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进一步优化升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精准服务企业和群众,大力推行“无事不扰”“企呼速办”服务机制,近期,我区进一步优化升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同高效的“办不成事”服务体系,覆盖区政务服务中心、各专业服务大厅、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业园区、平台企业、商圈等24个服务站点,聚焦群众企业办事中的“疑难杂症”,以“兜底服务”破解“办事难”“来回跑”等问题,切实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专窗兜底,破解“疑难杂症”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主要受理因政策调整、历史遗留、材料缺失、跨部门协调不畅等原因导致的“办不成”事项。通过“专窗受理、专人跟进、专项服务”三级响应机制,实现问题分级处理:复杂问题联动部门协同解决,疑难问题统筹研判攻坚解决。
机制创新,提升服务质效
(一)全流程闭环管理。依托信息化系统,实现“受理—转办—跟踪—反馈—归档”全流程闭环,确保每件诉求限时办结、全程可溯。
(二)多部门联动协作。组建“办不成事”协调团队,针对跨部门、跨区域等复杂问题,快速协调资源,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三)线上线下一体化。开通线上受理渠道(“办不成事”诉求反馈二维码),与线下窗口形成互补,拓宽群众反馈路径,提升响应效率。

服务升级,推动长效治理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仅是问题解决平台,更是政务服务优化的“晴雨表”。通过分析共性问题,推动流程再造,建立常见疑难问题协调机制,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的跃升。同时,结合“好差评”制度,倒逼服务提质增效。
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区将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切入点,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拓展覆盖范围,探索在商业楼宇、企业服务站点延伸服务触角。强化智能化支撑,探索AI智能辅助研判系统,提升复杂问题处理效率。完善制度保障,建立疑难问题联席会议机制,从制度层面破除隐形壁垒。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体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服务理念。下来,我区将持续以“小窗口”推动“大改革”,打造更高效、更温暖的政务服务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惠城区政数局,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