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我国成功试爆“非核氢弹”,又一杀手锏亮相,什么武器?

艾牛科普君 2025-04-22 15:22:28

2025年4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705研究所主导的"非核氢基爆炸装置"在西北某试验场成功试爆。这一装置仅重2公斤,却通过氢化镁材料实现了颠覆性的能量释放。爆炸瞬间产生温度超1000℃、直径达80米的高温火球,持续灼烧2秒,热辐射强度是同等质量TNT炸药的15倍。

这一炸弹爆炸威力如此巨大,源于化学反应过程非常充分和剧烈。通过常规炸药触发后,氢化镁被粉碎为微米级颗粒,快速热分解释放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自燃,形成"机械破碎-氢气释放-燃烧反馈"的持续放热循环。

不仅如此,这种爆炸威力还是精准可控的。通过调整氢化镁浓度和用量,可灵活控制爆炸强度,实现从精准打击到大范围覆盖的多场景适应能力。

氢化镁常温下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无色立方晶体,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自燃,易与水反应,因此必须在干燥惰性环境中储存。其固态储氢密度达150克/升,是传统高压气态储氢的大约4倍,解决了氢气易燃易爆的储存难题。"非核氢基爆炸装置"这一技术突破的核心就在于氢化镁材料的创新应用。

我国依托全球70%储量的镁资源,不仅完成了镁基储氢材料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突破,还通过独创的"一锅合成法",将氢化镁材料的生产成本降低60%,并在陕西榆林建成全球首条年产150吨的量产线,可以大规模生产。

事实上,氢化镁材料不仅可以用于制造“非核氢弹”,还可应用于燃料电池和储能系统,青海塔拉滩光伏基地已部署2GWh氢化镁储能装置,供电稳定性比锂电池高30%。

这种炸弹因能释放出"准核级"威力,并且是依赖氢气的爆炸,因此被许多媒体称为“非核氢弹”。但传统氢弹依赖氘氚核聚变反应,需要形成1亿℃的超高温高压环境才能触发聚变,而它的本质是基于氢气剧烈化学反应的常规爆炸装置,与核聚变氢弹有本质区别,爆炸威力与氢弹仍相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事实上,这类武器实际属于温压弹范畴,是常规武器。温压弹的原理是通过爆炸抛撒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二次爆燃,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和长时间缺氧环境。因杀伤范围和破坏力远超传统炸弹,因此被称为“准核武器”,是目前威力最强的常规化学武器之一。而我国研制的这种属于"增强型温压弹",威力超普通温压弹,是更为接近核弹的化学炸弹。

温压弹能通过化学能释放实现了接近战术核武器的热毁伤效果,它的出现重塑了现代战场规则。作为非核武器,其具有"零核污染"特性,研发与使用不受《核不扩散条约》约束,不仅可应用于实战,还可合法出口。

除了我国,美俄英等国均拥有这种武器。比如美国2003年就利用航空燃料和铝粉造出了爆炸当量约11吨TNT,被称之为“炸弹之母”的大当量温压弹;俄罗斯则于2007年造出了爆炸当量约44吨TNT,被称之为“炸弹之父”的大当量温压弹。

我国利用氢化镁材料研制的这种增强型温压弹,军事应用潜力巨大!一枚2公斤级的这种炸弹,爆炸产生的持续高温可烧穿3层甲板,可对航母等高价值目标构成直接威胁,军事潜力巨大。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反无人机作战,大范围的高温火球可瞬间对蜂群式无人机的攻击形成有效拦截。另外,持续高温亦可烧毁雷达、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还可通过高温火球破坏地下工事。

据一些军事专家表示,中国船舶705研究所作为海军武器研发核心单位,其主导的这项技术或将优先应用于反舰导弹战斗部。若鹰击-18导弹换装氢化镁战斗部后,爆炸火球直径可从30米扩至80米,威力提升数倍。

不过,作为热爱和平的国家,这项技术将始终服务于和平发展,旨在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稳定。其实,相较于将氢化镁材料制成炸弹,我们更希望用它来发展新能源。

4 阅读:1311
评论列表
  • 2025-04-22 21:17

    小编应该是间谍!暴露中国的军事机密

  • 2025-04-22 21:18

    小编有间谍嫌疑

  • 2025-04-23 06:32

    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只是造这个来防止阿三,棒子,小鬼子,殴米白皮而已,因为它们心怀鬼胎

  • 2025-04-23 06:38

    2公斤就能形成几十米的火球,反舰导弹战斗部起码都上百公斤,那不是把舰船直接烤熟了?

  • 2025-04-23 12:13

    不务正业[得瑟][大笑][哈哈笑][墨镜]

  • 2025-04-23 12:50

    好好好!

艾牛科普君

简介:科普创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