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
今年刚好是上海车展40周年,这场汇聚全球近千家企业、展出面积超36万平方米的汽车产业盛会,不仅成为技术迭代的竞技场,更以中国车企的集体崛起为标志,预示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刻重构。
【华为引领L3加速落地】
2025上海车展上,L3级智能驾驶技术成为核心焦点,尤其是华为发布乾崑智驾ADS4,并正式发布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推动L3在国内的落地。
与此同时,包括阿维塔、深蓝、奇瑞、岚图、上汽、猛士、问界、北汽、江汽、广汽、奥迪共11家汽车品牌宣布将与华为合作造新车,就问你受得了吗?
显然,华为的智能科技不仅得到用户的认可,也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认可,华为完成华丽转身,跻身顶级供应链,更代表中国智能科技实现向上突破!
【新能源技术看比亚迪】
作为新能源的领头羊,比亚迪的每一次发布会都会奉上革命性的技术,在本次上海车展期间亦是如此。
全新的云辇-M,是新能源专属的智能磁流变车身控制系统,将率先应用于腾势。该系统具备响应快、范围广、低噪音等优势,联动预瞄系统,还能适应多种路况,做到急转有支撑、刹车不点头、颠簸也平稳。
全栈自研的线控转向系统,彻底取消机械转向的硬连接,改变传统转向逻辑,有着毫秒级响应速度和毫米级转向精度,可实现更安全的人机共驾。
基于线控转向技术,全新发布的腾势Z将应用全嵌入式折叠方向盘,可消除极端碰撞场景下传统转向管柱侵入驾驶舱的隐患,同时营造更大救援空间。
【长城汽车内燃机突破】
新能源趋势下,长城汽车是为数不多继续死磕大排量发动机的车企,而本次车展发布的自研4.0T V8发动机,也绝对称得上中国汽车制造工业史上一项极其重要的突破性技术。
据了解,该发动机从燃烧模型设计到缸体铸造工艺完全自主,它的出现,让长城拥有了和丰田、路虎等全球顶级越野汽车品牌一较高下的实力。
目前,这台发动机的参数并未公布,但可以肯定要比这些竞品更强。所以,如果你也是燃油越野爱好者,一定要等长城大排量硬派越野车上市,相信会颠覆你们的想象。
【合资品牌转型,拥抱本土化】
在2025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转型拥抱本土化的趋势显著,印证了中国新能源技术的优势,也让我们看到未来合资车企的发展方向。
比如,丰田全球首发铂智7,这款车将首发搭载华为鸿蒙座舱。与此同时,丰田强调中国式继承与进化 2.0已经开启,ONE R&D研发体制、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将助力产品本土化研发。
日产Frontier Pro PHEV全球首秀,这是日产首款在中国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全球皮卡车型,由郑州日产中日研发团队共同打造。而已经开启预订的N7也是基于东风日产在本地开发的全新新能源架构打造。
此外,宝马表示,正强化与中国本土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开发新一代人车语音交互系统。
福特中国也将设计中心设在上海,吸引有效竞争所需的人才。
【正视流量,回归理性】
相较于去年的流量为王,本届上海车展相对“平静”了许多。
因为此前的交通事故,本次车展雷军和小米YU 7均缺席,但是因为每天限量发帽子,小米展台依然人流量非常高。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虽然现身,但话题度远不及去年,他投资的哪吒汽车也消失在车展。
此外,现代、起亚缺席,这是韩系品牌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第一次从A级车展的参展名单中消失。
标致、雪铁龙缺席,面对低迷的销量,法系车存在感已骤降。
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均缺席此次车展,超豪华只剩宾利“独守空房”。
当然,参展的各车企之间也都带着互相学习的心态互相交流。比如,比亚迪高层集体出动前来鸿蒙智行展台参观问界M8,何小鹏去到了日产汽车展台,奔驰、奥迪高管豪门互访,这一切都暗示着品牌间技术竞合关系的微妙变化。
【从“技术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
2025上海车展的舞台,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到“领跑”的里程碑。当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华为的智驾算法等成为全球车企竞相合作的对象,当中国品牌在百万级豪车市场与BBA正面对决,一个属于中国汽车的新时代已然到来。
放眼未来,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突破,政策不断优化与落地,中国车企有望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