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政坛,随着尹锡悦的政治命运岌岌可危......
一场本应属于他的权力斗争却逐渐变成了他与前总统文在寅的关系。
文在寅任内推动的政治改革曾触动保守派利益,使其成为部分势力的 “眼中钉”。
2025年4月24日,韩国全州地方检察厅以涉嫌收受贿赂为由对文在寅提起诉讼!
尹锡悦政府此次行动,被外界视为试图通过司法程序重塑政治格局的关键动作。
可这一出“最后的挣扎”,是否扭转自身支持率颓势?
目前,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最终结果需等待法院审理裁决......
文在寅的“受贿指控”:一场充满算计的政治清算
自尹锡悦成为韩国总统以来,韩国政坛的博弈持续引发关注。
从一开始的支持者到如今的政敌,两人之间的裂痕早已不可调和。
尹锡悦与文在寅的关系演变备受瞩目,文在寅任内推动的权力机构改革与保守派存在明显政策分歧。
2025年4月24日,韩国全州地方检察厅以涉嫌收受贿赂为由对文在寅提起诉讼。
指控其前女婿徐某在无航空业从业经验的情况下,于2019年进入易斯达航空担任高管,其任职期间获得的2.15亿韩元薪酬及安家费涉嫌构成利益输送。
检方指出,时任议员李相稷(文在寅政治盟友)实际持有该航空公司股份,徐某入职流程存在异常且未承担实质性工作。
文在寅法律团队当天否认指控,强调徐某入职系企业自主行为,与文在寅无关。
并质疑检方调查存在 “程序瑕疵”,其支持者在首尔集会要求公开调查细节。
韩国司法界部分专家认为,目前证据链尚未直接证明文在寅参与共谋,需进一步核实资金流向关联性,案件需遵循 “无罪推定” 原则。
尹锡悦执政期间面临多重压力:
根据2024年4月盖洛普韩国民调,其支持率为23%,不支持率达68%,争议集中于外交政策调整。
如强化美日韩合作引发部分民众担忧、经济增速放缓及 2024 年 “总统秘书室文件泄密事件”。
此次起诉被外界视为其阵营试图重塑政治话语权的动作。
但分析指出,若证据不足可能加剧社会分裂。
保守派媒体强调 “司法独立”,进步派则批评 “权力打压”,双方舆论对抗激烈。
文在寅虽已卸任,但其推动的财阀监管等改革仍获年轻选民认同。
共同民主党现任党首李在明支持其政策方向,54% 的进步派选民认为案件 “政治色彩浓厚”。
目前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最终走向需等待法院审理,其背后折射出韩国社会对司法独立性与政治改革方向的深层分歧。
转向文在寅的“清算”之路
尹锡悦执政以来,多重挑战交织使其施政压力显著增加。
在外交层面,强化美日韩合作的政策引发部分民众对国家安全自主性的担忧;
经济层面2024年韩国GDP增速仅1.1%,民生问题凸显;内政层面,2024年 “总统秘书室文件泄密事件” 进一步削弱了民众对行政透明度的信任。
叠加这些因素,根据2024年4月盖洛普韩国民调,其支持率跌至23%,不支持率达68%,反映出民意基础的脆弱性。
在此背景下,韩国检方对文在寅的起诉成为政坛焦点。
2025年4月24日,全州地方检察厅以涉嫌收受贿赂提起诉讼,指控文在寅前女婿徐某通过政治关联进入航空公司任职并获取不当利益。
尽管检方强调调查基于企业股权结构与资金流向的初步证据。
但文在寅阵营迅速回应,其法律团队否认指控并质疑调查的政治动机,约3万名支持者在首尔举行集会,要求公开证据细节。
从政治博弈视角看,尹锡悦阵营此举被外界视为试图通过司法程序转移舆论焦点、凝聚保守派支持。
分析指出,尹锡悦所在国民力量党正面临地方选举压力,若能借案件塑造 “打击特权” 形象,或可缓解其支持率颓势。
但这一策略存在双重风险:一方面,司法程序若久拖未决或证据不足,可能加剧 “政治清算” 的质疑声浪;
另一方面,进步派媒体持续曝光尹锡悦团队的过往争议,试图将议题引向执政者自身责任。
文在寅的政治影响力虽已不同于执政时期,但其任内推动的财阀监管、检察权改革等政策仍具社会基础。
民调显示,54%的进步派选民认为案件 “带有明显权力斗争色彩”,共同民主党现任党首李在明亦强调需 “警惕司法工具化”。
文在寅本人则保持低调,通过法律团队有序抗辩,避免直接卷入舆论混战,这种策略使其在部分民众心中维持了 “政治受害者” 的同情形象。
当前局势的复杂性在于,案件已超越单纯的司法范畴,成为韩国社会对 “权力制衡”“改革方向” 分歧的投射。
保守派与进步派在街头抗议、媒体论战中持续对立,而尹锡悦能否通过此案扭转政治被动,文在寅能否借助民意基础化解危机,仍需观察司法程序进展与后续选举动态。
随着韩国 2026 年总统选举周期临近,文在寅涉诉事件与政局走向的关联备受关注。
尹锡悦政府对文在寅的起诉,客观上已成为保守派与进步派博弈的焦点议题。
文/编辑:惠惠爱八卦
参考资料:
涉嫌受贿被起诉 文在寅:“荒唐无稽”202504/2416:53:10——来源:新华网
民调显示尹锡悦支持率跌至新低202412/1410:56:42——来源:新华网
从“铁面检察官”到被弹劾总统,尹锡悦下台——2025-04-04 10:37·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