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破庙躲雨,见女子惊恐缩在角落,他竟泼出黄狗血

水冠三军谈民间 2025-04-09 15:58:43

明朝末年,世道动荡,民生多艰。在金陵城外的一个小村落,住着一位名叫李福的中年男子。李福身形魁梧壮实,常年的田间劳作与上山砍柴,让他拥有一身结实的肌肉与古铜色的皮肤。

他的面庞轮廓分明,浓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质朴与憨厚,只是因生活的重压,眼角过早地爬上了几缕皱纹。

李福命运多舛,妻儿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中不幸离世,只留下他形单影只,与家中一只老黄狗相伴为命。

老黄狗毛色斑驳,是李福的儿子幼时从路边捡回的,这些年一直忠心耿耿,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安静地趴在李福脚边,给予他无声的慰藉。

李福为人忠厚老实,虽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却始终怀揣着一颗善良热忱的心,村里哪家有个急事难事,他总是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前去帮忙。

一日,李福听闻邻村有个大户人家要办喜事,急需人手帮忙操持杂务,便想着去挣些散碎银子贴补家用。

忙完一天,天色已晚,他匆匆踏上归程。谁料,刚走到半路,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骤然变色,狂风裹挟着乌云滚滚而来,眨眼间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

李福四下张望,发现不远处有一座破败不堪的庙宇,赶忙带着老黄狗朝着庙宇奔去。

这座破庙早已没了往日的香火鼎盛,断壁残垣间荒草丛生,关于它的传闻也颇为惊悚。据说每到雨夜,就会传出阵阵凄惨哭声,还有人曾目睹身着白衣的诡异身影在庙中飘荡。

过往行人哪怕被雨浇透,也大多不敢在此停留。可李福此刻被雨逼得无奈,也顾不上这些吓人的传言,一心只想寻个避雨之所。

一进庙门,李福就听到角落里传来一阵微弱的咳嗽声。他借着朦胧的光线望去,只见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老妇人蜷缩在那里。

老妇人满脸皱纹,像是被岁月的刻刀反复雕琢,头发凌乱地散落着,几缕白发在风中微微飘动。她身形极为瘦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

见李福进来,老妇人眼中闪过一丝惊恐与警惕,下意识地将身子往角落里缩了缩。

“老人家,您怎么独自一人在这破庙?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吗?” 李福赶忙走上前,蹲下身子,轻声询问,脸上满是关切。

老妇人抬眼打量了李福一番,犹豫了一下,声音沙哑地说道:“我本是去投奔远方亲戚,途中遭遇暴雨,迷了路,又不小心崴了脚,实在走不动了,只能躲到这破庙。” 说话间,她眉头紧皱,轻轻揉着受伤的脚踝,眼神中满是无助。

李福心生怜悯,他从包袱里翻出一块干净的帕子,这帕子是妻子生前为他绣的,边角还绣着一个小小的 “福” 字,他一直舍不得用,如今却毫不犹豫地递给老妇人。

说道:“老人家,您擦擦雨水,别着凉了。我这儿还有些干粮,您多少吃点,填填肚子。” 说着,又把干粮递到老人面前。

老妇人接过帕子和干粮,感激地看着李福,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李福身后的老黄狗却突然对着老妇人狂吠起来,往日温顺的模样全然不见,它脖颈上的毛竖起,眼中满是戒备,甚至作势要扑上去。

李福见状,赶忙呵斥老黄狗:“大黄,不得无礼!这位老人家是落难之人,莫要惊吓到她。”

可老黄狗不为所动,依旧冲着老妇人叫个不停,还时不时用爪子刨着地面,发出低沉的吼声,似乎在警告对方。

老妇人被老黄狗的叫声吓得浑身一颤,手中的干粮差点掉落。李福赶紧将老妇人护在身后,一边安抚她:“老人家莫怕,大黄平时不这样,兴许是被这惊雷吓得有些糊涂了。”

一边转头严厉地盯着老黄狗,再次命令道:“大黄,安静!” 老黄狗却像疯了一般,绕着李福和老妇人打转,叫声愈发急切。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砸在庙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庙内愈发昏暗阴森。老妇人的神情也愈发古怪,她缓缓站起身,一步一步朝着李福逼近,原本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光。

“年轻人,你如此好心,不如就留下来陪陪我吧。” 她的声音变得尖锐而冰冷,回荡在空荡荡的破庙中,让人脊背发凉。

李福心中一惊,下意识地往后退。此时,他发现老妇人的双脚竟离地悬浮着,身后还拖着一条若有若无、散发着幽光的雾气尾巴。

“你…… 你究竟是什么人?” 李福惊恐地问道,声音都带着些许颤抖,同时,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柴刀刀柄,这是他平日里防身的物件。

