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一吨的废弃生蚝壳,被美国大量回收倒进海里,有什么目的?

艺术泛舟 2022-08-01 20:46:01

生蚝,由于味道鲜美,受到全世界各国海鲜爱好者的喜爱。那么大家吃完生蚝,生蚝壳是怎么处理的呢?大家肯定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还能怎么处理,不就随手扔掉了。

但是在美国纽约,民众们绝不会将生蚝壳随意丢弃,因为在这里一吨生蚝壳可以卖5000元的高价,美国每年都会回收约68万斤倒进海里,这是为什么呢?

美味又滋补的生蚝

在解答美国为什么要回收生蚝壳倒进海里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种美味又滋补的食物。

生蚝,又称牡蛎,还有海蛎子、蛎蛤、鲜蚵等别名,属牡蛎科或燕蛤科,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身体呈卵圆形且有两面壳,生活在温带和热带各大洋沿岸水域。世界上总共有100多种生蚝,我国沿海产的约有20多种。

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许多人唯独钟情于生蚝,在古希腊神话中生蚝是代表爱的食物,西方称其为“神赐魔食”、“海洋牛奶”,拿破仑有句关于生蚝的名言:“生蚝是我征服女人和敌人的最佳食品”;日本人则称生蚝为“根之源”。

生蚝不仅可以熟食,比如大家熟悉的蒜蓉生蚝;而且生蚝还可以生食,生蚝也是海洋中唯一可以生食的贝类。

想象一下,肥硕的乳白色软体动物,铺在冰块上,挤上柠檬汁,慢慢送入口中,仿佛海洋的滋味在体内扩散。

生蚝的滋味,诱发许多作家们的灵感,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里描述法国上层贵妇人们优雅地吃生蚝:“小方巾拖着,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壳扔到海里。”

村上龙在小说里细腻地描述生蚝滑下喉咙的感觉:“那是夏布利冰过的生蚝滑入喉咙时的感触。”

村上春树也对生蚝情有独钟:“先把西红柿和黄瓜切成丁,撒上干葱;又用红酒醋拌上压碎的黑胡椒,添了些酸辣味;然后柠檬切成块,用蚝刀把生蚝打开,放在盛了碎冰的盘里,围成一圈,又放些柠檬。”

生蚝除了美味以外,其营养价值也特别高,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活皮肤,壮肾补阳,并能治虚,解丹毒”。

生蚝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锌等多种营养物质和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现代医学认为生蚝有强肝解毒、提高性功能、净化淤血、滋容养颜、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除了生蚝肉,生蚝壳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药中就有生蚝壳这味药,能起到安神助眠、收敛止痛、平肝潜阳等作用。

美国大量回收生蚝壳的原因

但是美国大量回收生蚝壳并把它们都投入到了海里,肯定不是冲着生蚝的药用价值去的,那么美国究竟是为了什么去大量回收生蚝壳呢?

这还得从好几个世纪前说起,美国是一个生蚝大国,纽约更是有着“牡蛎之都”的称号,据一些生物学家估计,纽约港在数百年前有着超过20万英亩的活牡蛎礁,里面大概生活着数十亿只生蚝,占到世界生蚝数量的一半。

但是到了19世纪的时候,人们开始疯狂地吃生蚝,由于数量多,所以价格也很便宜,街头小摊和餐厅到处都在售卖这种廉价又美味的海鲜。

当时有篇报道说19世纪末,法国人每人每年只能吃20几个生蚝,英国人大概能吃100个出头,而纽约人平均每年每人吃600多个生蚝。

当时纽约的市中心,到处都是蚝吧、蚝摊、蚝车,木牌上标着“生蚝一分”或是“六分吃到饱”,即使是对于一年只赚500美元的廉价劳工,也完全能负担得起,生蚝并不算什么珍贵的食物。纽约有一位名厨写了一本关于生蚝的食谱,竟然长达150多页。

不过再多的生蚝也经不住这样吃,最重要的是20世纪纽约的工业污染十分严重,导致纽约港的水质也一落千丈,纽约港的生蚝越来越少,纽约的生蚝时代,在持续了200多年之后,到了20世纪中叶,开始接近尾声。

水质不好使得生蚝越来越少,同时生蚝变少又使得纽约港的水质越来越差、海洋生物越来越少,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什么说生蚝变少会使水质越来越差呢?因为生蚝是天然的净化器:它们可以净化、过滤海水,通过天然的方式移除污染物,一只成年生蚝一天最多可以净化大约190升的水,此外它们形成的礁区还可以为其他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海豚、海豹和其他海洋生物就被会吸引至这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就能够得到保证。

而且纽约港的生蚝还能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那就是数亿只生蚝形成的巨大牡蛎礁成了纽约沿岸天然的防浪堤。

要知道,纽约位于美国的东海岸,属于飓风频发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飓风“桑迪”、“艾琳”、“弗朗西斯”等在纽约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缺少牡蛎礁这种天然屏障会使得飓风的破坏力更大。

为了改善水质、减少飓风的破坏,纽约港亟需再建一个庞大的牡蛎礁,2014年有一个公益团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发起了一个“十亿牡蛎计划”,计划将纽约港的生蚝数量恢复到18世纪的十亿只。

但是,慢慢地去投放生蚝苗等它生长,这实在是太慢了,想要恢复到以前的庞大的牡蛎礁,还不知道需要多久。

于是这个团队决定利用生蚝壳,他们和纽约的多家餐厅展开了合作,这些餐厅会将生蚝壳收集起来,交给这个团队。

团队的工作人员将这些生蚝壳露天放置大概一年的时间,以此去天然地清理掉壳中的有机物,然后再将清理干净的生蚝壳送往纽约港高中,这里的学生会将培育好的小生蚝幼体放在生蚝壳上,组合好的生蚝再被投放到纽约港的海水里。

因为生蚝幼体需要附着在一些坚硬的表面上,而且这样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野生生蚝附着,野生生蚝能够帮助生蚝的数量呈现指数级的增长,所以用这样的方法,生蚝的数量恢复是越来越快的。

截止到2019年,“十亿牡蛎计划”已经在纽约港的水域培育了大约3000万只生蚝了,并计划在2035年之前,培育10亿只生蚝。

这些生蚝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回到人们的餐桌上,而是留在海水里持续地改善生态环境、抵御风暴潮。

写在最后

纽约将生蚝壳“变废为宝”的经验也引起了其他很多国家对牡蛎壳生态价值的关注和重视,英国、墨西哥等国家目前也在开展类似的生蚝培育计划。

参考文献:

1.央视财经.生蚝壳变废为宝的纽约经验.[J]农家之友,2020(01).

2.张北海.纽约生蚝.[N]晶报,2010.08.28.

作者:乔木 校稿编辑:未央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