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不缺大飞机产能,也不缺市场,缺的是一个“既能让外界理解又能避免美国破防”的理由。因为在中美本轮贸易战爆发之前,中国商飞一直处于被美欧压制的地位,中国想要扩充产能,让国产大客机进入他国市场,困难重重,而今美国竟然给到了中国主动破局的机会。
据悉,在美国对华商品加征145%关税政策出台之后,作为对等反制,中国对来自美国的商品加征了125%的关税。反映在线下,中美贸易开始暴减,一些已经签订的合同或正在生效的合同,受两国超高关税的影响,不得不取消或者中途暂停。
比如中国就拒收了波音生产的737MAX9客机,哪怕这架飞机已经抵达了舟山的机场。分析指出,中方潇洒“退货”背后,凸显了中国强劲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工业产业链,能够实现对美国高端产品的逐步替代,而这在20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很遗憾,“信息茧房”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依旧秉承“美国世界第一”旧思想的波音CEO凯利·奥特伯格在获悉上述消息后,只轻飘飘的回了一句,称“中国客户已经停止接收飞机,但我们会给客户一个机会,如果他们还想要接收这些飞机的话”。
地球离了谁都会转动,有些话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波音总裁但凡对中国产业链发展现状多一些了解的话,就不该说出这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因为中方早就料到了特朗普会发动对华贸易战,并为此做好了全面的应战准备。
消息显示,就在波音总裁话音刚落之际,中国国产大客机产能正大幅爬坡。中国商飞位于天津的生产基地加班加点生产C919,计划将该型飞机的产能从之前的数十架提升至接近100架。另外,空客也在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对其位于天津的工厂进行产能扩张。
原本想掐中国的脖子,美国未曾想或因此失去中国市场,甚至“助力”中国商飞就进入欧洲空域和欧空局达成共识,如此特朗普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妥妥的贸易战输家?自知“理亏”的特朗普,为了止损,就亮明最新态度,向中国递出三句“软话”,尽管这并非出自真心。
第一句话:特朗普宣布可能大幅降低对华关税;第二句话:特朗普暗示中国在自己第一任期未能按照合同规定,购买相应金额的美国商品;第三句话,特朗普又拿“芬太尼在美国泛滥”一事大做文章,试图混淆视听,让中国为此承担责任。
对此只想说,特朗普想多了。因为贸易战是现代战争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兼具杀伤力和破坏力。当特朗普坚持祭出“超级关税”,对近乎所有与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进行“无差别打击”,很多事情就已经失去了控制。
反映在政治层面:各国普遍反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开始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和美国的单极霸权做斗争;反映在经济层面:“贸易保护和经济孤立主义”兴起,针对外资的报复性措施将会越来越多;反映在民生层面:一些小国弱国因为无力抗击外部风险,就只能成为“美国霸权”最先收割的对象。
于中国而言,特朗普的激进关税政策,可视为自身从外贸大国朝着内需大国转向的推进器。美国不是不希望中国出口更多高价值商品吗?那么好了,中方就先完成“国产替代进口”,让中国14亿人的市场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