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
觉得这是最有能量、最有灵气的文字,就如这片空灵的仙境,身虽未至,身已神往。
李娟的文字最初给我的印象是清新脱俗,似灵动活泼,似绵雨掠过,似清风吹拂,给人的感觉很温柔,宁静,和谐,能让人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她才思文笔与所写故事相映成趣,使得阿勒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跃然纸上,仿佛让读者亲身置身于那片土地,感受其独有的气息。
我是通过《我的阿勒泰》电视剧,认识李娟的,未读她的作品,早已久闻大名,读罢之后,对她笔下的人物和风景意犹未尽。
尤其是李文秀和巴太之间青春悸动的情感展现。

李文秀的第一次出场,是以一个餐厅的服务员,为了生活,为了追求梦想,她一边打工,一边趁空余时间跑去听刘老师的讲座,并怀揣着一个作家的梦想给刘老师留言。
刘老师的回复,给她指引了写作的方向,刘老师说:“大部分作者,尤其是有天分的作者,之所以写作,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表达欲望,和很明确的书写对象,如果你不知道从哪下手的话……那就试着从自己生活写起,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就是因为这句话,文秀立志等攒够了钱,一定要去北京闯一闯,完成自己的作家梦想。
可是,刚回餐厅就被心机女抨击,还抢她的日记读给其他人听,嘲讽她,挖苦她,后来因为蹦手蹦脚的,打破了餐具,被餐厅老板开除了。
无奈,她只好选择回阿勒泰老家与母亲张凤侠和奶奶一起生活。

巴太的本是在马场工作的,因为哥哥木拉提喝酒被冻死,家里的三百头羊,七头骆驼,二十匹马,父亲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被父亲硬拉回草原,继承他的家业“放羊”。
所以,在这冥冥之中,文秀与牧民的小儿子巴太相遇了……
巴太实在太耀眼了,每次出现在文秀面前,不是策马奔腾,就是骑马时的矫健身姿。他就像阿勒泰大地上的一股清新的风,带着草原野性袒露着灵魂纯粹,散发着迷人的荷尔蒙气息。
那一刻,哪个少女不向往和这位草原王子,一起奔驰在旷野的草原之上呢?(反正我已经彻底沦陷了……)

巴太与文秀第一次相视那一刻,巴太深深地被这个清新脱俗的汉族女孩吸引了。而李文秀眼里的巴太一个高大又惹不起的草原王子。
而后,文秀为了自己在失业后,想通过帮妈妈排忧解难,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便挑起帮妈妈要账的事儿来,于是便挨家挨户去要账,结果,账没要回来,还被狗追一路。
之后,为哈萨族人的指引下,她决定去巴太哥哥木拉提家要账,而木拉提因为喝酒冻死了外面,此时,家里人正给他办丧事。
于是,文秀在不知的情况下,往木拉提家赶去,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溪,要经过小溪必须要走独木桥,看着这又小又不平的独木桥,文秀退缩了,决定绕道而走,刚有这个想法时,无意间看到“草原王子”巴太就靠在树后看着她,为了不让巴太小看自己,文秀还是以身冒险,带着恐惧的心走上了独木桥,走到一半的时候,结果,被巴太一声“恶作剧”,文秀吓到跌落水中了。

巴太来小卖部,是想问清楚他的哥哥木拉提是不是承诺过托肯,如果改嫁了孩子也一块带过去,可是碰到张凤侠母女太忙,便一直站旁边等着,在文秀收拾时,拿出上次回来从树上掉的马头,巴太赶紧凑上去说:这是我小时候骑的马,是蒙古马。怎么跑到这里了?
文秀解释说,这马头是从树上掉下来的,像是一种神秘的巫术。巴太问:什么是巫术?于是,让文秀拿铁丝和钳子,但他接过铁丝就走了,故意没有拿钳子,让傻傻的文秀拿着钳子,屁颠屁颠跟他在屁股后面。
挂好马头后,巴太又给文秀普及了他们哈萨克族的风俗,巴太说:马头树,没有巫术,只有怀念。
这让刚从大城市回来的文秀耳目一新。相比喧嚣的城市,她反而喜欢上了这片草原,恰如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如此,巴太成功地拉近了与文秀之间的距离,从此,文秀心里总盼望着巴太的出现。

有一天,文秀累了,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一躺,睡上了午觉,巴太骑着马踏风奔来,文秀熟睡的样子太美,巴太心动了,忍不住端详好大一会,无意间看到文秀的鞋带松了,下一秒甜炸了。以为他会帮文秀把鞋带系好,结果文秀醒站起身摔了一跤。
咦,原来巴太故意将两只鞋带系一起了,文秀气不过,找巴太理论,结果巴太装作不知情,还装好心帮文秀解开鞋带,文秀也被他这一操作,搞得一愣一愣的。

