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皇后又称李三娘,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李皇后出身贫苦之家,相貌却非常出众,后来嫁给刘知远为妻。

刘知远称帝后,立她为皇后,刘知远去世,她的儿子刘承祐即位,李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李皇后在分析国家政事方面很有见地。乾祐三年刘承祐要杀三名朝廷老臣,此事牵涉到枢密使郭威。
李太后全力阻止此事,但刘承祐不听,郭威举兵反抗刘承祐,刘承祐欲带兵出城交战,此时李太后再次出来阻止,但刘承祐仍旧不听,最终导致兵败被杀。
郭威进入汴都城,对李太后尊敬有加,李太后推戴郭威称帝。郭威即位后,侍奉李太后如亲生母亲,让她居住在太平宫,并上尊号德圣皇太后。
李氏,是榆次郡鸣李县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郭家堡乡鸣李村。李氏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之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而刘知远的出身也同样低微,少时的刘知远因家庭贫困充军当马奴,他在晋阳牧马时遇到李氏,遂对这位清秀端庄的女孩产生了爱慕之情。
为了能娶到李氏,刘知远托媒人向李家提亲。然而当李父知道刘知远家庭一贫如洗后便一口回绝了。
刘知远知道按礼法来是走不通的,于是干脆找了几个要好的朋友,趁着夜色到李家抢亲。

还没等李家反应过来,李氏早已经被抢走了。后来李氏生下儿子刘承祐。刘知远也并非平庸之辈,在常年的征战中屡建军工,继而升任河东节度使、封北平王、李氏也因此被封为魏国夫人。
李氏聪颖灵慧,很有头脑,她在刘知远建功立业的征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助作用。
在刘知远起兵太原时节,因军中物资匮乏军饷不足,刘知远决定要向当地百姓征收重税。
李氏知道后,急忙前来劝说刘知远道,如今起兵,是举着为百姓谋幸福的旗帜去讨伐,现在老百姓还没有得到恩惠,而我们先开始向他们掠夺,这样会招致民怨,事情怎会成功呢?不如将后宫中的财物都拿出来已充军饷,虽然不足,但可以慰劳感化将士们,这样将士们的心才往一处使。

刘知远深以为然,于是采纳了李氏的建议,将后宫中财物统统拿出来充当军饷。如此一来刘知远果真赢得了众将士的心。
随后刘知远顺利称帝,当然李氏这位贤内助功不可没,遂被封为皇后。只是刘知远当上皇帝后,在第二年就去世了,儿子刘承祐继位,是为汉隐帝,尊母亲李氏为皇太后。
当上太后的李氏按说可以享儿子之福,颐养天年,但是身在权利中心的朝廷,这个是非之地永远有解决不完的矛盾。
950年,隐帝在宠臣的怂恿下,准备杀死朝廷的两位重要大臣,并且还牵涉到枢密使令邺都郭威,太后知道了极力出面阻止。然而隐帝不从。
郭威得到消息后,很快举兵来反,李太后劝隐帝按兵不动,促使君臣和解,但是隐帝不听出城交战,最终兵败被杀。
郭威入京之后,对李太后以母相待并请太后临朝听政,李太后推戴郭威称帝,自己移居太平宫,郭威对其侍奉周到,并上尊号德圣皇太后。

951年,郭威建立后周。郭威之所以对李太后照顾有加,主要是因隐帝要杀郭威时,李太后极力反对,所以郭威感恩才视其如亲母。又过了三年,也就是954年,李太后去世。
李太后洞悉世态变化,在劝阻儿子息战方面虽然没有成功,但却赢得了郭威的尊重,能够安居于宫中,得以寿终正寝,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