老妇人发出一阵刺耳的尖笑,那笑声犹如夜枭啼鸣,令人毛骨悚然。“我本是这庙中的冤魂,生前遭人迫害,含冤而死,怨念难消,只能在此靠吸食活人的阳气维持魂体。今日你既然来了,就别想轻易离开。”

说罢,她伸出双手,指甲瞬间变得又长又尖,闪烁着寒光,朝着李福扑了过来,那速度快如闪电。

千钧一发之际,老黄狗猛地跃起,一口咬住了老妇人的手臂。老妇人吃痛,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那叫声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

她挥动另一只手,将老黄狗狠狠甩到了一旁,老黄狗重重地撞在墙上,发出一声痛苦的呜咽,但它很快又挣扎着站起身,眼中依旧满是凶狠,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咆哮,准备再次扑向老妇人。

李福趁机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棍,朝着老妇人挥舞过去,试图抵挡。“我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这冤魂,为何要害我!” 李福怒吼道。

老妇人一边躲避着李福的攻击,一边尖声叫嚷:“我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被困太久了!只有阳气方能让我解脱,你今日送上门来,就别怪我心狠!”

两人你来我往,破庙中尘土飞扬,李福的木棍每次挥下,都带起呼呼风声,却总被老妇人巧妙避开,而老妇人的每一次攻击,也都被李福惊险躲过。

慌乱之中,李福突然想起家中长辈曾说过,狗血可驱邪祟。他来不及多想,赶忙拔刀割破老黄狗的爪子,老黄狗疼得呜咽了一声,却没有躲避。李福将涌出的狗血朝着老妇人泼洒过去。

“啊!” 老妇人被狗血击中,身上顿时冒出阵阵青烟,痛苦地在地上翻滚,她的面容因痛苦而扭曲,发出的叫声也愈发凄惨。

李福见状,又接连泼了一些狗血,老妇人的力量逐渐减弱,魂体也变得愈发虚幻,原本闪烁着寒光的指甲慢慢缩短,悬浮的双脚也缓缓落地。

“饶命…… 饶命啊……” 老妇人苦苦哀求道,眼神中满是恐惧,“我也是被逼无奈,若不是为了报仇,我也不想伤害无辜之人。” 此时的她,哪还有半分刚才的凶狠模样,完全就是一个无助的可怜人。

李福听她这么说,心中一动,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问道:“你有何冤屈?说来听听。” 他的声音中依旧带着警惕,但也多了几分同情。

老妇人泪流满面,缓缓道出了自己的身世。她本是金陵城内一位富商的妾室,年轻时模样俊俏,性格温柔,因深得富商宠爱,遭正房嫉恨。

正房面容刻薄,心思狠辣,平日里就对她诸多刁难。后来,正房勾结一个心怀不轨的江湖术士,诬陷她是会给身边之人带来灾祸的赤脚鬼,如果留在身边,必然会引来大祸。那术士装神弄鬼,在富商面前编造了许多莫须有的证据。

富商耳根子软,又轻信了正房的枕边风,竟听信谗言,将她毒打一顿后,扔到这破庙中自生自灭。

她死后,怨念凝聚,无法投胎转世,只能留在这庙中,等待报仇的机会,漫长的岁月里,孤独与仇恨充斥着她的魂灵。

李福听后,心中十分同情老妇人的遭遇。他对老妇人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你若一直这样,只会陷入无尽的痛苦轮回。不如放下怨念,我帮你查明真相,为你讨回公道。” 他的眼神坚定,语气诚恳。

老妇人犹豫了许久,眼中的仇恨渐渐被一丝犹豫取代,最终点了点头。“罢了罢了,若真能如你所说,我也愿放下这执念…… 只是,我怨念缠身多年,即便想放下,又谈何容易……” 她声音哽咽,眼中满是迷茫。

李福又撕下自己衣服的一角,为老妇人包扎伤口,老妇人的痛苦似乎也减轻了不少,她看着李福的眼神中,多了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感激,也有一丝诧异。“你…… 为何对我这般好?我刚刚还欲取你性命……” 老妇人轻声问道。

李福憨厚一笑:“您也是可怜人,生前遭此大难,死后还不得解脱。若能帮您化解怨念,重新投胎,也算我做了件好事。”

雨停后,老妇人化作一缕微光附在李福的帕子上,李福带着老妇人的魂体和老黄狗回到了村子。

他开始四处打听老妇人当年的事情,从村里人口中得知,那富商府邸如今还在,只是换了新主人,当年的许多仆人也已四散。

但李福没有放弃,他一路打听,辗转找到了一位曾在富商府邸厨房做事的老仆。

老仆起初害怕惹祸上身,对李福的询问支支吾吾。李福多次带着自家种的蔬菜上门拜访,诚恳地说明来意,老仆最终被他打动,透露当年那江湖术士常在城北的一家酒馆出没。

李福寻到那家酒馆,每日早早守在门口。一连几日,终于等到了那江湖术士。术士见李福来者不善,转身想跑,却被李福一把揪住。

“你当年与那富商正房陷害无辜之人,今日休想逃脱!” 李福怒目圆睁,大声呵斥。

术士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为求自保,一股脑儿交代了当年正房如何出谋划策,给了他多少银子,又是怎样伪造证据的细节。李福让他写下详细的供词,并按下手印。