在夏牧场安定下来后,张凤侠去找老乡买羊,文秀替母亲张凤侠看店,在给别人送东西的时候,碰见了巴太在草原上放羊,文秀高兴得向巴太挥了挥手。
巴太看见是文秀,站起身骑马,明明是冲着文秀骑去的,这让文秀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结果,他猛然一调转马头,从文秀身旁绕过,他这一操作,整得文秀都懵圈了,傻傻愣在那里。
下雨天时,巴太接过嫂子托肯手里的奶酪跑去了小卖部,实则就是想见文秀,一进屋就被文秀用袋子接雨水的创意惊呆了。嘴里边夸文秀厉害,边说有件重要的事要跟文秀说。
文秀一顿狂喜,以为高大帅气的巴太要向他表白,当巴太凑过来时,文秀的脸颊便泛起了一抹红晕。可当巴太说:我父亲偷藏猎抢之事不要说出去,他很快就要上交了。
文秀瞬间一脸尴尬:“啊,就这事啊?可能是我不太擅长说谎,但这件事我会保密的。”
巴太坏坏一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接着两个年轻人说说笑笑,可是这甜蜜氛围被猝然出现的村干部撞破。巴太不好意思,赶紧把话题转移到文秀的奶奶身上,巴太说:“奶奶,我走了,我爱你奶奶!”
可爱的奶奶平时虽糊涂,但是关键时刻她可不糊涂,她回道:“没看出来!”

这“醉翁之意不在酒”,连老年痴呆的奶奶都看出来了。巴太尴尬地笑了笑,将剥出舍不得吃的一小把核桃仁,临走的慌乱中,飞快塞向文秀掌心。
巴太慌乱之下,忘记了嫂子托肯交代的事情,回来后,嫂子托肯问他有没有买搓衣板,巴太谎称小卖部没货了。托肯抱怨着:“都说了一年了,没人在乎,我倒要看看我走了你们谁洗衣服。”

托肯邀请文秀一起去参加表弟的婚礼,文秀问:“巴太去吗?”
托肯说:“他早都去了。”
文秀到那里后,到处找巴太,托肯告诉她,巴太在参加叼羊比赛,托肯指着高大帅气穿白衬衣的巴太说:“你看,最帅的那个,就是我的小叔子了。”
文秀内心一顿狂喜,此后满眼都是巴太!

晚上,文秀闻着琴声凑过去,发现巴太和库兰正在共同奏响着哈萨克民歌的优美旋律,巴太缓缓吟唱着,文秀看着有点莫名伤心,这时托肯说:他们都说巴太和库兰很般配,说到这,转头看到文秀红着眼,识趣地又说,我看也没那么般配嘛,此时文秀异常失望,深感自己长久以来都在一相思之中。
文秀跑去跟托肯尬舞,结果,巴太又出现在文秀面前,拉着文秀去套马,而且透露库兰心上人不是他,他的心上人也不是库兰。
他没有直白说他的心上人是文秀,而是反问文秀,他的心上人不很明显吗,是谁见证踏雪第一见步的?
巴太好几次吊着文秀的胃口,文秀听了,刚有点小窃喜,羞答答地跑开了,以为巴太会追过来进一步表白,结果巴太去追踏雪去了。
又一次留下文秀一个人原地跺脚……

巴太在文秀家可干了不少活,其实,巴太就是找借口串门接近文秀。实在没活干,巴太就自己找活,这不拉着文秀去刨树皮去了。
巴太对文秀说:你不是没有纸了吗,桦树皮油性高,你叠一下折一下,都没问题的。
两人之间的相处又纯真又暧昧,其实,我个人特别喜欢两个人暧昧时期的笨拙与羞涩。
有一天,巴太和文秀在森林散步,伴着月光如水,巴太转头看到面带微笑的文秀的脸,他看呆了,不过这仅仅短暂的两秒,回过神后他,慌乱地四处张望,吞了吞口水,对文秀说:
“夏牧场有很多当地男人,他们去小卖部买东西的时候,你不要太热情,要凶一点,不要笑,不然你会有很多男朋友的。”

说完紧张地离开了,差点把自己绊倒。
其实,巴太表面上是一个高大淳朴的养马糙汉,但实际上内心柔软细腻,纯真善良。但巴太也有点自卑感,因为在他的眼里,文秀与哈萨克族所有女子不一样,文秀带有灵气,就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巴太的心。
巴太觉得,文秀是一个让人触不到摸不着的女孩,巴太喜欢文秀,但又不敢直接表白,怕吓到文秀,所以很多次都小心翼翼的试探地文秀,玩着一手欲擒故纵,好几次都“坑”了文秀,不过文秀也乐在其中!
就如剧中的那句:人与人之间产生友情或者爱情,是由于被看见。所以在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见你。
巴太和文秀清楚地看见了彼此!

巴太是旷野的风,文秀是林间的梦。巴太踏雪而来,文秀一眼万年。彼此心动,山河澄澈!
只是后来,故事的结尾,巴太和文秀的爱情被按下了暂停键。
因为巴太为了救文秀,忍痛射杀了踏雪。文秀亲眼目睹看到了巴太失态的痛苦,文秀也由此内疚不已。
就这样,他们没有说分手,也没有说再见。两人之间已经再没有了联系。巴太去了青岛,三年杳无音信。文秀也去了北京完成了她的梦想,最终她还是回到了阿勒泰。
三年后,他们又在阿勒泰碰见,重逢一刻,二人像一颗掉入平静湖面的石头,荡起阵阵涟漪。

但也有人说,在巴太为女主杀了心爱的踏雪后,他们两就结束了!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最后,分享一段李娟在本书自序里所写的话作为结尾:
“愿你能通过我的眼睛和情感,体会到遥远的阿勒泰角落里的一些寂静、固执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