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姓花,全名叫花袭人,她比宝玉大两岁,是宝玉房里首席大丫鬟。
袭人原来跟随贾母,唤名珍珠。贾母见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于是命她去服侍贾宝玉。
她曾与贾宝玉“偷试云雨情”,在有肌肤之亲后,他俩之间的关系迅速升级。
袭人满满的归属感,加之她向来有些痴处,服侍谁,便会唯有谁。
于是,她对宝玉的照顾更加无微不至。

袭人故意对王夫人邀宠讨好,又说宝玉和姊妹们,到底有男女之分。
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还是让宝玉搬出园外来住最好。
此话深得王夫人赏识。觉得袭人是可靠可托之人,于是,将她定为宝玉准姨娘。

袭人的此次进言,也引起了广大读者对她的鄙夷和唾骂。
更有人觉得袭人这是明里暗里,在刻意破坏宝黛之间的感情。

好了,我们长话短说,切入正题。
红楼梦原著第七十七回。写道: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在蓬头垢面之下,被婆子们无情地架出贾府;
耶律雄奴,也就芳官,被喝令让其干娘带出去,自行聘嫁;
还有“同宝玉一日生日”的蕙香又叫作四儿,也一并被撵了出去。

怡红院的这三个丫鬟,平时和宝玉走得近,关系非常亲密。
她们一起被赶走,让宝玉痛哭流涕。

袭人过来劝慰宝玉,被宝玉反呛道:咱们私自顽话怎么也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这可奇怪!
袭人道,你什么都不忌讳,一时高兴,不管有没有人就乱说,被人听了也不觉。
宝玉又反问道:那为何人人的不是,太太都那么清楚,单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宝玉不依不饶:晴雯和你一样,从小儿一起从老太太屋里过来。虽然她生得比人强些,却也没甚妨碍去处,究竟也不曾得罪你们,为何... .... 说着又大哭起来。
袭人细揣此话,好似宝玉有疑她之意,竟不好再往前相劝!

是啊,宝玉说得句句在理。
此次晴雯等被撵,事出反常必有妖。
首先,袭人和晴雯作为宝玉房里数一数二的大丫鬟,虽说明面上还算过得去,但是背地里,互相也不十分待见。

一则,晴雯模样俊俏,加之心灵手巧,手工活一流,远在袭人之上。
她是怡红院唯一可以跟袭人当面匹敌的丫鬟。
二则,晴雯性情直率,一向瞧不起袭人对王夫人的阿谀奉承,一直骂她是条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为何本次,一众丫鬟骂的骂,撵的撵。单就袭人,麝月,秋纹,没被挑毛病,没有任何的责罚。
我们知道,袭人是王夫人的耳目,亲定的准姨娘。而麝月秋纹,是袭人一手调教出来的,她们仨是一个小团伙,穿的是一条裤子。

宝玉有这样的怀疑,确实合情合理。
其实,很多人也赞同宝玉的想法,坚定地认为:这告密者必定是袭人,或者是袭人手底下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
我为什么说这个告密者不可能是袭人和她的手下呢?
云中漫步人生路V,为您继续讲述。
首先,从袭人向王夫人进言到晴雯被撵至少过了两三年。袭人要告晴雯早就告了,为何拖到现在?而且,王夫人在撵晴雯的前两天,她还压根儿连晴雯是谁都不清楚。

原著第七十四回,王夫人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个轻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
试想,假如袭人之前真在王夫人那儿,说过晴雯的坏话,王夫人则必然知道晴雯,现在她怎么可能连晴雯是谁都云里雾里?

第二,如果说赶走晴雯对袭人有点好处。
那么撵走芳官,四儿,没有任何道理。这些丫鬟和袭人不是竞争关系。
而且,宝玉很多私下出格的活动,袭人都是全程参与的。
袭人把那些私密事情,那些私下话告诉王夫人,就不怕把自己也搭进去吗?

第三,王夫人对袭人、麝月她们总体是满意的。
她说过:“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
对于,袭人她们,王夫人认为信得过。所以,单不挑她们的毛病,这也合理。
只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倒是让袭人她们成了众矢之的。
可是,王夫人这个主子怎会在意这些?

