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夜晚归家,妻子热情邀他共浴,他拒绝后侥幸保命

水冠三军谈民间 2025-04-17 16:18:38

明朝万历年间,苏州府有个叫做陈生望的书生,自十九岁那年考中了秀才,此后连试不中,莫说旁人讥讽,就是自己也没了继续考下去的心气儿。

眼看再考下去也没有什么奔头,陈生望于是跟妻子柳氏商量道:“常言道‘人挪死,树挪活’,我考了这么久都不能中举人,就算继续下去也不过是白费工夫,我向弃文从商,如果能够多赚一些资财,也不算是辱没了家门,你觉得怎么样?”

柳氏抿嘴笑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若是打定了主意,我自然是要支持你的,只是这些年你忙着读书,家里没有收入来源,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如今只剩些我的嫁妆首饰之类的东西,若是你考虑好了,就拿它做个本钱吧。”

陈生望心中大为感动,抱住柳氏说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你啊!”柳氏嗔怪了一声,接着说道:“我只要你好好的……。”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柳氏就将嫁妆变卖了,换了三十两银子,全都交给了陈生望,陈生望本想留给她一些,却被柳氏拒绝,说只这点本钱,还不够买货呢,于是就全让他带走了。

或许真是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门路,若是论做学问,陈生望穷首皓经也博不到功名,可是做生意却偏有自己的奇遇,凡是他收购的货物必然涨价,凡是他抛出去的货物不久之后又要降价,一来二去的,陈生望逐渐发迹了,连开了几个布庄,可谓是家财万贯。

由于做生意很忙,陈声望一直没来得及回家去看看,这年重阳,南归的大雁传来阵阵叫声,不觉激起了陈生望对妻子的思念,于是他准备盘点账目,返回家乡。

陈生望于是叫来了自己的掌柜柳甲,柳甲是柳氏的堂兄,这些年没少受陈生望的接济,不过这柳甲有一点不好,就是好赌,看在妻子的份上,陈生望对他是一忍再忍,可最近他竟然狮子大开口,要两千两银子周转,被陈生望一口就拒绝了。

此时陈生望要盘账,自然要先跟柳甲说,柳甲有些为难,说道:“咱们这生意牵扯不小,一时半会儿的也盘不清楚,不如你先回家见见堂妹,以全夫妻之情,可怜我那妹子,这些年独守空房,定然是吃了不少苦,等过些时日我盘清楚了,就写信给你也不耽误。”

陈生望一听,也是这个道理,若是耽搁下去,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理清的,于是就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陈生望突然心血来潮,想着去大圣庙里求个签,近几年陈生望一有闲暇就来上香,香火钱都贡献了不少。

来到了庙里,陈生望抽了一根签,上面写着“逢林莫入宿,见井勿停足,遇水不要浴,解厄在西窗。”

陈生望想了半天也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去向庙祝求解,庙祝也没说清楚,只说“一切自有安排”,陈生望也不再纠结,于是就坐上了柳甲为他租好的马车,一路往家赶去了。

天色渐晚,等到了黄昏时分,马车恰好到了一片松树林前,车夫指着前方的松树林说道:“客官,天已经晚了,这附近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记得林子里有座破庙,咱们去那里歇歇脚吧!”

陈生望刚要答应,忽然看见林梢惊起一群寒鸦,口中“嘎嘎”乱叫,惹人心烦,想起签文 “逢林莫入宿”,急忙说道:“绕过这个林子往前赶,寻个镇子再歇不迟。”

车夫无奈,只好赶了车绕过林子,走到半夜,才到了一处镇子,找了一个客栈休息。

过了几天,马车经过一口古井时,车夫突然腹痛难忍,蹲在井边呻吟。车夫求道:“客官,我肚子实在疼得厉害,你能不能到井边帮我打些水来喝,等我缓缓咱们再走好吗,你放心,不会耽误你的事情的。”

