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策略研究

尔芙聊课程 2025-02-28 20:20:47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以单摆运动这节课为例设计学习项目--实践作业,制作自己想要的钟摆,对项目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究,并由此总结出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策略,在项目中学生制作钟摆转化为对单摆的一个深入研究,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物理模型,有助于学生对单摆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

引言: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与新课改要求一致,重视学生对物理原理的掌握,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学习的空间,实现自我知识的梳理,完成物理模型建构,最终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项目式学习概述

项目式学习的要求:1.学习目标的确定要认真的考虑,不应该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适当;2.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展示舞台,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做好引领者的角色,找好自己的定位,通过项目式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的主要特点为:1.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项目式学习,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引导,以学习目标为指向,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发掘真实可见的物理情境;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教师创设的情境足够真实,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征服欲,促使学生主动探讨并利用可利用的多种资源,学会新的知识;3.学习方法的丰富性。项目式学习大多需要多种方法,如知识点记忆、动手实践、实际操作等。

项目式学习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课题选择

项目式教学的课题选择要依据新课改还要结合课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项目式教学进行合理规划。

2.项目确立

单摆运动是选修3-4中简谐运动的一个重要应用,主要围绕单摆运动规律来展开,新课改对单摆运动的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单摆,了解单摆的周期公式,通过实验清楚认识单摆运动规律。项目式教学法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考察重点,新课标对单摆的要求;通过实验,学生要学会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为了设计单板运动的项目方案,首先教师需要设立一个实验活动的导入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这个问题需要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能毫无关系,因此在讲述这节课时,应该从寻找生活中的单摆入手来设置导入问题。单摆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可以利用单摆的等时性来设计一个钟表;宇航员可以拿一个摆长确定的单摆去测一个未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g;在心理学上还可以利用单摆来进行催眠,因此学习单摆知识,用单摆制作一个钟摆,并制定相应的实验方案,是决定学生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的关键,决定着学生的简谐运动知识单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于是,本次实验的驱动问题就是你了解单摆吗?你可以自己制作一个自己想要的钟摆吗?实践通过学生制作钟摆的整个过程,加深对简谐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项目规划

导入问题确定后,我们就可以实施制定的项目计划了,为了解决导入问题,学生需要大致经过这样的几个步骤:了解单摆,知道单摆的周期公式,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要回顾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和读数规则,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还有秒表的使用方法以及读数技巧,最终学生可制作一个自己想要的钟摆来进行展示与讲解,因此合理的分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4.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分为4个阶段

导入问题

教师可拿一个老式钟表,让学生观察钟摆的摆动,学生拿秒表计时来计算钟摆摆动一个完整的周期所需要的时间,然后让学生思考钟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接着同学们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的同学认为中摆的周期与摆动的高度有关;有的同学认为与摆长有关;还有的同学说与钟表下方重物的质量有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课前小实验,粗略得出实验结论,最终教师总结说,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不断进行实验,最后由惠更斯提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 ,就是说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紧接着教师可提问学生:那如何制作一个自己既定周期的钟摆呢?大家可以相互讨论,统一答案,先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教师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组5-7人,教师在此之前已向实验室申请所需实验仪器。

项目设计与进行

各个实验小组利用相关理论知识设计好实验后,进行组装实验仪器,每个组员分工合作,负责自己的事宜,这种由自己亲手做的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并学会各种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项目展示与交流

在固定测量仪器前,教师可提问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设计实验方案,如此次实验对小球、小球摆动的角度以及细线有什么要求?是应该把悬线水平放置测量长度,还是让小球自然下垂时测量长度?摆线的顶端是缠绕在铁架台上即可,还是需要用夹子固定,防止移动?在测量周期时是要从小球摆动的最高点计时还是要从最低点计时?原因是什么呢?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交流探讨,最后学生会修正自己先前的实验方案,开始进行实验。

学生在进行实验室要分工合作,同学A可测量绳长,同学B可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则摆长为绳长加上小球的半径,同学C和同学D共同负责秒表的计时与数单摆在此段时间内全振动的次数,同学E负责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同学E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可采用多种方法,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L或者 所以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也可作图,以L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则图线的斜率为 ,来减小实验误差。当然刻度尺、游标卡尺、秒表的读数也对实验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可互相交换角色,多次进行实验。

学生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后,便可开始自制特定周期的钟摆,需要先计算对应的摆长,在计算摆长后,学生又可反过来再次进行实验,验证自己制作的钟摆的精确度。

教师总结与点评

教师在每组实验后对其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过程、实验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实验步骤设计,也体现了同学们对单摆知识的理解,互相展示交流的过程也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结论

通过本次学习可以发现项目式教学,可以克服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所脱节的情况,学生学习单摆运动这个“知”,并体验利用单摆知识来自制钟摆这个“行”,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学会操作实验仪器,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

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得项目式教学法的最大特点:综合实践性较强。在当今的教学情境下,若能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可以让学生深化物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