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发展的浪潮中,风向转变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前些年,山姆、Costco 这类会员仓储店在国内爆火,瞬间点燃了企业界对会员制的热情。
会员制仿佛被视为一把万能钥匙,众多企业试图借此冲破内卷的困境。铺天盖地的文章也在不遗余力地宣扬会员制的种种优势,似乎只要采用会员制,企业就能踏上成功的康庄大道。

这种观点的逻辑看似合理:会员制虽设有收费门槛,但企业一旦通过会员费实现盈利,便无需过度依赖产品销售利润。
凭借庞大的会员数量,企业在与供应链合作时可获得强大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成本,再将实惠回馈给会员。此外,会员制还能有效锁定一部分消费群体,会员付费后往往更倾向于在本平台消费,而非流向竞争对手。

简而言之,会员制的核心在于商家摆脱了单纯依靠商品差价或租赁货架盈利的模式,有了稳定的会员费收入,便可全心投入产品研发与优化。
以奈飞为例,其主要收入源于会员费,有了这笔资金,便能制作出精良的内容免费提供给会员,无需借助广告盈利,也避免了超前点映等损害观众观影体验的操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零售行业一边高呼消费降级,一边把会员制当成救命稻草,仿佛不搞会员制就会被市场淘汰。
然而现实却给了这些企业一记沉重的耳光。推行一段时间后,企业们发现情况并不乐观。消费者依旧只看重商品本身,会员体系不仅未能成功建立,反而让消费者一头雾水,搞不清交了会员费与普通消费有何区别。

商品品质未见提升,价格也没有降低,肉还是那块肉,菜还是那盘菜。就在这时,胖东来模式如同一股春风吹进了企业界。许多人开始反思,比起山姆这样的外来模式,胖东来这种本土企业的成功之道是否更值得借鉴呢?
会员模式遇阻后,大批企业纷纷转向学习胖东来。他们将胖东来的成功归结为人文关怀,比如对顾客无微不至的照顾,大幅提高员工待遇等等。不仅派人前往取经,甚至主动邀请胖东来团队来改造自己的企业。

在追逐利润的道路上,国内企业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一旦出现成功案例,便迅速研究分析,试图复制到自己身上。
但这种学习往往成功率不高,更多的情况是企业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最终既没能打造出中国版的山姆,也未能成就全国连锁的胖东来。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企业过于注重模式和低价竞争,追求短期效果,而忽视了长期主义。一个简单却常被忽视的道理是,山姆和胖东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山姆进入中国已有29年,刚进入时远没有如今的成功,蛰伏近25年才成为行业典范。同期进入中国的其他会员制超市,大多命运坎坷,有的倒闭,有的被收购,就连山姆在本土的竞争对手 Costco 在中国市场也未能一帆风顺。
同样,胖东来也不是在2025年才开始注重人文关怀的。早在1997年于东来创业开出望月楼胖子店时,就提出了 “用真品换真心” 的口号。这两家企业的最大共同点在于坚持长期主义,在低谷期没有盲目折腾商业模式,而是专注于修炼内功,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提及这两个例子,并非要否定会员制或胖东来模式,而是要强调商业模式并非企业成功的关键。
倘若山姆的产品、胖东来的服务不尽人意,那么他们的会员制和人情味还能获得成功吗?企业热衷于钻研商业模式,根源在于管理阶层总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认为企业成功源于管理,各类经管书籍也多如此阐述。

但从消费者角度看,消费者根本不在乎企业的模式,是否收取会员费、如何对待员工,都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
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企业不应一味陷入商业模式的内卷,而忽略了产品和服务这一核心,否则最终只能是自嗨一场。

就像当下我国的家电行业,他们历经数十年高速发展,已从增量市场步入存量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传统家电巨头激烈角逐,众多科技公司也跨界分羹。
在这一局面下,许多企业陷入价格战与成本控制的短期怪圈,通过降低成本、价格,加大渠道推广,让财报数据好看。但从消费者角度看,他们更在意家电稳定性,担心家电用几年就坏,坏了售后难寻,面临高额维修和置换成本。

此时的企业就亟需秉持长期主义思维,突破内卷。
有人说 “消费降级”,但我不认同。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从未改变。就像空调,从最初夏天用电扇,到后来必须用空调,如今冬夏都依赖,对空气质量、温度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只要需求存在,就必然会催生新的市场。比如在B端市场和高端住宅领域,对暖通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单纯进行价格竞争而忽视品质,最终结果只能是让客户选择外国品牌,拱手让出市场。
随着需求日益多元化、细致化,应用场景愈发广泛、复杂,制造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企业如今最应做的,便是坚持长期主义,将更多资源投入制造业,努力成为行业龙头,树立行业标杆。
唯有如此,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成功穿越下一个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本来源@IC实验室 的视频内容
别的超市学不来的地方是舍不得真给消费者实惠,不敢保证商品质量问题,舍不得给员工高福利,还剥削员工扣工资[笑着哭][笑着哭]
这些商家是精,不是傻。学胖东来学山姆那只用搞下形式主义就行,真要改动产品线给顾客让利,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机器换人,人没收入不消费。机器消费?
没有人家的格局和灵魂,皮毛都学不来的。
学了收费,别的没学[滑稽笑]
咱们古代老祖宗说了一句名言,那就是:粗猪吃不了细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