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菜菜,今天跟大家讲的内容是成长这回事。最近刷到腾讯新闻有个#25岁被裁程序员转行送外卖#的热搜,评论区有人说"二十五岁人生就废了",我却从这位小哥凌晨三点拍的送货vlog里,看到路灯下那个被拉长的影子,分明写着成年人才懂的孤勇。
前阵子微博热议的"EDG老将明凯复出"事件,完美印证了成长的本质。这位电竞选手在2019年退役时说过"我的时代结束了",可当队伍去年深陷保级赛时,29岁的他顶着全网嘲讽重新连接。电竞圈流行"电子竞技不需要老年人"的梗,但他在今年春季赛用五杀操作打脸所有质疑。你看,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等世界给你让路,而是明知可能再次翻车,仍敢把人生挂上五档往前冲。
那些总把成长量化成证书和存款的年轻人,建议看看新周刊刚做的《中国青年真实成长报告》。数据显示78%的00后认为"失败经历比获奖证书更珍贵",这届年轻人开始明白,朋友圈里九宫格精修图背后的真实人生,往往是由无数个蹲在消防通道吃外卖的深夜拼成的。就像最近爆红的B站up主"外卖老张考研记",32岁的他边送餐边背单词,录取通知书寄到站点那天,监控里他蹲在快递架旁哭得像条狗。
心理学有个"黑匣子理论"说透了成长真相:每个人心里都有个装着伤痛的盒子,有人终身不敢打开,但真正成熟的人会定期清点这些碎片。就像微信读书年度榜单推荐的《重生之书》,作者详细记录自己破产后送快递的183天,书中那句"当西装革履变成工装裤,我终于看清自己不是掉价,只是落地了"让二十万读者破防。
其实成长哪有什么金钟罩,不过是把玻璃心炼成不锈钢。看最近豆瓣"逆袭小组"里985毕业生分享当保洁的心得,小红书"废物利用计划"中宝妈展示用裁员赔偿金开的工作室,你会发现:人生真正的转折点,往往都伪装成走投无路的样子。就像罗永浩在"真还传"纪录片里说的:"当你不再纠结摔得多难看,爬起来的速度反而更快。"
所以别信那些"三十岁前必须完成清单"的毒鸡汤,看看央视网刚报道的56岁阿姨自驾游中国,瞧瞧虎扑上48岁程序员自学AI拿下百万年薪的帖子。成长这场无限游戏,比的从来不是装备多华丽,而是残血时还敢不敢闪现开团。记住,能让皱纹变成勋章的,永远是你今天敢不敢走出舒适区的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