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与武则天同样有着智慧和手腕的女人,她虽然没有登基,却行使着跟皇帝一样的权力;她虽然没有称帝,却号令天下,将大宋治理的井然有序,繁荣昌盛。她就是大宋朝的皇后——刘娥。

刘娥作为古时候封建社会中的一名女性,能将大宋治理的如此清明太和,能使百姓如此安居乐业,她有着怎样的手腕和智慧?她到底是个一个怎样的人呢?
01、
刘娥祖籍太原,她的祖父刘延庆曾任后晋、后汉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在宋太祖时任虎捷都指挥使,母亲庞氏是一位温婉贤淑的女人。
刘娥的出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据说,刘娥的母亲曾经梦到明月入怀,不久便有了身孕,后来就生下刘娥。这么说来,刘娥的人生注定是不平凡的。
不幸的是,在刘娥出生不久,父母就相继去世。年幼的刘娥只好被寄养在外公庞家养育。寄人篱下的日子,让刘娥从小就懂得乖巧,也学会察言观色。

刘娥长大一些的时候,就离家学习歌舞,为了生计在街头卖唱。但是这种卖艺的日子并不足以维持生计,所以在十三岁那年,她就嫁给银匠龚美为妻。
婚后不久龚美带着她去了京城做生意,但生意总是有赔无赚。身无分文的龚美就打算将刘娥卖掉换取银钱,于是强行将刘娥卖到韩王府做歌女。
殊不知这一卖,刘娥的命运彻底发生了改变。刘娥年轻貌美,歌舞美妙,身段极好,在一众歌女中非常亮眼,这引起了韩王赵恒的注意。于是赵恒将她留在身边,两人整日形影不离、如胶似漆。
因为太过放纵,赵恒变得精神萎靡身形消瘦,宋太宗看在眼里,于是悄悄召来韩王的内侍询问情况,内侍不敢隐瞒,于是将赵恒和刘娥夜夜笙歌的事情两告诉了宋太宗。
宋太宗一听,自己的皇子竟然与身份卑微歌姬搅在一起,顿时龙颜大怒,即可命令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紧接着又给他娶了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为正妻。

赵恒不敢违命,但又舍不得刘娥,于是将刘娥秘密安置在王府指挥使张耆家中。赵恒只有在夜里才悄悄来到此处与刘娥私会。刘娥在这里做秘密情人,一当就是十五年。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十五年里,刘娥并没有虚度光阴,而是每天与书为友,不停研读史册典籍,以此来充实自身,使知识得到沉淀且有了明确的人生方向。
02、
15年的等待,终于熬出了头。997年,宋太宗驾崩,赵恒登基,是为宋真宗。登基后赵恒很快将刘娥接入宫中,专房擅宠。

得到皇帝的专宠她亲眼看到权势带来的尊严和利益,于是也让她有了渴望培养自己权力的野心。
有了早年寄人篱下的经历加上十五年来熟读史书,此时的刘娥今非昔比。她愈发懂得怎么走好人生这条大道,怎么笼络人心培养自己的势力。
她首先将目标对准了同样受皇帝宠幸的杨淑妃。刘娥不时向宋真宗夸耀杨淑妃,杨淑妃知道后非常感激。刘娥还经常约着杨淑妃在御花园一起游玩,同时赠与一些首饰宝珠,渐渐地,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情同姐妹。
其他嫔妃看到刘娥的热心和善良于是也纷纷于她交好,这样一来,刘娥成了众嫔妃中最核心,最有亲和力的集团人物。