那么大家会问了,
如果不是袭人她们,那么这个告密者又会是谁呢?
答案是:告密者是“王善保家的”。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云中漫步人生路V,继续讲述。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红楼梦原著第七十三回。书中写道,
王夫人正嫌人少不能勘察,忽见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走来,方才正是她送香囊来的。她是邢夫人之得力心腹人等。这王善保家正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她,她心里大不自在,要寻她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事来,以为得了把柄。又听王夫人委托她,正撞在心坎上。

接到王夫人委任,王善保家的头一个就把晴雯给告了,说:“太太不知道,宝玉屋里头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得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的样子。但凡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娇娇,不大成个体统。”

王善保家的话,句句直戳王夫人内心深处的痛点。
晴雯这样的女人,在王夫人眼中,那就是低配版赵姨娘,是她一生中最为痛恨的女人。
她的老公贾政,曾经就是被长相灵巧妖娆的赵姨娘所迷惑,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偷偷生得一儿一女。
所以,王夫人听到后,怒火中烧,决意要处理了晴雯。

第二,为什么王善保家的非要告晴雯,芳官她们?
王善保家的和晴雯芳官之间的仇恨,由来已久,而且来自于各种矛盾和多方面的利益冲突。
首先,正如王善保家的所说,晴雯芳官等丫鬟,仗着宝玉宠爱,不大趋奉她。
晴雯芳官都是牙尖嘴利,得理不饶人的性格,王善保家的吃过她们的苦头,由此产生嫌隙。

其次,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司棋和晴雯一样都是大丫鬟,都是二层主子。
可是她们的待遇却大相径庭。司棋在小厨房想要一碗鸡蛋羹都得不到,而晴雯点菜却是要啥有啥。
这种区别对待,以及产生的不满情绪,自然而然被王善保家的转移到了晴雯身上。

再者,王善保家的和晴雯芳官存在利益冲突。
司棋的婶子秦显家试图取代小厨房的柳嫂子。
然而柳嫂子和晴雯、芳官之间的关系极好。
晴雯一派又得到宝玉的支持,最终柳嫂子依旧掌权。
这种得而复失的愤恨,王善保家的自然也会算在晴雯头上。

最后,王善保家的在大观园调查绣春囊事件。
意外查到自己外孙女司棋和潘又安表赠私物,直接导致司棋被撵出贾府。
于是,王善保家的又把这种怨气叠加到了晴雯头上,她极力诋毁晴雯,最终导致了晴雯被当场赶出贾府、悲惨病死。
由此可见,王善保家的和晴雯,芳官之间矛盾重重。你说,王善保家的一旦逮到机会,怎会放过?

第三,为什么要告四儿?到底是谁把四儿和宝玉的私下话“同宝玉一日生日,便是夫妻”透露了出去?

“同宝玉一日生日,便是夫妻”这种话,绝对是触了王夫人的逆鳞。
然而,问题是,这种如此私密的话,王善保家的又是如何知晓的呢?

说到这个问题,这就要提及四儿的好姐妹春燕,她俩同在宝玉房内做事。
袭人、麝月、秋纹这几个人,根本没有任何动机去整四儿。因为论资历,论宝玉的喜爱程度,四儿在这几个人面前都排不上号。
春燕和四儿同级,但她不比四儿在宝玉那里得宠,春燕倒是有一定动机,但是她顾及情谊,一般也不会去整四儿。
可是,春燕的妈妈是何婆,她妈那是个唯利是图的,何婆未必不给女儿铺路。

况且,春燕和四儿、芳官都要好。芳官要柳五儿进怡红院的事儿,就是春燕来回传话的,结果最后芳官被撵走了,春燕一点事儿都没有。
这证明告芳官的人一定是要保护春燕的利益的。
那么这个人呼之欲出了,她就是何婆。

何婆和芳官有仇,何婆的亲姐妹夏婆和赵姨娘关系好,小说里明写的王夫人本处和园中不睦的就是赵姨娘了。
赵姨娘跟芳官打架吃瘪,也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所以,极有可能是春燕不经意间把这话告诉了其母何婆子。
何婆子又直接或者间接通过别人把消息散播到了王善保家的那边。最终导致,四儿和芳官也一起被撵。

综上所述,在这件事上,罪魁祸首就是王善保家的,袭人确实被冤枉了。
袭人一生想做贾宝玉的姨娘,然而,最终却未能如愿。她和宝玉的情缘也终究是一场空罢了!
