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最近一项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当前正处于甲型流感的高发期,尤其在城市幼儿园、小学、办公楼、公交地铁这些人群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速度快得惊人。

很多人搞不清楚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区别,觉得都差不多,其实差得远了。普通感冒大多是由鼻病毒引起的,症状主要是流鼻涕、打喷嚏、轻微咳嗽,很少发烧,即便有也多为低烧;
而甲流则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常常突然高烧、头痛、咽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差,甚至会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从这个角度说,甲流更像是一场“病毒风暴”,而不是一阵小风小雨。

而且你知道吗?甲流的传染期其实很长。从出现症状前一天开始,到症状消失后五到七天,甚至更久,你都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这就意味着,哪怕你只是觉得有点不舒服,没去医院,也没请假在家休息,却还在办公室跟同事一起开会吃饭,其实你已经变成了一个“移动病毒发射器”。
很多人之所以对甲流掉以轻心,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扛一扛就过去了。可现实是,那些因为甲流住院甚至出现重症的年轻人,并不少见。

尤其是本身有基础病,比如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的人,一旦感染甲流,病情往往会迅速加重,甚至短时间内发展成肺炎,进而危及生命。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正是甲流高发期,我们到底该怎么应对?医生的建议其实很简单,但非常关键:“2不碰,3多喝”,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这几个字背后的含义。
“2不碰”到底是哪两样东西不该碰?第一个,是不碰高风险场所。
你可能觉得自己每天上班、上学、出门坐公交,这是没法避免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除了这些必须去的地方,你是否经常流连于人多密闭的空间,比如KTV、健身房、电影院、商场?这些地方空气流通差、人流密集,是甲流病毒最喜欢的“温床”。
尤其是健身房,很多人一边跑步一边剧烈呼吸,空气里充满飞沫颗粒,你吸进去的可不只是氧气。
第二个“不能碰”的是不碰自己脸部。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但你仔细想想,一天当中你有多少次不自觉地摸眼睛、挠鼻子、捏脸颊?而你手上接触过电梯按钮、门把手、地铁扶手,病毒早已悄悄地“搭顺风车”藏在你手指缝里。你往脸上一摸,无异于给病毒开门放行。

勤洗手、少摸脸,不是洁癖,是保护自己最基本的操作。
再来说说“3多喝”。
不是让你拼命灌水,而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喝对东西”。第一个要多喝的,是温水。
别小看这点,身体一旦感染病毒,代谢会加快,水分流失也会加快。如果你不及时补水,身体里的“战士”——免疫细胞就像在沙漠里打仗,干得辛苦还没水喝,战斗力自然一落千丈。
而且温水还能缓解喉咙痛、减少咳嗽频率,让你舒服一些。

第二个要多喝的,是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比如鲜榨橙汁、猕猴桃汁,哪怕是加点柠檬的温水也行。维生素C是身体抵御病毒的“盾牌”,可以增强免疫功能。
很多人感冒时就爱喝点热橙汁,并不是没有道理,但前提是别加糖,也别喝冰的,不然反而适得其反。
第三个要多喝的,是鸡汤。
对,你没听错,那个被调侃为“万能感冒药”的鸡汤,确实有它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鸡汤中含有一种叫半胱氨酸的物质,能帮助缓解呼吸道症状,减少痰液黏稠度,让你呼吸更顺畅。

而且热腾腾的鸡汤本身就有安抚情绪、促进食欲的作用,尤其在你发烧乏力、不想吃饭的时候,一碗鸡汤胜过千言万语。
比如说,口罩还是该戴就戴,尤其在人多的地方;睡眠一定要充足,因为熬夜等于给病毒让路;饮食上也要避免油腻、辛辣,多吃蔬菜水果,给免疫系统加油打气。
很多人问,甲流有没有特效药?确实有,比如奥司他韦。
但这类药物必须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才有效,一旦错过这个黄金时间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靠自己“百度一下”,很可能适得其反。
你可能也听说过疫苗。是的,甲流疫苗确实存在,而且每年都会根据当年流行的病毒株进行更新。
接种疫苗并不能100%避免感染,但能显著降低发病率、重症率和住院率。特别是儿童、老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更应该优先接种。
就像你穿一件雨衣,不能保证一点不湿,但起码不会淋成落汤鸡。
根据流行病学观察,近年来甲流出现了“夏季小高峰”的趋势,特别是南方地区,湿热的环境可能让病毒“活性”更强。

这也意味着,防控甲流,不再是季节性的任务,而是一年四季都要有意识去做的“常规动作”。
健康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你每天一点一滴的选择。你可以选择无视甲流的高发警报,继续熬夜、聚会、忽视症状;也可以选择从今天起,多洗一次手、少摸一次脸、早睡半小时、多喝一碗热汤。
你做的每一个小决定,可能就是你和病毒之间的一道防线。
我们无法彻底阻止病毒的传播,但可以让自己更有准备;不能承诺百分之百不感染,但可以大大降低被它击倒的几率。
这个春天,希望你能安然无恙,不是靠运气,而是靠行动。

参考资料:
1.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流感监测周报》
2.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甲型流感病毒传播与防控指南》中文版
3.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公开采访内容整理《季节性流感的识别与防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