陈生也不好拒绝,他下车查看,见井栏上爬着七只蟾蜍,摆成北斗形状,顿时心头一紧,想起签文“见井勿停足”,

陈生望看着这些怪异的现象,赶忙将车夫扶上了马车,宽慰道:“这井水未必干净,恐怕你喝了肚子会疼得更厉害,你先忍忍,我带你去医馆看看。”说着就将赶紧赶车离开了。

又走了几天,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柳氏开了门,见到陈生望又惊又喜,急忙上前去接住他手里的东西,陈生望看着妻子眼角多出的细纹,忍不住有些鼻酸,说道:“这些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些年你在外面才辛苦,什么都要你操心,我有你寄回来的银两,日子过得可如意了,就是见不到你,心里难免想念。”柳氏闻声说道。

“不走了,这次回来我就好好陪你,等堂兄把账理清楚,我就把那边的生意全都挪回来,咱们就不用再分开了。”

柳氏十分高兴,赶紧嘱咐丫鬟去煮了饭,吃完以后,又亲自去烧了一锅热水来叫陈生望,面带羞涩道:“路上风尘大,快来,我给你洗洗干净。”

陈声望哈哈大笑,起身走到屏风后,刚脱下外衣,看着木桶之中蒸腾的热气,突然感到一阵心悸,签文 “遇水不要浴” 在脑海中闪过,急忙推说自己有些疲倦要休息一下,让妻子一人先洗。

柳氏虽然感觉奇怪,但也不好意思强求,只能一个人先洗。

陈生望走到后堂喝茶,不过一会儿,突然听到一声惨叫,然后就是“扑腾扑腾”的声音,紧接着又是重物倒地的沉闷声,陈生望不敢耽搁,急忙起身冲向妻子沐浴的地方。

只见柳氏前胸被一把刀贯穿,倒在血泊中,鲜血染红了地上的青砖。木盆滚在一旁,水迹里印着几个模糊的脚印,脚尖朝向窗外。

陈生望心中大痛,急忙上前去抱着妻子呼唤,又招呼丫鬟仆人去报官、请医师,只可惜柳氏医师还没到,柳氏已经完全没了气息。

陈生望被带到了公堂,县令喝道:“你妻子死的时候,房间里只有你们二人,行凶之人你可看清楚了?”

陈生望木然的说道:“我回来之前,在大圣庙里求了签,签文是‘逢林莫入宿,见井勿停足,遇水不要浴,解厄在西窗’,我回来的时候,遇到了林子没敢进,到了古井旁就赶紧离开,回到家以后,妻子为我烧水沐浴,我想起签文,心有余悸,所以就让她先洗,没想到就惹出这样的祸事来,是我害了她啊!”

县令接着又问道:“你可与什么人有仇怨?”

陈生望回道:“做生意的,都讲究个和气生财,不会与人结仇,就是有些生意上的矛盾,也不至于到了杀人害命的地步。”

县令沉吟了一会儿,思量道:“这陈生望把签文说的煞有介事,难道其中的关节在最后一句‘解厄在西窗’?”

想到这里,县令急忙令捕快再去现场勘验,果然在柳氏沐浴的西窗夹缝里,发现了一个荷包,拿给陈生望辨认,陈生望大惊:“这是我妻子为其堂兄柳家缝制的荷包,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他?不可能,不可能,我和妻子对他这么好,他怎么会下此毒手。”

县令差人将柳甲带至公堂,一开始柳甲还拒不承认,等一上大刑就熬不住了,承认的确是自己杀了柳氏。

陈生望惊怒的问道:“你当年落魄吃不起饭,是我夫妻二人经常接济你,让你得以活下来,你父亲离世,买不起棺材,我是忙前忙后替你操办一切,是谁出钱给你娶了媳妇?是谁出钱给你儿子念书?你恩将仇报,简直狼心狗肺!”

