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安徽省文旅产业再出创新举措。记者获悉,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印发《安徽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十条举措》,明确将对20个“文旅消费新场景项目”给予最高10万元激励,重点支持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互动式观展及游玩项目发展,为文旅融合注入“科技动能”。
政策加码:10万元激励点燃创新热情根据《举措》,安徽省将围绕“拓展文旅消费空间”目标,遴选20个具有示范性的“文旅消费新场景项目”,省级财政对入选项目给予10万元专项激励。政策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旨在通过真金白银的支持,激发市场主体在元宇宙技术应用、沉浸式业态创新等领域的积极性。
“此次激励措施是安徽省落实国家元宇宙产业政策的生动实践。”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印发的《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安徽正以场景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元宇宙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虚实共生的消费新空间。
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重塑文旅场景在黄山风景区,游客佩戴特制设备即可“穿越”四季,在虚拟世界中饱览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合肥机遇时空X-META・全感VR乐园内,《风起洛阳》《大唐奇遇记》等全感VR产品让国潮文化“活”起来,开业以来已吸引超4万游客打卡;芜湖方特主题乐园的《女娲补天》项目,则通过4D特效与动感座椅,带游客沉浸式拯救上古世界……
这些项目正是安徽元宇宙文旅创新的缩影。政策鼓励文博场馆、景区景点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开发沉浸式展览、互动式游玩项目。安徽博物院“徽风皖韵”陈列展利用全息投影让文物“开口说话”,李鸿章故居沉浸式研学项目则让游客化身晚清官员,在剧情中感受历史变迁。
场景创新:从“看景”到“入景”的升级政策推动下,一批元宇宙新场景如雨后春笋涌现:
商业空间: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引入全省首个元宇宙主题体验馆,蜀山万象汇打造可移动式XR体验店,提供《丝路荣耀》《斗宿·天机觉醒》等原创IP体验。
公共空间:各地利用工业遗址、公园等打造开放市集,如逍遥津公园摩天轮结合VR技术,让游客360°俯瞰城市美景。
乡村文旅:发展“村咖”、田园音乐、乡村剧场等新业态,如庐江县引入“数字乡村”项目,让游客在虚拟现实中体验农耕文化。
产业联动:构建元宇宙生态闭环合肥市近期发布的《元宇宙产业发展计划》提出,到2026年将培育50个以上商业元宇宙“网红”店铺,挖掘智慧文旅应用场景10个以上。政策协同下,安徽已形成“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商业转化”的闭环:
技术支撑:合肥高新区元宇宙产业规划明确“1+4+5”发展路径,布局算力、算法、内容生态。
资金支持:一季度省财政已下达近6000万元文旅融合资金,支持项目孵化。
生态构建:推动建立元宇宙开源社区,鼓励用户参与内容生产,形成“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未来展望:打造全国元宇宙文旅高地“安徽正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场景创新三端发力,力争成为长三角元宇宙产业发展示范区。”合肥市副市长王连贵表示。随着激励措施落地,预计未来两年全省将新增元宇宙文旅项目超百个,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加速文旅产业向“体验经济”转型。
从虚拟黄山到全感VR乐园,从数字文物到沉浸式研学,安徽正以科技之笔,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这场元宇宙赋能的产业升级,不仅为游客带来“入景即入画”的体验,更将激活千亿级数字文旅市场,为全国提供创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