接着,李福又四处寻找当年被买通作伪证的人。这些人有的已搬走,有的佯装不知。李福一家家走访,凭借着执着与真诚,渐渐拼凑出完整的真相。在收集了足够的证据后,李福带着老妇人的魂体来到官府击鼓鸣冤。

公堂上,县官起初对这桩多年前的旧案不以为意。李福呈上供词与证据,详细讲述老妇人的冤屈。县官见证据确凿,下令传当年的女仆、江湖术士以及相关证人上堂。

女仆吓得浑身发抖,在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自己受正房指使,给老妇人饭菜里下药,制造她神志不清的假象。江湖术士更是磕头如捣蒜,将罪行全盘托出。那些曾作伪证的人也纷纷坦白。

正房被带到公堂时,还试图狡辩。李福怒不可遏,将所有证据一一摆在她面前,大声质问道:“你为何如此狠心,要害人性命!” 正房见大势已去,瘫倒在地,终于承认了自己因嫉妒生恨,设计陷害老妇人的罪行。

随着真相大白于天下,老妇人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正房和那几个参与迫害的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一个月圆之夜,老妇人出现在李福面前,她的面容不再憔悴,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解脱。此时的她,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仿佛被一层圣洁的光辉笼罩。

“恩人,多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如今我的心愿已了,是时候去投胎转世了。” 老妇人说道,声音中满是释然。

李福看着老妇人,心中满是欣慰。这几日的相处,他对老妇人也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感。“老人家,一路走好。愿您来世投个好胎,再无苦难。” 他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光。

老妇人微笑着点了点头,化作一道光,消失在了夜空中。

老妇人走后,李福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但他时常会想起这段奇特的经历,想起老妇人。为了纪念这段奇缘,李福将那座破庙修缮了一番。

他亲自上山砍伐木材,一砖一瓦地修复破损的墙壁,还在庙中供奉了一尊佛像,希望能为过往的行人带来些许安宁与庇佑。村里的孩子们好奇地围在他身边,听他讲述这段神奇的故事,眼中满是惊叹与崇拜。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子依旧如往常一般。然而,在老妇人离开后的第二个月,李福突然染上了一场怪病,整日昏迷不醒,气息微弱。

老黄狗守在他的床边,寸步不离,它时而用舌头舔舔李福的手,时而发出低沉的呜咽声,眼睛里满是焦急与担忧,仿佛在祈求主人快点醒来。

恍惚中,李福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云雾缭绕的陌生之地。他四处张望,脚步虚浮地走着,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老妇人。

老妇人穿着一身干净素雅的衣裳,面容慈祥,眼神中满是关切。她走到李福面前,眼中含着泪水,“恩人,我本来准备投胎转世,但听闻你重病,放心不下,特来见你一面。” 她的声音轻柔,仿佛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

李福伸出手,想要抓住老妇人,却发现自己的手穿过了她的身体。“老人家,我……” 他声音微弱地说道,眼中满是不舍。

老妇人哭着说:“恩人,你一定要好起来。我在那边会为你祈福的。” 说完,她从怀中掏出一颗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珠子,递给李福,“这是我在投胎前凝聚的灵力珠,你服下它,或许能治好你的病。”

李福接过珠子,服了下去。瞬间,一股暖流从胃部蔓延至全身,他感觉自己的力气在一点点恢复。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现实世界,身上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

老黄狗看到李福醒来,高兴地围着他又蹦又跳,嘴里发出欢快的叫声,还不停地用脑袋蹭着李福的腿。李福知道,这一切都是老妇人的功劳。

从那以后,李福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依旧过着平凡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是那颗善良的心愈发坚定。而他与老妇人在破庙相遇的这段故事,也在村子里口口相传,成为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佳话 。

(本文为虚构创作,故事中的超自然元素仅为增强文学性的艺术加工,不代表任何封建迷信思想。现实生活中遇到困境应相信科学与法律,积极寻求合理解决途径。)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关于善与恶的讨论从未停止。李福的善良不仅救赎了孤魂,也为自己赢得新生;老妇人的放下执念,更让千年冤屈终得解脱。若你身处雨夜破庙,面对求助的陌生人,会选择相信还是怀疑?如果拥有灵力珠,你最想实现什么愿望?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选择与故事,让我们一起探讨人性中的光与影。

0 阅读:7

水冠三军谈民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