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在元朝的辉煌历史中,忽必烈作为开国皇帝,其功绩赫赫,但在他之前,他的长兄蒙哥汗同样是一位在蒙古草原上声名显赫的大英雄。蒙哥,这位继窝阔台之后的蒙古部族领袖,以其骁勇善战和坚定的意志,为元朝入主中原的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生平事迹,至今仍令人慨叹不已。
宝佑六年,蒙古草原上的新任大汗蒙哥,怀揣着对功业的渴望,亲率三路大军,如狂风骤雨般席卷巴蜀地区,一路南下,直逼南宋。此时的宋元之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蒙古大军,这支横扫欧亚的铁骑,一路势如破竹,夺取了四川以北的大片土地。然而,当他们战至合州的钓鱼城时,却遭遇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
钓鱼城,这座并不显眼的小城,却成了蒙古大军南征路上的拦路虎。南宋的军民,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积蓄粮草,为迎战蒙古大军做着准备。他们心里明白,这场战争,不仅仅关系到城池的安危,更牵动着南宋国家的命运。所以,他们下定决心,要以养精蓄锐之态,与蒙古大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蒙哥大汗,这位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雄,此刻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急召各部大将商讨对策,然而,面对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蒙古大军一时之间竟束手无策。战争,就这样陷入了胶着状态,双方你来我往,打了足足半年有余。
蒙古侦察兵带来的消息,让蒙哥更加心急如焚。原来,南宋军民不仅粮草充足,而且士气高昂,他们丝毫不惧打持久战。而蒙古军,从大漠远征至此,早已疲惫不堪。若战事继续持续下去,只会对蒙哥大军更为不利。
面对这样的局势,蒙哥决定亲自上阵督战。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他的个人荣辱,更关乎蒙古大军的士气。因此,他决心在钓鱼城下,与守城军民决一死战。
一时间,火炮轰鸣,杀声震天。蒙古大军和南宋军民,在钓鱼城下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就在这场激烈的交战中,蒙哥大汗却不幸被炮火击中。
有的史书记载,他是被南宋悍将张珏击毙,但究竟事实为何,难以考证。毕竟,元朝文献与南宋史料所载各自不相同。这位一生致力于元朝入主中原的大业,穷后半生之力攻宋的英雄,就这样倒在了钓鱼城下。
蒙哥的逝世,无疑为南宋国运延长了十几年的寿命。然而,对于蒙古大军来说,这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失去了一位英勇的领袖,也失去了继续南下的锐气。而蒙哥的死因,也成为了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谜团。
在金庸的武侠经典《神雕侠侣》里,蒙哥大汗作为忽必烈的兄长登场,是与郭靖夫妇在襄阳城外鏖战十六年的劲敌。然而,历史上的蒙哥并未能亲眼见证大元帝国灭亡南宋、一统天下的辉煌时刻。他的死因,也成为了后世历史学家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谜团。
有人提出,蒙哥的死因是水土不服;而另有人则说,他是命丧南宋守军将领之手。根据《元史》的记录,蒙哥之所以去世,是因为水土不服而患病。
然而,南宋官方的说法以及《合州志》等文献资料均表明,蒙哥是被守军将领击杀的。七月时节,蒙哥大汗亲自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宋军则以猛烈的炮火进行还击,蒙哥在此战中受伤并最终战死。
蒙哥与忽必烈,这两位拖雷之子,都是大元王朝建立之初立下丰功伟业的栋梁之材。然而,面对天下王权,手足之间真的可以做到彼此谦让,心无旁骛吗?
公元1251年,蒙哥登基称帝,是为元宪宗。这在部族宗亲看来,自然是众望所归。然而,之前即位呼声同样很高的忽必烈,却突遭冷落。很难说他心中没有嫉妒之意。
不久之后,忽都台皇后病故,蒙哥迎娶也速儿之际,忽然传出忽必烈麾下军队有异动,似要谋反的消息。这究竟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我们不得而知。但索性也速儿是个豁达明理的女子,她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兄弟二人的阋墙之隙,从而避免了一场部族宗亲之间的纷争。
然而,这并不代表忽必烈对兄长蒙哥完全没有过觊觎之念。到了宝祐六年,蒙哥亲率大军南下侵宋,在与南宋大军的决战中不幸身亡。此时,一直对汗位怀有觊觎之心的忽必烈,意识到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蒙哥死后,汗位继承人只剩下忽必烈与幼弟阿里不哥。阿里不哥虽有窝阔台家族的首领及其他一些部落贵族的支持,然而在军事力量及政治才能方面,却远远无法与忽必烈相抗衡。因此,这个时候的忽必烈,实际上已然成为蒙古各部落实际上的首领。
为防阿里不哥有不臣之心,忽必烈抢先一步,将他囚禁。公元1260年,忽必烈登基,正式建年号为“中统”。而可怜的阿里不哥,于六年后去世,都未再重获自由。
蒙哥大汗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以其英勇和智慧,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逝世,却也为元朝的历史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如果他没有在钓鱼城下战死,那么元朝的历史,或许将会改写。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既定的事实和无尽的猜想。而蒙哥大汗的传奇故事,也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