柳甲辩解道:“你的确是为我做了这些,可我也给你当掌柜,这店里的生意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我欠了赌坊的银子,他们要打断我的腿,你连两千两银子都不舍得,就忍心眼睁睁看着我被他们打成残废吗?我没想着杀堂妹,谁知道你的衣服挂在那里,人却是妹妹。”

原来,柳甲欠了赌坊的债,找陈生望拿银子,非但没拿到,还被其一通臭骂,柳甲心里气不过,偷偷地挪用了账上的银子,陈生望对他十分信任,从没想过查账,他本以为事情可以遮掩下来。

没想到陈生望突然动了要回家的心思,如果让他盘账,两千两可不是个小数目,一定会被他发现,柳甲思来想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现将陈生望哄骗回去,再伺机杀了他,侵吞他的财产。

那车夫也是他提前安排的,自己在林子里打了埋伏,准备等他入林子的时候,趁机将其杀死,抛尸荒野,谁也发现不了,没想到陈生望根本不进林子。

一计不成,柳甲又生一计,让车夫将其引到井旁,趁其不备,将其推入井中淹死,可恨他对水井畏如猛虎,也不肯上套。

直到他到了家,柳甲知道自己只剩下一次机会了,于是铤而走险,想趁陈生望洗澡的时候,冲进去杀死他,万万没想到,他脱了外衣却没洗澡,杀了堂妹,自己心中也有愧。

案件大白以后,县令一拍惊堂木:“柳甲谋财害命,罪无可恕!依律当斩”退堂时,他将签文还给陈生望:“斗米恩,升米仇。世人皆信鬼神,却不知最险的计,藏在人心。”

陈生望心哀若死,他将家中的产业全都变卖,带着妻子的骨灰远走他乡,永远离开了这个伤心地……

这个故事里,柳甲因赌债起了杀心,恩将仇报害死堂妹,陈生望信了签文避开危险,却终究没躲过人心的算计。你觉得柳甲的贪婪是本性难移,还是被赌债逼上绝路?

现实中,你遇见过 “斗米恩,升米仇” 的情况吗?又是否相信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句老话?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也讲讲你知道的 “人心比鬼神更难测” 的故事,咱们一起聊聊这世间的善恶因果。

0 阅读:132
评论列表
  • 2025-04-18 05:05

    百回本故事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流传至今最早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是明代南京金陵世德堂,在万历二十年刊印的,作者署名是华阳洞天主人校,还有署名陈元之作的序言,在序言中陈元之说百回本(西游记)是不知名作者写的,明清时期的各个版本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都没有署名是吴承恩写的,作者署名全是无名氏,意思是不知名的作者写的。

  • 2025-04-18 05:05

    明末清初的收藏家、文学家黄虞稷,他编纂的千倾堂书目,把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归于地理类,黄虞稷认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是一部旅游的游记地理书籍,不是故事小说,清朝咸丰年间重修的淮安府志,竟然没有吴承恩写过(西游记)的记载,明代天启淮安府志中说吴承恩推崇儒学,反对佛教,百回本(西游记)里有很多与佛教有关的内容,吴承恩既然反对佛教,那么百回本故事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几乎没有可能是吴承恩。

  • 2025-04-18 05:05

    明清时期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作者署名全都是佚名或是无名氏,意思是不知名的作者写的,明代万历二十年,南京金陵世德堂,刊印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上面作序言的陈元之也说,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是不知名的作者写的,吴承恩几乎没有可能是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作者,近年来,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上面的署名都是佚名或无名氏,1995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作者署名也是无名氏。

  • 2025-04-18 15:50

    欧州最古老的风车磨坊,是一种固定的结构,称为柱状风车,有一根竖轴,由安装在露在轴外的,两套水平辐条间的一周风帆带动旋转,后来欧州人又建造了塔状风车,其顶部是可以用人力手工转动的,以使风车帆布对准风向。

  • 2025-04-18 05:0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和胡适,两人一致认为,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是吴承恩所写,他们唯一的证据是《天启淮安府志》中,有记载吴承恩写过一本叫《西游记》的书,但是也确定不了其内容、版本,最重要的是连这本书的长短也完全一无所知,所以根本确定不了,这本书是不是百回本小说《西游记》,还是另外一本同名的地理类书籍。

水冠三军谈民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