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很多时候,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个会先到来。
正当美国副总统万斯一行人访问印度,美印就关税、贸易和地区局势等问题展开会谈之际,印度再次迎来了一轮多事之秋。
关键时刻,印度内部又打起来了。
23日,印度警方发布通告称,22下午,4名来历不明的枪手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突然朝游客开火,造成至少26人身亡,超过30人受伤。
袭击发生后,这4名枪手第一时间逃走,目前没有任何组织宣布对此事负责,印度警方已经以“恐袭案”对此事展开调查。
事发后,印度总理莫迪也第一时间介入,下令各部门对遇难者家属提供援助,并对伤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要求彻查此事、严惩凶手,并强调印度政府“打击极端主义的决心坚定不移,并将更加坚定”。
此外,此事发生后,联合国也发声了,强烈谴责该袭击事件,并强调“任何情况下针对平民的袭击都是不可接受的”。不过,正在访问印度的美国副总统万斯一行人,并未对此事做出任何回应,白宫也处于失声状态。
不得不说,从伤亡情况来看,这显然是一场恶性袭击事件,而巨大的悲剧背后,也存在着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
在这之中,至少3个观察点不容忽视。
1,袭击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不寻常。
一来,近期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局势并不太平,在此次袭击事件发生之前,曾有反政府武装和极端组织对印军发动袭击,并造成印度多名士兵伤亡,如今克什米尔再次发生袭击事件,或再次加剧该地区局势。
二来,近期印度军方和巴基斯坦军方也曾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交火,双方都出现了人员伤亡情况,并互相指责对方开火在先,如今袭击事件又发生,很可能加剧印巴局势的升级。
三来,近期印度内部也不太平,先是印度各地农民对于美印两国达成的一项贸易协议倍感不满,而后是印度反对党向莫迪政府施压,抨击其在经济、贸易以及民生等问题上的政策。
如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严峻袭击事件,很可能会促使印度反对党进一步向莫迪政府施压。
2,袭击发生的地点也不寻常。
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巴两国的争议地区,双方为了争夺该地区的归属权,争斗了70多年,期间多次爆发印巴大战。
如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恶性袭击事件,加剧该地区局势,不排除印度趁机大做文章,将矛头指向巴方的可能。因此,克什米尔局势越是动荡,巴基斯坦就越得保持警惕了。
3,不容忽视的是,从袭击事件来看,这显然是一场早有预谋且准备许久的袭击事件,4名枪手在发动袭击后,迅速逃离现场,印度警方难以追踪其踪迹,表明这些枪手提前计划好了逃跑路线。
并且,从该袭击事件造成26人身亡,30多人受伤的情况来看,他们应该配备了火力较大的武器,这也从侧面表明,这4名枪手背后还有人,可能是一个组织或团伙。
因此,若印度没能及时找到这些凶手,并揪出幕后黑手,那不排除类似的袭击事件再次上演的可能。
眼下,如何尽快抓到这些凶手,将是莫迪政府的当务之急。
最后,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第1,克什米尔地区动荡再起,凶手将矛头指向平民,这显然是一个很不乐观的信号。
毕竟,以往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冲突,主要是针对印度军方或警方,如今开始无差别针对平民,这显然是一个不可靠的危险因素。若后续又发生了类似的袭击事件,不排除造成更多人员伤亡、悲剧进一步升级的可能。
第2,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袭击事件,再次凸显了当前印度内部局势的动荡与混乱。
毕竟,除了印巴冲突之外,印度内部各地常年混迹着诸多反政府武装和“极端势力”,印度政府虽然也多次发起清剿行动,打击这些武装势力,但都没能取得实际成效。
如今,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袭,不排除就是这些不轨势力卷土重来的信号之一,并且,若印度内部局势持续升级或恶化,可能也会促使其他伺机而动的武装势力趁机作乱。届时,印度内部没准会上演更大的动荡。
第3,还是那句话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
对于莫迪政府而言,相比较于穷兵黩武、厉兵秣马,不断与某些西方国家搅乱地区局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应对国内的种种安全威胁,维持本国的安全与稳定,才是印度政府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
究竟孰轻孰重,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莫迪确实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