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法治底线,让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充满活力

云水云心 2025-02-27 17:52:09

(作者:赵剑)违规异地执法违背了行政执法的基本原理,严重侵害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对法治的破坏,也是对营商环境的污染。(《学习时报》)

违规异地执法,这一行为看似不起眼,实则犹如一颗毒瘤,在行政执法的肌体上肆意生长,带来诸多危害,严重破坏了法治环境与营商环境,侵害了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执法有着明确的基本原理和规范,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为民众和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违规异地执法却公然违背这些准则。正常情况下,执法活动应在法定的管辖区域内开展,这样才能确保执法依据充分、程序合法。一旦突破这一界限,违规到异地执法,整个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就大打折扣。

企业和公民是这种违规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对于企业而言,异地执法的突然降临往往让其猝不及防。有的企业可能因为不了解异地的执法标准和要求,在正常经营中就莫名其妙地 “触雷”,面临高额罚款或其他处罚。这不仅打乱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公民同样深受其害。一些违规异地执法行为可能导致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比如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个人财产遭受无端损失等。这种不确定性让民众缺乏安全感,对法治的信任也会随之降低。

从更大层面看,违规异地执法是对法治的公然破坏。法治社会讲究的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这种违规行为却让法律的权威性荡然无存。如果执法可以随意跨越管辖区域,那么法律所设定的边界就形同虚设,法治秩序将陷入混乱。

营商环境也因违规异地执法而遭到严重污染。一个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违规异地执法的存在会让投资者和企业望而却步。他们担心在这样不稳定的执法环境中,自身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从而不敢轻易在当地投资兴业。这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沉重打击。

要杜绝违规异地执法现象,首先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执法素养,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执法权限的边界,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执法活动。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全程监督,对违规异地执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让执法者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此外,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执法管辖范围和程序,从制度层面堵住违规执法的漏洞。

违规异地执法的危害不容小觑,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治,守护好法治底线,为企业和公民创造一个公平、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让营商环境充满活力,让法治之光普照大地。(作者单位:梓潼县青龙小学)

0 阅读:2

云水云心

简介: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