初版确实有点抽象,开机走完Windows初始化之后,桌面会有BeeLink St的图标,打开如下图所示,扫码绑定就行,没有其他操作的地方。

之后安装手机App绑定即可使用,需要注意两点:

● 第一,手机和零刻ME Mini必须在同一局域网内,后续使用也是一样,可以通过下面的远程访问软件解决外网上传的问题。

● 第二,可能扫码绑定不上,解决方案是进入后加固态硬盘的分区,默认有个elinkphoto的文件夹,随便丢一张图片进入就能绑定了。

绑定后就可以将手机上的照片上传到零刻ME Mini了,上传后的位置也是在下图的elinkphoto文件夹里面。

要我给这个软件做个评价,就是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 不支持查看图片信息(也就是Exif信息)。

● 不支持自动归类。

● 不支持上传非图片文件。

说白了,目前只有上传+查看功能,只是勉强能用的水平,期待后续更新。

⏹ 改造实操

这段用简单方案实现常规NAS该有的基础功能,按功能分类分段,非高频或者冷门功能请用Docker解决,不然太为难N200了。

1️⃣ 工具包说明

本文提供的工具包是个RAR格式的压缩包,需要解压缩才能使用,里面按照功能分了文件夹,按需安装即可,都是免费的,放心用。

本文工具包中的软件常驻,硬件空闲率如下图所示:

● CPU在40-100%中间波动,正常是50-60%中间。

● 内存基本在60%左右。

● 板载eMMC还剩2G左右。

留了一些机能(CPU+内存),够大家部署一些轻量化容器项目(Docker)。

特别提醒,C盘的剩余空间不多,有两个选择:

● 第一种,将软件安装到后加的固态硬盘上,安装软件时注意选择安装目录就行。

● 第二种,重装系统,选择Windows10 LSTC(工具包里面有),精简系统不太建议,有些组件会被删掉,装回来麻烦。

零刻原生的BeeLink ST软件我也放到工具包里面了,重装系统后可以自行安装下。

还有个额外的设置点,进入设置→系统→电源,将休眠功能关闭,不然远程可能登录不上。

2️⃣ 远程访问

考虑到N200性能比较弱,所以本次没用向日葵和ToDesk这些常规软件,使用的是NAS常见的SD-WAN工具Tailscale,本文后面很多功能都靠它实现。

安装过于简单,就不赘述了,记得装在非C盘上,安装完成后需要登录一下,建议是微软账号登录,不需要搭梯子。

登录后在桌面右下角的托盘区可以看到Tailscale,正确登录应该和下面一样,右键展开菜单,按下图移到账号这里,点击展开后的admin console。

之后会自动打开一个网页,里面是运行Tailscale的设备列表,这里可以看到相关信息:

beelinkmemini是这台设备的名称,对应首次使用零刻ME Mini,初始化windows时候你填写的设备名。

右边的“100.122.64.124”是Tailscale为零刻ME Mini生成的虚拟IP,后续会用到。

Tailscale的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创建了一个虚拟路由器,运行并登录Tailscale的设备都在一个大局域网里面,记住这个124结尾的这个IP就行。

简单说下如何使用,以远程访问桌面为例,首先进入零刻ME Mini的Windows设置,搜索”远程桌面设置“,勾选上远程桌面的功能开关。

后续外网访问,打开同样安装并登录Tailscale的电脑(控制端),使用windows自带的“远程桌面连接”,按照下图填入设置:

● 第一步,计算机填写Tailscale分配的IP,前后不需要加任何参数,确认无误后点击下面的连接。

● 第二步,弹出的凭据窗口填写你的登录信息,如果是本地账号,就填写你的用户名+开机密码,如果零刻ME Mini初始化时候用的微软账号,就填写完整的微软账号。

全部确认完后点击确认。

之后就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远程访问控制零刻ME Mini了,够简单吧,Tailscale也有手机端app,安装登录下就行。

PS:实际使用流畅度看你的网络质量,也就是零刻ME Mini所在网络的上行带宽+延迟,和工具本身关系不大,下面的推荐软件同理。

3️⃣ 硬件监控

硬件/网络监控比较重要,Windows自带的任务管理器也能看,不过不方便,本人工具包里面提供的是HWinFO这个老牌工具,打开后先点击传感器,再点击传感器设置。

之后点击“通知区域图标”,找到你想要显示的项目,勾选上在通知区显示,之后就能在托盘区看到你想要监控的硬件数据了。

PS:当然还有更好的方案,比如部署Docker版本的Granfana做网页版本仪表盘,本文主要还是针对新手用户,稍微有点复杂的项目就不在本文中讲解了哈。

4️⃣ 文件共享

单纯想远程管理零刻ME Mini上的文件很简单,跟着我操作,下面这些是在零刻ME Mini上操作:

● 第一步,创建个新文件夹,主要为了方便管理。

● 第二步,右键这个文件夹,点击属性。

进入属性页面后,点击共享页面下的共享。

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一个windows的账户,点击共享就行。

PS:强烈建议windows初始化时候不要联网,创建本地账户,不然会比较麻烦。

接下来验证是否能正确访问,这里我换另外一台已经安装并登录Tailscale的电脑(访问端):

● 第一步,按键盘的win键+R键,打开命令。

● 第二步,输入零刻ME Mini的SMB地址,格式是\\Tailscale分配的IP。

点击确认,会提示输入账号密码,也就是上一张图中设置的零刻Me Mini账号密码。

PS:需要注意的是\\是英文符号,不是中文符号,不懂你就复制本文的文本吧。

之后就能将控制端电脑的文件复制到零刻ME Mini上了,当然每次手动复制确实比较麻烦,接着往下看。

PS:如果复制不了(正常不会),大概率是控制端电脑开了防火墙或者访问账号权限不够,关闭防火墙+重新为零刻Me Mini创建个账户就行。

在控制端电脑上安装工具包中的FreeFileSync这个软件,安装完是下图这样。

先配置控制端电脑用来同步的文件夹,按下图点击选择下就行,没有难度。

接着配置目标文件夹,也就是零刻ME Mini上的那个共享文件夹,地址栏填入\\Tailscale分配给零刻Me Mini的IP,回车,接着选择目标文件夹。

两个文件夹确认无误后,点击同步即可,够简单吧。

5️⃣ 远程下载

远程下载分两块来说,正常下载用迅雷,登录迅雷账号后,手机迅雷中的远程设备可以看到零刻Me Mini,下载时候选择远程设备即可。

PT正常得用指定软件,工具包里面放的是Qbittorrent,本体的安装使用过于简单,下面讲解如何配置远程使用。

依次点击设置的WebUI页面:

● 第一步,勾选上web用户页面。

● 第二步,将4号方框中的端口改成8900。

● 第三步,验证中的密码,填你能记住得的,用户名用默认的admin就行。

确认无误后保存设置。

打开访问端电脑的浏览器,输入零刻ME Mini的Qbittorrent地址,格式如下:

Tailscale为零刻分配的IP:8900

注意,:是英文符号,不懂你就复制本文的,之后填入刚设置好的Qbittorrent账号密码即可登录进行远程下载,使用方法比较常规,就不单独说明了。

6️⃣ 影音管理

考虑到Windows NAS用户要的是简单粗暴,工具包里面放的是极影派,自带影视墙+削刮功能,且不需要搭梯子,使用非常简单,选择下你存电影的文件夹就行。

工具包里面有两个文件:

● 客户端是给电脑(控制端)用的,不需要安装。

● 服务端是给零刻ME Mini用的,得安装下。

零刻ME Mini安装完服务端极影派后,按图点击启动点播服务。

后续外网观看,控制端电脑运行极影派客户端,按图填入Tailscale为零刻ME Mini分配的IP,之后就能正常观看了。

PS:极影派虽然安装使用足够简单,但页面用起来卡卡的,如果不能接受,可以选择Docker部署Jellyfin等项目。

7️⃣ Docker

Docker没那么神秘,只是个软件而已,首先运行下工具包里面的Docker安装包,建议是搭梯子安装,不然WSL安装很慢。

如果已经搭了梯子,安装后登录docker官网的账号就可以使用了,下面的步骤是针对不搭梯子+想远程使用的用户。

首先,在零刻ME Mini上,点击windows桌面中下的搜索栏,搜索CMD,右键点击命令提示符,选择以管理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打开cmd窗口后,直接复制下面的代码:

docker run -d -p 9000:9000 --name portainer --restart=always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v portainer_data:/data docker.1ms.run/portainer/portainer:latest

确认无误后,直接回车开始自动部署,这一步是部署第三方的网页后台,和下图一样出现待输入状态表示部署完成。

第二步,在控制端电脑上打开浏览器,输入:

Tailscale为零刻分配的IP:9000

接着设置一组你能记得住的密码,要12个字符以上。

确认后刷新页面登录,进入Local页面下的Containers,点击Add container就能开始创建容器了,具体使用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Portainer教程,不然本文字太多了。

8️⃣ 快照(暂未上线)

现在NAS常见的备份工具是快照(Snapshot),微软有个类似的功能叫Recall,但暂时没正式上线,可以关注下。

⏹ 额外建议

再次强调下,Intel N200这个CPU机能有限,别当正常电脑一样装一堆软件,CPU受不了的,刚需高频软件走正常安装,阿里云盘这些功能不建议,用Docker部署CloudDrive等项目替代就行。

0 阅读:0

数码川川川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