不过还有一件事令刘娥非常痛苦,那就是自己出身卑微,而其他嫔妃都身世显赫、出身名门,这让她难免心生妒忌。不过聪慧的她自有办法搞定,她借他人之口,对外宣传自己本是前朝大将军刘通之女的身份,又将前夫龚美称其为兄长,改为刘姓。
这一招果然奏效,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纷纷登门拜访,刘府门前车水马龙空前繁盛。如此一来刘娥便成了一个拥有显赫家世的人。
一切都铺垫好了,刘娥的人生犹如上山登阶一般渐入佳境。
恰在此时宋真宗的皇后因病去世,皇后之位空缺,宋真宗想立刘娥为皇后,然而却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理由是刘娥出身低微,没有子嗣,没有资格统领后宫。
刘娥听到这些反对的声音后不慌不忙,她拿出自己认祖归宗将门之后的身份,亮在了大臣们的眼前。
而子嗣问题,刘娥早有准备。她因自己多年未诞下子嗣,早就让侍女李氏侍寝宋真宗且生下了一名男婴,(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刘娥将这名男婴抱过来亲自抚养。子嗣问题岂不是顺利解决?

在宋真宗的支持下,大臣虽然心里明白,但也不敢再冒险阻止了。1012年刘娥顺利坐上了皇后的宝座,走向了人生的辉煌。
成为皇后的刘娥,这时才展现出了她的政治才能。因为宋真宗身体患病时有反复,刘娥不但每日悉心照料他,还在他的授意下处理各地奏章等一些繁杂的事务。
刘娥处理政务细心、周密、谨慎,可谓一丝不苟。宋真宗很是欣赏她,朝廷大臣及后宫的嫔妃们也都对她心生敬畏。
刘娥处理朝政日渐熟练井然有序,宋真宗愈发信任和依赖她。这使得刘娥的野心渐渐膨胀。她开始安插密探于大臣之家,试图掌控整个朝政。

宰相寇早已看出刘娥的野心,与宋真宗意欲安排太子监国。然而计划败露,刘娥立即采取行动,将寇准及其他涉案官员一并贬谪。为求自保的部分官员打算冒险起兵杀死刘娥,但都被刘娥抢先一步巧妙化解。
这样一来朝中大臣见识到刘娥的厉害,人人自危,俯首称臣。刘娥总揽朝政,成了大宋的主宰者。
03、
1022年,宋真宗去世,十三岁的宋仁宗登基,尊刘娥为皇太后。因为仁宗年幼,刘娥代为处理朝政。然而此时的刘娥却渐渐表露出一些异常的迹象,似乎有称帝的意思。
突然有一天,刘娥在接受群臣朝拜的时候身穿帝王龙袍,并询问在场大臣对武则天的看法。大臣们面面相觑,知道刘娥的想法,于是跪下纷纷劝谏说武则天是唐朝的罪人,万万不可效仿,刘娥听后陷入沉默。

不过还有一些见风使舵、趋风附势的官员上书劝谏娥让她效仿武则天称帝。刘娥再次询问朝臣的意见,一些忠正耿直的大臣们指出,如果这样做仁宗将处于何种境地?刘娥听后,沉思了很久最终还是将鼓动她称帝的奏折撕碎。
刘娥曾两次身着帝王衮服,前往宋朝太庙,向历代帝王行祭礼。这一做法引起了大臣的一直反对,为了妥协大臣意见,她只好将龙袍做出了一些调整。减去帝王衮服上象征忠孝和洁净的宗彝和藻两章图案,不佩戴象征男性帝王的佩剑。并在行礼时展示出她作为太后的身份。
只是祭祀完不到一个月,刘娥便染上重病,不久便因病去世。病中,刘娥一直身着龙袍,临终前她数次拉扯自己的衣服。宋仁宗问群臣这时何意?群臣说:这是太后不愿意穿龙袍去见先帝。于是,宋仁宗下令为刘娥穿上皇后服饰。
刘娥专权不愿将政权还给宋仁宗,并时常身穿帝王服饰,引发宋廷重臣的不满,但是在大臣们的极力阻止下,刘娥还是抑制了自己的欲望。其实对一个迷恋权利的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已实属不易。

她虽然迷恋权利,但她为宋朝做出的贡献是值得历史铭记的。
其一她终结了“天书”运动,稳定了政局。
其二她结束了党争,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三她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国家发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她的这些措施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娥的人生富有浓重的传奇色彩,她从一个卖艺的歌女,一路摸爬滚打成为大宋朝的女主人,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宋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值得历史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